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天,人们都把“知识改变命运”奉为真理,经济学家们都把教育视为“促进一个国家长期收入分配均等化的最可靠的途径”,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达到这些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人们在平等基础上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离开“公平”这一基础,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失去意义,没有价值。更遑论教育可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助动力,以及教育可造就“国之栋材和柱础”——也就是教育中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央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既是社会公平的要求,又是经济发展效率的要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进行转移支付是社会公平的要求。考虑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资金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要求从效益率的角度考虑实行转移支付。公平与效果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进入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本文从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应体现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讨论,分析该领域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寻找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的理念和方法,并认为这是改革的关键,最后讨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以下用□):几年前,学术界就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提出质疑,认为它忽视了社会公平,损害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5.
由于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中国社会和私人投资占到总投资的44%,面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2%。这一较少投入在配置上又存在不合理,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太大.有的县这几年改建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制度历经数百年发展,不断完善,但始终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本文着力于解读并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两位经济学大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经济学中有关效率和公平的悖论,提出注重公平才是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危机频度和深度的方法.最后笔者联系当今中国经济,认为"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切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推行民主政治的前提下,限制政府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同时通过政府强制力规范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过渡,最终使得经济软着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平稳通道.  相似文献   

8.
在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家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人认为效率与公平之间是矛盾的,重效率必然会损害公平,重公平也会损害效率;有人则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一致的,从长期来看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迥异的逻辑“悖论”,显然是由于对公平概念存在因人而异的多元理解造成的。如果将公平定义为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相统一的概念,则在社会再生产的统一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既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一致,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谓效率与公平的优先排序只是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环节在一次再生产过程的逻辑次序,是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分析的逻辑安排,而不是区分孰轻孰重的规范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出分配领域主要矛盾的变迁 我们党历来十分关心收入分配问题,尤其关注效率与公平的均衡。1987年,当时我国的基尼系数大约是0.30。当时分配的主要矛盾是平均主义。1993年,平均主义现象特别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需要把效率放在公平的前面,突出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既是经济学的一个古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为公平涉及价值判断,效率是在一定制度、资源等条件下的效率。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更新、社会制度的变迁和资源条件的改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将随之而需要重新组合。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组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上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针对平均分配对效率造成的巨大损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著名论断。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树立榜样,然后先富带动后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公平与效率组合…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活动要提高效率,离不开利益分配的公平。基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带来收入差距过大的事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公平分配原则。选择正确路径,推进公平分配原则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是社会资源分配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在劳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群体间收入的差别。如果公民间收入差距过大,将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人们的基本权利,造成非正义的结果。我们必须区分收入差别中的合理和非正当因素,并且采取适当的途径缩小公民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6.
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关系是一切社会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它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价值选择,其选择结果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决策目标甚至管理模式。在传统的发展现下,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和竞争机制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竞争的结果也产生了大量的“落伍者”,使贫富差距拉大。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中上等不公平程度,造成社会烈性分配不公,这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下的公平与效率则立足于公平、正义,以公平正义为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以公平、正义为先决条件的效率才是真正高层次的、整体的、持久的、没有隐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公平的本意是“合情合理、不偏袒”,是公正与平等的有机结合,且重心在公正,是一种“应该如此”的价值判断,具有永恒与普世的价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仅仅将“一定程度的收入均等化”视同为公平,并由此出发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存在难以克服的硬伤:忽略了公平中的公正要求,与公众日常生活中“合情合理、不偏袒”的公平观不兼容,极易引发种种悖论,误导价值观的混乱。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取而代之以“维护与实现公平(正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与公正、平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淆。公平是效率合法、持久的基础,是实现效率的根本方式。公平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之分,分配公平的实现必须以前三种公平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公正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包含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公平既体现在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上,但又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20.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东、中、西部居民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化,贫富差距已经形成并有越拉越大趋势.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以履行社会公平原则,关键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为此.提出应重点解决因政策因素造成的初次分配领域中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中的干预政策.但是,在目前阶段,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必须确保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