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寓用人之道于比喻之中领导者高明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能不能知人善任。毛泽东对他下属的高级领导干部都有~个基本的看法。而他对人评技论短时,常常爱用比喻断定。长征途中,张国焘阴谋分裂党中央,曾给右路军指挥部负责人发一份密码电报。叶剑英得知此事后,悄悄把电报送给了毛泽东,为挽救红军、挽救党立了大功。毛泽东把叶剑英比作古代的忠臣吕端,曾写诗云:“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从此以后,毛泽东对叶剑英一直委以重任。我党与国民党的两次重要谈判,都派叶剑英参加。当今中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毛泽东对他的非凡…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写的信大都是经过秘书室登记后发出的。为了保存毛泽东的手稿,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指定办信的同志将毛泽东写的信全文抄录一份以后,再发出支。有一次办信的同志将毛动东亲自封口的一封信也拆开来抄录了。止巧毛泽东把这封信拿回去修改,拆信的事被他发现了,他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这个横空出世磁石般的威名,以其非凡的才略影响了20世纪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他给当代乃至后代的中国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究竟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委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个人品格与国民心理、理想人格与民族追求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戴木才教授撰写了《毛泽东人格》(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回月版)一书。这一专著在目前国内外上干种研究毛泽东的著作中独树一帜,它运用人格学理论分析毛泽东人格的形成,用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展示他对中国及世界所造成的影响,突破了将毛泽东研究圃于党史、近代史、思…  相似文献   

4.
吴咏林 《新闻前哨》2005,(12):19-20
(一) 我们党从来都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干部和群众。毛泽东同志对干部教育,总是强调要把理论、历史和现状这三者密切联系起来,强调不能割断历史去看问题,强调“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谈到研究党史这个问题时,他说,“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的重要意义是这样,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党报的工作人员,研究一个媒体乃至一个传媒集团的新闻事业史,对改进新闻工作、发展新闻事业的意义和作用,同样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有过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两位雄踞东方的伟人——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会面了。时隔40年,本书以这一事件为楔子,描述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交往与斗争。书中客观介绍了毛泽东与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各个重要阶段、重要问题的认识及经过,并对毛泽东与斯大林同一时期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了毛泽东顶住高压,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神圣化、把苏联经验模式化的错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终于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前  相似文献   

6.
缅怀与继承──继承毛泽东出版思想座谈会侧记编者按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实践家。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新闻出版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曾把新闻标题形象地比喻为“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如画龙点睛,可以为新闻平添许多色彩,吸引观众更加关注这条新闻。  相似文献   

8.
王朝柱 《声屏世界》2001,(11):27-28
创作的灵感源于何处?对此问题,人们似乎已有定论,即“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为这是毛泽东讲的,马克思、列宁也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但事实上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有那么一些人不学无术,在他们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活动中把生活机械化处理了。毛泽东就说过有两种生活,即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作为一个作家创作的源泉更重要的是靠间接生活,因为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和生活经历毕竟有限。那么间接生活是什么呢?就是别人的生活经验。我们接受间接生活最简捷的途径是读书,罗曼·罗兰就有一句名言──“我的成功在书斋里”。 大家知道,文艺创作允…  相似文献   

9.
学习,坚持,丰富,发展──在毛泽东新闻思想座谈会上的讲话龚心瀚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行学习毛泽东新闻思想座谈会。这是首都新闻界纪念毛泽东同志一次重要和很有意义的活动。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缔造者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10.
从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开始,和整个毛泽东思想研究一样,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无论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都是以前没有过的。特别是一批新著问世,把这项研究引向了深入。其中如《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吴冷西的《忆毛主席》等,虽然不是论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专著,许多内容都阐述了毛泽东新闻思想,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信的史料,这是不可多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伟人一生,书读万卷,藏书卷帙浩繁。那么,毛泽东究竟有多少藏书呢?据毛泽东最后一任秘书张玉凤女士说:毛泽东藏书全放在中南海故居的菊香书屋中,有1万余种、10万余册,这是一个中小型图书馆的规模。毛泽东藏书的种类繁多,古今中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不一而足,甚至连当年比较盛行的“小人书”(即连环画),也在他的收藏之列。这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中国文史类图书,占了总数的30%至40%,马列主义著作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对来说,外国文化的内容数量较少。 从1997年开始,张玉凤开始主持《毛泽东藏书》编…  相似文献   

12.
方志敏于1899年8月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的贫苦农民家庭,比毛泽东小6岁。这两个农民的儿子有着广泛的相似性。他们从小就怀着“救国、救民、追求真理”的伟大抱负,青年时代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大革命时期,他们都是农民运动的领袖。1926-1927年,两位伟人的3次见面,方志敏能够当面聆听毛泽东的教诲,吸收了毛泽东的理论精髓,最终成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是在世界的东方继承发展了由列宁加以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代表。毛泽东作为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卓越的报刊活动家,他的新闻思想和学说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报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他的新闻思想处处突出中国特色,处处体现着对新闻学的创造性贡献。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毛泽东新闻思想的这两个特点,进一步提高贯彻这一思想的自觉性和彻底性,把当前的新闻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是我们最好的纪念。(一) 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情,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形成并提出了自己的新闻观点。  相似文献   

14.
孙国 《兰台内外》2010,(5):48-49
萧劲光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把毛泽东当作自己敬仰的师长,可以说萧劲光是在毛泽东几十年的帮助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毛泽东也十分欣赏萧劲光的才能和为人,多次将重要的职务交给萧劲光。在历次运动中,毛泽东也多次保护萧劲光,并公开表示,萧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员”。正是因为有毛泽东这句话,林彪、“四人帮”一伙多次想打倒萧劲光却不得。萧劲光生前常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海纳 《档案时空》2008,(3):46-48
"8341"、"9·9"、"28",这些普通数字,同伟人毛泽东一挂勾,就出现了多种巧合.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神秘数字8341 "8341"这组普通的数字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有关它与毛泽东的传说比比皆是"寿命83年,执政41载";传说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有一把汉阳造的步枪,枪的编号是8341.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历史的记忆,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最具说服力的权威。然而。在档案的形成和收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认识的局限,致使有些档案的记载与历史真实相左。最近,我们在编辑《毛泽东与山东》这本书时,就发现了一个弄错时态,把虚拟的计划当做现实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中,最重要的一位,当数毛泽东。近年来,出版了不少描写和记述这位伟人的书籍,这表明了人们对这位重要人物的关注,也反映了这位伟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最近,毛泽东的儿媳邵华以散文笔调写就的《毛泽东之路──追寻父亲的足迹》一书,散发着墨香,又摆上了我的案头。展读之后,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部书是作者对父亲毛泽东回忆和怀念的篇章的结集,一共60篇。具体看,每个单篇几乎都是一篇很好的游记散文;总的看,这60篇散文之间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即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追寻毛…  相似文献   

18.
从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到1948年人民军队为了解放全中国东请黄河,整整13年,毛泽东一直生活、战斗在延安。在延安他经历了从42岁到55岁的金色年龄段,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尤其是经历了万水千山的长征后,毛泽东那长长的头发,周思来那长长的胡须,留给人们极深的印象。在延安,不少中打记者曾为毛泽东的生活、工作和战斗作过真实的写照,它们以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瞬间连缀成延安的历史画卷。毛泽东的风貌和神韵,气势和才情通过镜头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刻感召力。在今天常常能令人激动地回…  相似文献   

19.
"政治家办报"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7年6月。毛泽东指出新闻舆论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这是毛泽东对政治家办报的首次阐述。1959年6月,毛泽东对吴冷西谈话时。强调了“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思想的重要性。他说.“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0.
对于马克思主义新文风建设的论述,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毛泽东对文风的高度重视,再次显示他是一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他把内容和形式都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他不但要求新闻媒介刊播革命的内容,而且刻意追求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与风格的优美和精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极其精辟、经典地阐述过这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