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科学课堂心理环境和谐氛围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晗骏 《科教文汇》2009,(10):98-98
新课程的要求为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上,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然而,我们发现在课改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这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思维活动,富有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人性化殿堂,这就是当前科学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是指在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积极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既是一种观念的形态,又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感情的畅通与交流。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学生在心境愉悦的氛围中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自觉参与,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王泽贵 《科教文汇》2010,(24):95-96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和谐的生态课堂讲究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中需要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心态、开放学生思维、开放学习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构建和谐开放的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操作策略,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谐的课堂至关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使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  相似文献   

6.
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教育领域对于"以人为本"先进理念的贯彻执行。但是"教师为主,学生为次"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教育模式的代名词,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采取一种以课本知识为中心,然后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感受往往被视而不见,他们想法和意见更得不到充分的表达。新时代提倡"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在教育中即是对学生的重视,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课堂更加有效。以下,笔者将结合实践,浅谈如何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加强职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21世纪教育的精髓,即"生本思想"应置根于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就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中应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重要角色.然而,在我们首力于素质教育落实的今天,可怕的课堂失语现象仍屡见不鲜,学生对学习表现出的被动与无奈应足以引起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重视与思索.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做法,不失为引领学生走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潘向红 《知识窗》2014,(14):21-2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大力改革课堂,追求高效课堂,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现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根据这一理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等环节,营造出浓厚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笔者以“细胞呼吸的过程”这节课为例,介绍了自主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往往会被想象不到的"意外"打乱。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想象力很强的一个班学生。同学们的一些"奇谈怪论"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资源,故教师教学需要的就是"即席创作"。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此时教师需要能够显示自己的信心和机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集想象和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关键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好的课堂应该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美术课程标准提倡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即"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综合运用的能力。"现实中的美术课堂,小组合作是教师课堂中经常会采用的形式,但是,往往形式重于过程,怎么样让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是值得我们每个一线的美术教师深究的问题。接下来,就自己的课堂,谈谈对小组合作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和谐发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的课堂,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高涨的情绪.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庹斌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89-189
在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就是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自觉的、能力活跃的状态,使学生与教师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交往中达到一种和谐共振。通过课前激情热身、开始趣味导课、中间及时巩固、结尾提出疑问,可以为师生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也许你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老师"声嘶力歇",学生"沉默似金",课堂"死气沉沉",成绩"人神共愤"。我以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那么,在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构建自己的和谐课堂呢?一、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开放,激活、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要想课堂活起来,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民主气氛,使学生真正的感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启动童心童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就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6.
“杂音”是一种美丽的课堂资源,对于捕捉学生有智力价值的想法、丰富教师的历史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知识、增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关系都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课堂上应多注意这些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竞相碰撞而引发的一系列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其实课堂中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我们很好的教学亮点,错误往往会成就精彩的课堂,成就一节好课。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如何引领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并最终走向正确的道路,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才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8.
课改以来,一线教师在"角色"上努力调整自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偏差阻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现象仍有存在,本文以同一习题两位教者不同的处理,收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例引发思考,呼唤教学理念的落实,呼唤精彩思维绽放美丽的课堂,相信能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鸣,并具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组讨论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但是小组讨论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缺乏对此活动的全面认识,此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誉 《科教文汇》2009,(21):F0003-F0003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课堂环境的营造者。学生在什么样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因为这样的课堂环境轻松和谐,能吸引学生,学生身在其中,对学习乐此不疲,对学习效果起着同化作用。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这样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