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巴塞罗那的奥运圣火熄灭的时候,围绕奥运会展开的新闻大战也渐渐落下帷幕,其间由新华社主办的《奥运快报》引人注目。“快报”的确名副其实,以至于只能在它已经奉献给读者并且“功德圆满”时,我们的杂志才来展现它的最初……应运而生“昙花梦”不知多少次重大体育比赛,新华社许多高水平的稿件常常“上了天,却落不了地”;不知多少次新华分社或体育部的记者感慨要办一张供记者欣赏,自己也满意的报纸,能把最新的体育新闻及时传播给大众,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新华社派出了规模空前的报道团队,总人数超过400人,分布在七个奥运城市,如何确保报道指令的及时准确下达是奥运报道成败的关键。新华社奥运报道指挥系统正是为此而设,它承担了奥运赛事报道的指挥、协调、人员调度、命令下达的任务,成为奥运报道的有力技术支撑,实现了第一次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后方报道中心搭建电视会议系统,第一次为前方编辑记者提供了即时通讯交流平台,第一次实现了内网网络与手机短信系统的互通,创下了新华社奥运报道史上的多个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一位跑国内新闻的记者路遇新华社外事组的一个熟人,问道:“最近总能在报上看到‘辛怀时’这个名字,重要活动都是他写,是不是你们组新来个‘头’?” 那位外事组的记者先是一愣,然后狡黠而不无得意地答曰:“可以这么说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辛怀时”这个名字——由“新华社”“新”谐“辛”。后两个字的声母和“外事”两个字的韵母组成的姓名,成了新华社对外部中央外事采编组记者共同的名字。它代表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它代表着骄傲和荣誉,也充满着艰辛和牺牲……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清晰记忆可以追溯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正是从这届奥运会开始,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中国与奥运开始了直面接触,新华社奥运之战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信息时代的奥运资讯,无处不在。雅典奥运,电视直播的叱咤风云,铺天盖地的互联网海量信息,各大报媒眼中的奥运争相粉墨登场,人们通过各种媒体来感受“爱琴海的浪漫”。 新华社作为国家和世界性通讯社,承担着全方位报道奥运盛况的任务,新华社快速发出的文字与图片雪片般涌向四面八方,新华社的声音传遍世界各地,席卷中国各大媒体。从1984年开始,新华社驰骋六届奥运,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水平一次比一次高,市场反应也一次比一次强烈。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后盾,新华社奥运报道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奥运归来,面对雅典奥运丰硕的战果,我们特别采访了技术局局长谢胜和、体育部主任高殿民,以深入了解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的技术内幕与实施细节。谢胜和、高殿民皆为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团副团长,他们与马胜荣(新华社副社长)团长等一起带领整个报道团圆满完成了此次奥运报道任务。奥运精神不断地鼓舞着人们,追踪奥运足迹,揭开技术内幕,再度回首,共同感受科技奥运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变形”记     
在奥运会新闻大战中,新华社记者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在许多场合下,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有时还要做翻译,或充当类似中国代表团新闻官的角色。仅就文字而言,新华社记者是本届奥运会上唯一用两种文字发稿的记者。我们既要写英文稿,又要写中文稿,工作量比别人大一倍,再加上一批为奥运快报和国内报纸写的专稿,实际上光文字就是三套稿子,每套稿子的角度、风格、用词又各有不同,而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5,(4)
记者见证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记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兆麟卜元题记“人在景中不知景.记者见证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记者无限记录自己的历史。”(香港记者张圭阳语)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老学究”式的文化人,古板而缺乏幽...  相似文献   

7.
奥运的圣火始终连着全世界人的梦想。在《阅读奥林匹克·人物卷》里,奥林匹克用橄榄枝把世界连接起来,奥运承载了太多的泪水与笑声,它不知圆了多少人的梦,也不知让多少人遗憾的离开者充满魔力的竞技场。这本书记载着我们的梦想。1896年4月6日下午,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相似文献   

8.
技能复合、团队协作、提高素质,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新闻报道对全媒体记者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对全媒体记者的呼唤。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媒体对“友谊-2010”中巴反恐联合训练的报道,是全媒体记者的一次“实战演习”,它带给我们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9.
7月下旬,距奥运会开幕还有几天,洛阳日报接连收到群众来信、来电,要求加大报道奥运会信息量,新华社国内部地方新闻编辑室也发来公牍:推迟截稿时间,增加发稿数量。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经报社领导研究,决定增出《奥运快报》专刊。并委托报社总编室主办。7月21日,洛阳市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批准了洛阳日报社总编室申请,签发了《奥运快报》准印通知书,  相似文献   

10.
流过了千古兴亡, 流过了岁月沧桑, 一段弯弯曲曲的历史, 多少次搁浅在海岸线上。…………苍凉激越的歌声,荡开了浓浓的迷雾,珠江三角洲的轮廓,终于清晰地显现在世人眼前。由新华社广东分社和广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实片《大潮涌珠江》就这样拉开了序幕。随着它在国内各省市电视台的陆续播映,如潮般的议论反馈过来:“新华社记者怎么也搞开了电视?”为什么它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撰稿、主持和策划者之一的我,有义务回答这些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1.
有谁能把记者和司机联系在一起?樊敬忠,你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娃”,凭什么手握方向盘做着“记者梦”,凭什么两手沾满油污跻身于人才济济的“拍摄阵营”。然而,当你一不小心一次捧回三项摄影“大奖”,你的名字一连几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屏幕时,惊得好多人直咬嘴,就连一些专业记者也自叹不如。有人说,你得益于自己是一名司机,因为你的车上不知坐过多少颇有才干的新闻摄影、摄像干事,他们的灵气和经验全颠簸到了你的身上;也有人说,你的优势在那架方向盘上,那是最好的聚焦镜头,它不仅摄入了真善美,也调出了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传媒资讯     
新华社:推出新华奥运整点播报最近,由新华社全力打造的"新华奥运整点播报"节目正式开播。全球网民点击新华网,可以随时收听这一节目,倾听新华社记者发自北京奥运村的最新消息,分享北京奥运的激情与精彩。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国家通讯社采集制作  相似文献   

13.
观看十二集电视专题片(庐山》,我一直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之中。庐山,我不知去过多少次,它的主要景点,也不知游过多少遍。但这次看《庐山》,我却依然感到新鲜、诱人而兴奋,依然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我参加新闻工作36年,自始至终都在中国新闻社, 不知经历过多少次重大活动的采访,也不知写过多少报道文章,但最令人难忘的是去年年底参加澳门回归的采访。新闻工作的特性,记者应有的素质,记者的艰辛,记者的乐趣,在这次得到了最深刻、最充分的体验。16天的澳门采访,可谓见闻颇广,感慨良多,体会尤深。 翻开记录,我在澳门共发文字稿27篇,约23000余字;图片4幅。文字稿中有“回归访谈”14篇,“回归特写”6篇,“回归速递”6篇,花絮一则。其中合采8篇,属本人执笔的5篇,在正式采访的日子里,平均每天发稿两篇。…  相似文献   

15.
网站奥运信息不会超越传统媒体 “就奥运会新闻的报道来说,传统媒体的作用是网络不可超越的。”现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希光教授,是我国目前研究网络传播的著名专家。他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员、新华社高级记者和《华盛顿邮报》客座记者。 李希光认为,现代网络与传统媒体争相报道奥运会还是第一次。报道奥运会是一项既要求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7月1日,奥运特刊《奥运百年》、《亚特兰大中国奥运军团》大型精美彩色画册在京面世。 7月2日,新华社主管、《新华每日电讯》主办的《奥运快报》在京创刊。 7月4日——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广电部协办的1996中国国际新闻研讨会在京举行。 7月9日,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新华社等11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调查研究报告评选结果在京揭晓,153篇获奖。  相似文献   

17.
到新华社工作近10年,唯一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我所在的新华社对外部中央新闻采编室是“没有午休”的小组,我本人则是从来不吃早饭的记者。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新闻工作是一项让你干着干着不知何时就可能倒下的工作。我本人心脏也经常不规则地跳动,可也检查不出毛病来,没准哪一天就“英勇就义”了,然而,我还是对新闻工作痴心不改。  相似文献   

18.
<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是一篇大文章。2020年11月,在新华社领导指挥下,新华社国内部探索创新、精心策划的“权威快报”融媒栏目正式上线。3年来,“权威快报”发布各类独家首发、创意海报产品1000余张,将新华社传统受权发布、权威发布的内容优势转变为网络传播新优势,打造新华社品牌栏目和爆款融合产品,唱响网上主旋律,产生全网刷屏之效。  相似文献   

19.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一从前“写篇稍微像  相似文献   

20.
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第一次出门采访,到处缠住人家问“有没有新闻”,结果,无论问谁,人家都一律回答说:“没有”。新闻这东西,奇妙就奇妙在这里,一般的人的确难以发现它的存在,非得待到别人的报道发表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新闻啊!”新华社老记者杨瑛曾经谈到过去我们的政法记者到公安、司法部门去采访,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