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事物动这中相对稳态的客观存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概念的抽象由此而确立,人天科学体系五精密科学体系遵循上述法则提取概念。元极学中的三元三极是从本原稳态上抽象出来的,它可通过不同的具体生化运变过程类比。测量是建立于一定时空及其生化稳态之上的专门化类比,该时空稳态对应三元生化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作为观察测量体系的本质特征,相应的测量不能超越这一稳态。  相似文献   

2.
胡银辉 《科教文汇》2009,(31):22-22,34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将一些较熟悉的事物与抽象的事物相比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类比策略在教学中是十分有价值的,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类比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写起,以期为教育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稳态论     
稳态是三元极化运变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它融贯三极,合和人天,是人天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必备条件,稳态的运化在宏观上表现为太极、皇极和无极三个层次,并呈现出从低到高的跃升过程。  相似文献   

4.
石益祥  孔令民 《科学学研究》2006,24(Z2):327-331
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从不可分整体的客观存在是整体科学复兴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客观存在是整体科学复兴的文化基础,现代科学遇到的瓶颈将为整体科学的复兴开启大门三个方面阐述整体科学复兴基础的存在性。这也是整体科学复兴的时空基础。物质基础是最基本的而文化基础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时空基础将带来机遇,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同一论略     
绝对地说,个体事物不可能与自身同一,因为它要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化。但随时而变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稳定性。且稳中有变、变中有同的个体能相对准确地呈现于思维之中。若在思维中将事物的时空差异以及性质上的变化等因素抽象掉,就能实现事物与自身同一。同一是合理观念。没有它,存在就不能有效言说。逻辑学的同一律可以视为形而上学的同一命题的极简。  相似文献   

6.
对比西方数理科学数形语言框架的演变,说明元极图模型采用了基于整体性观点的象数语言框架,这种框架对于事物结构状态与演化的描述是统一的,且把类比逻辑做为一种基本的推理计算工具。由于整体性内涵的存在,元极学结构的逻辑构造是一种超越形式的动态逻辑,可以用刻画知识增长,认识进程的开放逻辑理论来理解,它代表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数理科学的学科范式,且对于未来科学是极有价值的,对于元极学逻辑体系来说,一个根本性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类比方法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方法之一,但这一方法的严格性,乃至它是否可以被算作一种逻辑方法,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却一直饱受质疑。正因为如此,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和麦克斯韦将类比方法引入电磁学研究时曾受到严重的质疑。20世纪中叶,玛丽·海斯等西方哲学家试图将类比方法纳入到现代逻辑学体系中,并以此解释汤姆森和麦克斯韦的工作。但他们的出发点仍然是将类比置于一个基于事物间偶然联系的启发工具的地位上,这既不足以为物理类比方法的正当性提供辩护,也无法解释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表现出的广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从重构汤姆森和麦克斯韦引入类比方法的过程入手,分析他们使用类比论证的依据。本文将论证,物理学中的类比方法是一种严格的科学方法,应明确地区别于一般逻辑学以及大众话语中所说的"类比"。这种方法的严格性来自于它所依据的唯一的类比基础,即不同物理现象的数学形式间的相似性。进而以此为基础浅论麦克斯韦的"数学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问题,该问题不能用传统的途径或方案来解决,我们怎么办?这就需要使用发散思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基础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创造新事物,把熟悉的事物看得陌生,帮助学生用一种新的、更富有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已有的问题;另一种模式是把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在“变”的过程中应用类比法,在类比的过程中渗透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法,是感知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在计算机语言中.也有大量隐喻的存在.莱可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概念性.帮助我们用比较具体的或者是高度结构化的事物去理解相对抽象或无条理的事物,即隐喻是源域向目的域映射结果.将在概念隐喻的框架下分析计算机语言中的一些臆喻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 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接触到美学,从一开始起就感到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自古以来,中外美学文献浩如烟海,使人应接不暇,科学美一直也没有被纳入美学体系,有人认为,如承认科学美的概念,就等于否认了美学是一门科学。有人认为科学美没有客观性,没有客观性的事物,是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但笔者认为,美学已被公认为一门科学,科学美学也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的市场类比可分为均衡和演化两种模式。均衡模式认为科学家在理论、经验事实等方面的选择行为展现出均衡状态。但均衡模式无法解释科学演化现象,以及个体行为和共同体结果间的联系机制。演化模式认为科学是创造知识的不可预测过程,其“看不见的手”的解释分为进化论和制度论两种旨趣。但演化模式遇到科学和市场的不同运行方式、社会功能问题。这些模式体现了市场类比的模型化及其明确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多样化和混杂性、现实可能性这些理论特征,但它依然面临着科学知识和市场信息的异质性、理想化、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研究了空间、时间概念,指出空间和时间是地球人所规定的对空间和时间的量度,论述了现实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生生不息,而本原物质三元不受时空限制;提出了根据元极学理论研究时空的本质,探索新的时空观是研究人天科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元极为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途径,运用浅显的语言。并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对无有的概念、无有的界定,先天三元等作了解释,阐述了无的重要性,无有转化和研究无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地三元与人体三元通过经络进行能量交换和信息沟通,经脉气血循行随时辰运气五行而盛衰,呈现出规律性,依据实验事实探讨了三元能量运化,经脉气血运行及时辰的关系。进一步做这种实验,统计分析数据能促进人体生命科学和元极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元极学中的时空观有别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时空观,从思维尺度(即思维高度的具体化)出发,经过量化认识,突破现有的时空观障碍,达到人与自然为一体,从而认识宇宙,研究宇宙,就能开辟新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代物理学、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论述了元极学物质观的若干重要的基本内容,如三元及其三极运化规律,无,有等,阐述了该理论的新颖性,深刻性及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元极学三元学说,剖析《管子》的基本概念如道、宙合、精、德、中、智等的内涵,揭示时间、空间、精等是天地万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注重时、空、精的层次性、无限性,以及人的生命本和本性展发。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元能量与化学药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合成缺陷型回复突变的比较研究,初步证实三元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同化学药物一样能引起细菌基因突变,突变率是高的,这为三元能量诱发生物基因突变进行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三元的奥秘,采用弹簧压力测痛器,测试了受试者的痛阈和耐痛阈,探讨了运用三元能量能力不同者抗痛能力的差异,推测:由于学习元极学,运化三元能量,人体产生三元抗痛物质,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类吗咪样物质,其具有很强的抗痛能力,并能改善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三元能量对人体作用的效应,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运化三元能量水平不等的元极学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作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三元能量可从某些方面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