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种事物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它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数学活动课中的内容一般侧重于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因而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等创新思维品质得以充分发展.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们采取了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创设类比-猜想-论证情境,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启发诱导一题多解,运用归纳-猜想-论证思考方法,以及运用类比、特殊化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知识是认知的结果,更是认知的过程;知识需要记忆,更需要发现。发现知识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种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它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个性特征为目标的新型课。为了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选用的教学方法必然有别于常规教学。如何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自己的一些做…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表达力”培养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数学语言的认知与理解,还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产生更多新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情境构建、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面探究了培养和锻炼学生数学“表达力”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中增加了“数学活动课”这一内容。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数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个体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思维空间的拓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达到自觉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教育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的做法是:创设情境,尝试探索,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7.
包石胜 《广东教育》2002,(10):37-3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起重要作用。笔者结合《新大纲》的精神,谈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认识和做法。1.设计开放探索性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由遇到问题要解决而引发的。创设开放式探索性问题,使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思路、结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真正地学会“数学的思维”。例如,我在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开放…  相似文献   

8.
罗建华 《新疆教育》2012,(14):34-3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教师所教的知识被理解,智力得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双培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一、现实性———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活动课中,我们要依据有关数学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根据生活体验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例如,为巩固第一册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我以《生日快乐》为课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课,以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庆祝生日”点蜡烛活动加强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还要求学生用“10以内的数字”说一句话。如教室里有2块黑板,我家的电话号码是,我家的门牌号是,“119”是火警电话,有困难找“110”等,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学完《元、角、分》认识后,让每位学生准备5元钱,组织学生去超市购物。购物后,让学生根据购买商品的价钱和还剩的钱数来算原来的钱数,比较两种商品哪种贵,贵多少等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设计问题情境,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二、开放性———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数学应用题向学生提供的是理想化、格式化的数学问题,不利于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更新观念,大胆设计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10.
杨光福 《四川教育》2002,(10):33-33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较佳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实施“探索式教学”呢?一、情境设置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学习,是他们自主探索的重要前提。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靠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并巧妙地创设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探索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从学校到广场有三条路线,分别要用15小时…  相似文献   

11.
开设活动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活动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对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进行分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兴趣。  相似文献   

12.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经过五年多的教学实验,系统地总结了该教学的一系列实施原则与策略“.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重视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数学获得及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等基本教学理念,重视基本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情境—问题”教学力图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力图将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目标建立在数学学科教学上.  相似文献   

13.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更能激活数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巧妙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质疑情境,引导学生在乐中学、学中思、思中做、做中悟、悟中用,能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RME与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两种教学模式都是在进行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都旨在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教学模式在理论基础、“情境问题”、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以及教材等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探索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索的时空,是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就此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因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基础教育创新的内涵;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前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的气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注重数学思想的挖掘与渗透;注意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学与生产生活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校在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开设了“数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数学活动课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数学活动课与之比较,更全面、更深刻,而且这种能力是  相似文献   

19.
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设“障”立“疑”,使学生随时处在有疑难可思,有矛盾待解的境地,从而使他们利用各种思维方式,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去探求和解决新情境、新问题.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并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设问策略因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预见性、整体性等特征,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被广泛使用.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拟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设问策略“启源导流”,实现思维创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龚书玉 《广东教育》2002,(10):36-37
活动课被称为课程结构中的“第二板块”,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样是通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双驾马车”之一。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一、趣味活动,激发创新意识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玩、好问、好胜、求知欲强。在设计数学活动课教学内容时,要求新、求奇、求趣、寓学于乐,使活动课变成快乐数学,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全体学生在看看、想想、玩玩做做、试试改改等有趣的内容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课中获取知识。如我设计了数学活动课《数字的作用》。我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