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崔益林 《学语文》2011,(2):67-68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又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又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举灌”。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屉是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又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琳琅满目,问问答答十分热闹,但就是触不到所学知识的实处、深处。教师一按“电钮”问,学生立刻举手成林,不加思索地简单、机械地回答,认为提问就是启发式。有一…  相似文献   

6.
“启发式”,语文教学领域里倡导这个原则已有许多年了,要问现在贯彻得怎么样了,答案只能是:有所进展,但十分迟缓。这种疲软状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同“填鸭式”“满堂灌”的斗争消长。按照理论,填鸭式、满堂灌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与我国创造型人才培养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解,偏重于课文结构地分析,以“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忽视了对学生读书指导和语言训练,没有很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学生自主进行“读”抛到九霄云外,放在遗忘角落,此乃语文教学之大忌。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对话教学”,其意图是促使课堂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等弊端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语文教学是在新课标下出现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这种模式下,许多老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满堂论、满堂动、满堂看”,甚至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课改的精神背道而驰。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出现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同样是贻害无穷的。主体性语文教学必须从“形似”走向“神似”,从而形神兼备。一、“形似”的种种现象1、满堂问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课,一篇课文学生都读好几遍了。老师问:本文的作者是谁呀?听说有位老师在教《藤野先生》时提了100多个问题,真不可思…  相似文献   

10.
赵春长 《考试周刊》2012,(15):32-33
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知识灌输的教学观念仍根深蒂固,阅读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语文课堂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把语文看做纯工具性的学科,重各种阅读技能的操练,  相似文献   

11.
陈珣 《中学文科》2006,(12):80-80
陈旧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已很少见,然而,教学中又出现了“满堂问”式的教学弊端。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另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语文教师能否从“满堂问”中解脱出来,已成为当前我们课改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过去的“满堂灌”、“一言堂”已逐步被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对话所取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教师来说,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审视语文教学,下面是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几点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那种“满堂灌”式、独白式的课堂教学,逐渐为人们所摒弃,让学生自己提问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目前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不问”“怕问”“不会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新课标教学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导问”,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语文教学是在新课标下出现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这种模式下,许多老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满堂论、满堂动、满堂看”,甚至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课改的精神背道而驰。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出现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同样是贻害无穷的。主体性语文教学必须从“形似”走向“神似”,从而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5.
要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训练的特点□安徽省望江县雷阳镇小学韩寄望语文教学由“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把语文课上成分析课”到“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到“满堂练”。使人不免发生怀疑:命运多舛的语文教学是否又是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任...  相似文献   

16.
时下语文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传统教学“满堂灌”,启发式教学“满堂问”,新课程改革“满堂转”。虽然这句话不能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改的全部,却也道出语文教改中的一个弱点:不少人追求形式上的改革,而不是实质上的改革。 目前,许多教师针对上述弊病,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等等。所有  相似文献   

17.
“满堂灌”和“满堂问”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必须从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这样,学生由“陪角”变主角,积极研究,充分讨论,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董文 《教书育人》2005,(10):62-63
“满堂问”有的老师片面地以为对话就是课堂上的师生问答,整节课以所谓的师生对话一线贯穿,教师应有的讲析启悟代之以浅显无聊的课堂讨论。语文教学从曾被人口诛笔伐的“满堂灌”悲哀地不知不觉滑向浮浅的“满堂问”。  相似文献   

19.
范欣 《现代语文》2008,(11):88-89
新一轮的课改教学让中学语文教学在走出旧的误区,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时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如初中语文课上学生不练习写字、不在课上进行识字教学和词语教学、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或“满堂练”、以带“电”的教学手段代替全部等。笔者认为语文课教学应该还语文以本色,本文就语文课教学的本色谈一下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典型的“伪创新”教学现象,一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二是变“唯师”“唯书”为“轻师”“轻书”。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