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试图将初中化学学习中科学素养获得的教育教学实践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中去加以审视。在后现代知识观的视野下,应该如何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而科学素养的获得将因此而具备怎样的特征?初中化学科学素养获得的途径是什么?这是本研究力图解决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试图将初中化学学习中科学素养获得的教育教学实践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中去加以审视。在后现代知识观的视野下,应该如何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而科学素养的获得将因此而具备怎样的特征?初中化学科学素养获得的途径是什么?这是本研究力图解决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3.
人们的教育理念往往包含着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以及教育目的等教育中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呢?本文以教育的功能为着眼点,对三者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并试图从中找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关系。作者认为正是由于教育功能的多面性,处于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就会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刘燕 《中学理科》2007,(12):2-3
什么是学习?怎样进行学习?不同的教育观有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学习的方式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体现.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背景、心理学基础和基本组织形式的研究,探讨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愉快教育从孕育、兴起,到发展的十多年里,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但同时,有的地方、有的学校在实施愉快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偏差,走进了种种误区,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试图对愉快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误区作粗浅的探讨,正确与否期望同行们赐教。误区之一:愉快教育是教育方法上的改进,还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愉快教育的教改实验要得以顺利进行而有成效,固然存在着如何进行愉快教育的方法上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当前国家教委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显趋势。与此相应,城市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从人口、经济、政治和化等方面去探讨,罕有从教育的视角加以研究,这是当前城市化研究中的缺失所在。同时,乡镇教育的城市化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现象,但与此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却有所滞后,大多集中在农村教育本身的发展上。为此,本 试图将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置于城市化这个背景之下,探讨乡村教育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等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宝坻区教育系统内部,李富旺被很多人称为“教育理论家”。我对这样的称呼颇感兴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疑问:这位副局长是专门搞理论研究的吗?这位“理论家”与人们印象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又难免有些“脱离实际、迁阔偏执”的“理论家”有何不同?他又将如何破解“理论难以作用于现实”这道长久未解的难题?带着头脑中的一个个问号,我认真倾听、记录着李副局长关于教育的每一个论断,希望能从中解读一个“教育理论家”内心世界中蕴藏着的人生智慧和教育理想。最终,我得到了一个答案:李富旺并不是专门搞理论的,而是一直对教育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也并不是脱离实际、“自我陶醉”的“书斋学者”,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的文化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巨大变化,文化在现代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变迁趋势,而文化的变迁必然呼唤着新的价值体系的建立。就教育而言,为促进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教育的价值体系应如何建构呢?在现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教育的价值观应如何确立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在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对文化变迁背景下教育价值观的理性追寻与选择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创世纪。……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变迁的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温州精神”?温州精神和温州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温州精神在教育中如何体现?本文试图从温州精神的解读入手,根据笔者三个月挂职的所看、所听、所感,用局外人的视角解析温州精神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给温州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温州教育对温州商业文化的局部修复”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科研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科研兴校”已成为各学校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法宝,大有不谈“科研”,学校就难以发展之势。教育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小学学校科研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学校对于科研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学校又是在怎样的处境下进行科研的?学校究竟需要怎样的一种教育科研?如何真正发挥科研对于学校本身发展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回答,则学校所进行的教育科研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甚至会使科研本身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省正从中部率先崛起,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办好教育?3月22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漆权同志在为教育局长研修班的讲学中也一再强调,作为教育局长,要认真地思考办教育干什么,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作为各县(市、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的局长们,他们的所思所想更能对当地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了促进我省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要不要独立设置,怎样看待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是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争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意见纷歧,观点不一,其中不少是与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的争论有着某种历史的联系的。本文试图围绕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制的几次重大争论,作一历史的考察(这里的历史考察,将集中于这些争论所提出的高师教育的各种内部关系,而未涉及这些争论的政治背景以及高师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坚持教育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 ,即人的本质理论、人的需要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全面正确了解教育对象 ;怎样准确找到产生思想矛盾的根源 ;怎样确定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旨在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诉求的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近年来,中国社会思潮历经了怎样的发展?研究当代社会思潮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在研究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目前中国主要有哪些社会思潮?如何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和变革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心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①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建构主义历经碰撞与交融,得以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倍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受建构主义的影响,我国心理教育也正面临着或经历着一次彻底的革新,人们不仅希望从理论研究角度论述这场变革的意义,而且努力将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迁移到心理教育实践中来,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心理教育进行积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惩罚不当现象,并造成了严重危害。那么,其根源何在?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各种惩罚不当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的教育电视制作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数字化生存的环境中,面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日新月异,教育电视是发展还是消沉?教育电视制作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教育电视怎样在教育传播的潮流中永保一席之地?对于教育电视从业者及关注教育电视的人们,这些无疑是当前不能回避的重要命题。一、数字时代教育电视发展的必要性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媒介中发展最神速的当数网络媒介了,网上教学、网上实验、网上教育资源管理……时时刻刻地向人们展示着网络这一教育新媒介的无穷魅力。就像当年电视媒介出现对传统的教学媒介产生强烈的冲击一样,面对网…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科研兴校”已成为各学校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法宝,大有不谈“科研”,学校就难以发展之势。教育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小学学校科研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学校对于科研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学校又是在怎样的处境下进行科研的?学校究竟需要怎样的一种教育科研?如何真正发挥科研对于学校本身发展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回答,则学校所进行的教育科研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甚至会使科研本身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萘地进行着,笔者在这次伟大的教育变革中亦有不少切身的体会。怎样实现体育功能的转变?怎样切实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实现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注重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功能转变?对这些问题将有不同程度的探讨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候,人类正面临种种政治、经济、文化的挑战,而教育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是我们战胜挑战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教育走向何方?21世纪的教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人们询问着、困惑着,同时,也作出了不少预测和设想。本文试图从未来社会价值论特征着眼,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