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返老还童》是菲茨杰拉德160部短篇小说中富有奇幻特色的代表作。国内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小说与其影片的对比,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主题分析。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个空间维度剖析主人公本杰明·巴顿的悲凉人生,探讨其在特定空间下不断追求身份建构的矛盾与冲突,挖掘在冷漠社会的凝视下逐渐失落的美国梦,展现个人的命运与空间的指涉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永洁 《华章》2007,(4):125-125
本文从人生的视角解读电影《人生》,从"内我"与"外我"的困惑,人生的两难选择,人生的荒诞性等三方面分析电影《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从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好莱坞电影的经典叙事视野中,女性始终是一个被建构和被言说的边缘他者。在被电影语言建构和言说的过程中,女性不自觉地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客体。观众在对摄影机镜头的认同中认同了女性在现实和象征秩序中的角色地位。电影《傀儡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男性话语进行解构,将女性欲望的展示和一种新的社会性别图示。在这一图示架构下,一种新的象征秩序被建构起来,男性的去势象征性地描绘出一种新的价值观被成功地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4.
宋亦凡 《新读写》2009,(6):52-52
小区的健身场地,天天迎来一批又一批的锻炼者,有鹤发,也有童颜,留下串串的欢声笑语,快乐染红了岸边的桃花,染绿了枝头的树叶,我,亦习惯于每日到这里挥汗如雨,尽情享妾青春的潋情。  相似文献   

5.
高加林的性格十分复杂,是路遥塑造的经典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中不朽的文学形象。高加林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拥有美好的前程与完美的爱情,并且为此表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是高加林最终没有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致使他的这些追求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认真分析小说,可以发现造成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又有他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智慧人生     
<正>△你把什么事都推到时代身上,你也就老了。△不要一味抱怨工作的辛苦,多花点心思,认识一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就会从里面获得更多的成功感。△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应缴的学费。△任何限制,都是从自己内心开始的。△你现在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进的方向。△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赵平 《青年教师》2008,(6):62-63
"我正走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农村出身的文化青年高加林渴望到大城市出人头地,却在现实的重压下和个人的思想局限中几经挫折最终回归乡土的悲剧故事.本文主要从高加林人生悲剧的表现、成因和启示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作品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关注.  相似文献   

9.
琳达·翰莫瑞克具有一种特殊而繁重的天赋——她可以品尝言语。比如,琳达男朋友的名字,让她联想到柄于酥汽水和欧洲防风草,而她自己的名字是薄荷味的。对琳选来说,和不同的人说话,可以是可口可口的或者难吃的。  相似文献   

10.
教了十几年数学.满脑子尽是数学符号,说话不自觉总带出数学名词。高说成长,胖说成宽.雀斑说成小数点……我说话不经意.大家却笑翻一大片。  相似文献   

11.
骆宾王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是出仕做官,建立功名,同时又崇尚英侠,尊重自我。这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然而当这些不能实现时,他显得忧郁愤懑,并逐渐将视线转向隐逸,向往自然,企图以此来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获取新的人生乐趣。  相似文献   

12.
13.
《庄子》一书除了涉及哲学、审美等问题,还较多地谈论了人生。庄子立足于现实,思考了人世间的纷争、人的生死、人生意义价值等问题。然而从现实出发,庄子难以找到消除人生悲苦的有效途径,只能徜徉大道,创造出许多人类思维难以认知和体会的极其抽象的概念和境界,对人生悲苦进行消极的、阿波罗式的消解。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文学作品宝库中具有开拓性的一部力作,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该小说主要呈现了主人公高加林在社会转型期于城乡之间两次"归来——离去——再归来"的悲剧人生历程。在对悲剧的展露中也蕴涵着路遥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质询以及对个人主体的深切关怀,带给我们一种富含现代性的启示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在故乡的河流中发现了整个人类,在河流中映见了整个人生。他对人类、对生命、对宇宙的体验通过《边城》在湘西的群山中那一脉静谧的水边达到了上下通融、与万物契合的崇高境界。作品阐释了人生之美,诠释了人生之纯,呈现了人生之憾,更渗透了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他希望通过作品重建理想王国,希望从道德视角出发,重造我们民族的品德,为湘西世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路遥的《人生》呈现了一种城乡对立的审美风格。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城乡概念,从其内部看,在城市和农村搭建了一座错综复杂的“立交桥”;从外部看,在农村、非城市、非农村、城市间也构成了一个圆形结构。这个近似的圆形不但暗合了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最后回归农村的人生轨迹,也暗合了路遥在探询城乡交叉地带审美归属时对传统的回归意向。在这双重回归中,路遥回到以农村为代表的传统轨道,力图从传统中寻找根基,为众多徘徊在城乡交叉带的青年注入精神内涵和道德规范,最终达到消解城乡二元对立的效果。这些在今天的中国仍旧具有拓展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作品,用爱与恨,尘与死拷问着人的心灵.<易>解虽多,但综观全体,乃究天人之际,拷问人生意义,推崇"和""生"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8.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高加林同刘巧珍和黄亚萍二人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也正体现了人生中面临的那种爱情与事业相互冲突时而产生艰难选择的悲剧。文中悲剧的发生虽与主人公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选择有主要关系,但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在整部小说中,巧珍的文化缺失,亚萍的自私性格,以及高加林错误的人生价值观都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的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这对人生价值是一种较为肤浅的理解。总的说来,文中的爱情悲剧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引发了读者们对人生更为深沉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伟大作品,他的许多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深入生活的创作手法也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不朽。路遥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就是中篇小说《人生》。路遥在这篇小说中描述了一个陕北青年高加林在爱情和事业上的悲剧,这个悲剧带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人性内涵。如今它所产生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带给我们的对时代发展进程的审视和人性的关照仍然鲜活,它的社会价值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消失,重读小说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很多时候作家和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有趣的内在对应性,而路遥本身也正以其个人的命运和爱情悲剧带给我们不尽的思索。  相似文献   

20.
吕文娟 《中学文科》2009,(1):143-143
一、婚姻仪礼在《牡丹亭》中的表现 《礼记&#183;昏(婚)义》:“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仪礼涉及每个人,是人生仪礼中最重要的仪礼之一。古代的婚姻形式虽有多种,但主要还是媒聘婚。《仪礼&#183;士昏礼》规定,媒聘婚必须经过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虽后世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更,但对明媒正娶的要求却是如一的,所谓“聘则为妻奔则妾”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