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后发国家自主品牌轿车制造企业,通过对其技术能力的成长比较, 探讨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路径。在基于汽车产业的模块化特点和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汽车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是模块化知识系统的成长,并界定了汽车模块系统中的系统知识、模块知识和关键模块。通过对后发国家自主品牌轿车制造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内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进行比较,总结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路径,指出系统知识对于模块知识的时序优先成长。  相似文献   

2.
企业创新路径问题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我国企业大多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根据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性是造成技术引进陷阱的主要原因,技术跨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在路径依赖理论基础上结合技术演化理论,对引进式技术跨越型企业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并针对引进式技术跨越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模式特点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能力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标准竞争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树宽  闫放 《情报科学》2006,24(6):851-854
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告诉我们技术变革可以分为技术路径变革和沿着技术路径的变革。当一个新的产业形成且有多个不同路径可供选择时,企业的标准之争本质上就是技术路径之争。考虑到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累计性以及路径依赖特性,标准之争的胜负对于企业在该产业的竞争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在本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时应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者群体创办企业的微观过程,研究这类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选取6家学者创业企业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出技术路径、资源路径、补短路径、扬长路径、资本路径、人才路径6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20个子范畴,构建学者创业企业成长三级动力火箭模型,归纳出学者创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6条主要成长路径:在初创期可通过技术路径和资源路径打下生存基础;在成长期可通过补短路径和扬长路径取得快速发展;在成熟期可通过资本路径和人才路径持续迸发生命力。根据研究发现,建议创业的学者群体在自身擅长的技术领域开展创业,在筹备期积极争取课题或项目资源、在初创期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在成长期着力克服旧路径依赖并放大核心优势以及在成熟期预先储备资本运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技术路径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路径依赖的也是路径创造的。本文讨论了企业技术路径依赖创新陷阱的表现形式和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技术路径创造。认为在企业创新网络中,由于网络中的企业交互学习、新成员的加入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等,技术的路径创造是可能的。所以,企业创新网络可以形成技术路径创造。  相似文献   

6.
后发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往往需要克服较多的困难。以金风科技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制造为例,分析了后发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的路径创造活动,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指出超前布局高梯级技术是后发企业实现路径创造的关键条件。二是归纳了后发企业路径创造一般应依循的3个阶段,即路径探察、路径开拓和路径嬗变。三是识别了各个阶段后发企业应具备的内生能力体系,包括"战略耐力"、"异质技术搜索能力"、"主动试错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刘立  王博  潘雄锋 《科研管理》2012,33(6):16-23
本文通过对光洋科技公司成长历程的案例研究,探讨了科技创业企业在不连续技术变化环境中动态能力形成、成长和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以创新成长为目标的动态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有创业的成功和企业家远见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性成长。创新领先战略、创新源发现机制以及包括技术能力在内的组织能力的协同演化是科技创业企业实现成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路径依赖与企业顺沿技术轨道的演化创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技术创新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已得到国内外创新研究者的一致认可,但一般认为路径依赖会使企业的技术发展“锁定”于某种次优技术状态,并会对某种根本性的技术创新的出现“无动于衷”。但通过将路径依赖融入技术轨道理论,提出了路径依赖也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顺沿技术轨道的创新(即顺轨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网络获取成长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典型特征。尽管特定网络嵌入模式可能提供的资源优势不同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共识,然而这种网络资源联结的异质性对企业成长路径具有怎样的影响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综合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为例,构建了资源联结各维度与企业网络化成长路径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和AMOS18.0工具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信息、关系、技术资源联结对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网络化成长路径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且这三种资源联结维度的作用路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新兴经济技术转移的截断效应往往阻碍了通过合资方式完成的技术能力升级,而有些民营企业却能够成功升级,这正是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一个现实。从近期我国一些民营汽车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入手,分析在国际化中奇瑞、比亚迪和吉利三个企业的技术获取和能力成长路径,以阐释企业如何克服截断效应,实现能力的快速积累与发展。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能力成长阶段,根据自身能力特点充分利用国际技术来源是企业技术成长的主要途径。带给企业的启示就是要具有创新欲望,在国际合作中保持主动权,并拥有国际化视野,实现国际化中的技术能力升级。  相似文献   

11.
技术能力成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刃”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对比分析技术能力成长内涵、途径、影响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在主导技术范式约束和限制的情况下,技术能力成长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正负“双刃”影响的机理。然后,进一步阐明基于构建技术能力成长技术集成模式的预防技术能力成长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拥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PDE)是否能帮助国际化的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呢?一方面,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积累产品开发经验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另一方面,路径依赖理论表明企业的PDE是针对国内市场的,经验的积累可能会限制它们利用国际化机会从事创新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母国能力悖论”本研究提出竞争性假设,通过对2002-2012年间80家企业400个样本观测值的实证分析,证实了在中国情境下产品开发经验的深度负向调节国际扩张与创新绩效关系,我们的发现支持了路径依赖效应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xpands the literature on new ventures’ capabilities by considering how these firms fill knowledge gaps and develop the technologic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ICT capabilities they need to compete.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se dynamics. Although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introduce innovative products into the market, they might suffer from more critical knowledge gaps and capability weaknesses than established firms. The results of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an original data set of more than 400 Italian new ventures specializing in high-tech industries show that these firms acquire knowledge to support their capability growth mainly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intense relations with multiple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In addition,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s supported by the variety of founders’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the presence of young graduates among the founding team.  相似文献   

14.
代际传承与治理转型是困扰我国家族企业的重大现实难题,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以控制权配置理论为基础,构建博弈模型揭示了法律制度、经理人市场和企业技术能力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和动态演进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宏观层面的法律制度、经理人市场及微观层面的技术能力均对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具体来讲,家族企业所在地区的投资者保护越完善,经理人市场越发达,创始人家族越倾向将控制权让渡给职业经理人;反之,则更倾向选择子女接班。此外,企业技术生产率越高,家族企业治理转型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越弱,越容易实现由家族治理向职业经理人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ual role of R&D - 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the technological-competence-enhancing effect of R&D -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endogenous evolution of R&D productivity and the pattern of firm growth. In particular,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firm-specific R&D productivity or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this paper derives a simple R&D-based model of firm growth capable of explaining various aspects of firm growth. The model proposes three prototype patterns of firm growth, depending on both firm- and industry-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The former includes firm-specific technological-competence-enhancing capability and the initial level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latter includes industry-specific R&D appropriability. Specifically, firms with low technological-competence-enhancing capability tend to follow a convergent growth pattern in which firm growth gradually declines, while firms with high technological-competence-enhancing capability tend to exhibit either a sustained or a vicious growth pattern depending on the initial size of their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tock.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unique data on firm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provides supportive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competence-enhancing capability in conditioning the pattern of firm growth.  相似文献   

16.
文金艳  曾德明  王媛 《科研管理》2021,42(11):164-170
利用1999至2013年拥有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170家车辆生产企业的数据,研究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对企业两类技术标准化能力(主导能力、跟随能力)的影响,及关系强度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呈正U型关系,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呈倒U型关系。在标准联盟组合资源向技术标准化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联盟关系强度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关系强度提升,联盟组合多样性与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正U型关系曲线、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的倒U型关系曲线将变得更为陡峭。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influences the rate and specific types of innovative competence. We test a set of hypotheses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 sample of biotechnology firms. Our findings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emise that a diversified technology base positively affects innovative competence. Furthermore,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is found to have a stronger effect on exploratory than on exploitative innovative capability. This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may mitigate core rigidities and path dependencies by enhancing novel solutions that accelerate the rate of invention, especially that which departs from a firm's past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的技术成长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描述了我国企业技术成长历程。剖析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模式:从能力的外在形态来看,表现为技术引进到生产能力,再到创新能力;从能力的内在本质来看,则表现为从基础能力到亚核心能力,再发展到核心能力。之后,分析了我国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最后从国际技术管理发展趋势和我国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出发,探讨我国企业技术管理面临的变革,明确指出六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面临资源约束情境下其如何通过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单案例分析方法,从资源编排视角出发,基于“认知-资源-能力”的理论逻辑,解析科创企业如何打破资源魔咒、突破路径依赖、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萌芽阶段,市场领先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匮乏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拼凑策略,为以改变市场态势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信息支持。突破性创新推进阶段,产品本土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受限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探索策略,为以提高行业标准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供给产品资源。突破性创新实现阶段,技术自主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延伸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撬动策略,为以掌握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条件。本研究发现为科创企业基于资源视角制定管理策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