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脆弱农业生态环境是在现有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超出了能够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水平的状态。因此,开展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程度评价,摸清脆弱区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运用层次分析原理,结合生态环境脆弱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选用了12个指标,对绵阳市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区域分异及指示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转型与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山区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经济形态,本文通过对农业经济形态及其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分析,认为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加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砷生态环境尤其是石漠化的演化造成了严重影响。防治石漠化的重要思路之一是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固原地区传统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特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对自然条件具有极强的依附性,产业结构单一,社会化程度低下,剖析固原地区传统农业的特点,有利于推进其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4.
低水平的农业发展方式打破了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使该区域面临着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协调发展,对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作用机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农业精准扶贫的统一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区域贫困、经济发展滞后、人力资源不足是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诱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农业精准扶贫在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上具有统一性,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内部因素以及政府主导、市场需求和社会参与等外部因素是二者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四川藏区应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禀赋条件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业等特色农业,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农业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资源系统的角度对德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农业资源状况脆弱程度进行了评价,利用农业资源劳动力承载指数与农业资源的区域匹配模型对农业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量化比较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在现状资源、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区域差异,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贵州农业规模经营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农业规模经营已被理论界广泛地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作者针对贵州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速度慢,社会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较低的喀斯特地形区的现状,在理论上从三方面分析了贵州农业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并指出实施农业产业化是贵州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由于贵州落后的现状,这条道路将会十分漫长和曲折.  相似文献   

7.
陕甘宁边区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农业开发,虽保障了军需民用,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从而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历史证明,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使这一地区持续良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全面小康衬会的建设。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牛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农业在遭受入世冲击 ,面临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困境时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在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区域发展能力、社会稳定能力和管理调控能力中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指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深入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剖根源的基础上,提出 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湘西北喀斯特山地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五种模式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专题对惠州农业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惠州农业在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背景下,必须走一条和谐、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提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不同历史阶段农业生态环境分析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始农业阶段、古代农业阶段、近代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平凉府(包括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市所辖地区、庆阳市的镇原县,宁夏固原市和吴忠市的海原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和宁夏南部,陇东黄土高原西部,该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本文拟通过对大量的正史资料和平凉府方志进行检索梳理,对明清时期平凉府人口增长,土地开垦,水利设施的建设及农作物的种类等进行了探究,进而对明清时期平凉府农业开发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以致对历史时期降水量较少、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开发有所助益,以引起当代开发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土地、水等资源环境压力大,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协调,农业科技水平低等问题。加入WTO后,农业发展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尽快调整农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农业专业分工与区域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布局零散,规模化布局尚未形成;生产单位以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为主,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分工不足,农业生产"小而全"。其成因主要包括: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制度约束的影响、技术进步的制约、农业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此,应从相关影响因素入手制定综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气候、水土和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以稻空大点作生产为中心的农业活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制约着稻作农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宋元以来,南方地区以围湖造田、丘陵山地开垦为主的大规模农业经济开发,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要素的负面作用逐步加大,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和水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也因此受到很大危害。近现代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进一步扩张,河湖淤废、森林破坏有增无减,而且水土环境的化学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江流域是中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的稻米产区,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因素变迁与稻作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指导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普遍共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危害是全世界所应关注的问题.中国南方以贵州为中心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其特殊的地质、气候背景和尖锐的人地矛盾使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环境容量低、稳定性差.以严重水土流失——石漠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严重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2.2亿人口赖以生存的空间.因此,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农业发展备受学术界和政府关注.  相似文献   

19.
浅析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传统农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主要影响可归结为五个方面:(1)引起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2)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3)农业生产控制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4)农业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已使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持续农业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注,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农业提供的物质条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农业非常重视,在不同的时期建设了大批的水利工程,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历史贡献。水利工程具有双面性,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现在,人们愈来愈重视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