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佳  穆志慧  宋秀云 《科教文汇》2010,(17):137-137,145
本文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研究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并以庞德的《华夏集》为个案详细论证了本文的观点——创造性叛逆不是指译者对原文的任意背离,而是文学翻译中译者实现对原文更深层次忠实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顾琳芳 《科教文汇》2011,(10):131-133
本文选取了爱德加.爱伦.坡的"Annabel Lee"的两个中文译本,从诗歌的题目、内容、形式以及诗歌的意境着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翻译坡诗的要素所在。  相似文献   

3.
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题, "形"、"神"兼备的原则可说对诗歌翻译有特殊意义.唐朝杜牧的<清明>诗,诗意悠远,清新明快,传诵千古,当代不少翻译名家都曾翻译此诗.本文将从诗歌翻译的原则出发.对<清明>诗的几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牧童"与"行人"的译法,以祈对更好地翻译此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楠 《科技风》2014,(8):170-170
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具有丰富的启发性问题,译者对源文文化中的语设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在新语境中的原文再现,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同时又与译文的读者有着交际。本文从文化预设的角度对长篇小说《喜福会》译本中译者的不同解读和选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从物质、社会、观念以及语言这个文化方面进行分层,选用程乃珊和于人瑞翻译的两部译作进行定性分析,探讨文化预设对译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四个译本,以翻译的三个标准:语言标准、真值标准、和美学标准为尺度,从是否按照语言的系统的规律解读和构造译文,是否遵循原文所传达的语义,是否带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品鉴。四个译本分别为:白之(cyrilbirch)1972年的译本、康宁汉的译本、胡士光的译本和陈国华的译本。  相似文献   

6.
诗歌翻译批评是文学翻译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方面,长期以来诗歌翻译批评沿袭着诗学的批评模式。而黄国文教师突破了传统思维的限制,摒弃了批评的主观随意性,运用语言学理论对诗歌翻译批评进行了深入研究,开辟了诗歌翻译批评的新视角。基于此点,本文在分析翻译批评现状的基础上,对诗歌翻译批评的语言学模式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修辞学》,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孔子时期。隐喻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中外诗歌中都充满了隐喻的精彩演绎。本论文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西诗歌深层的隐喻思想,并从中西隐喻研究的脉络中梳理说明隐喻从诗学观到哲学观发展的共同走向;还以西方认知隐喻和中国比兴本质辨析为契合点,从一个角度对概念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这一西方体验哲学认知观的普遍性进行跨文化考证。  相似文献   

8.
徐萍 《科教文汇》2010,(2):36-37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修辞学》,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孔子时期。隐喻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中外诗歌中都充满了隐喻的精彩演绎。本论文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西诗歌深层的隐喻思想,并从中西隐喻研究的脉络中梳理说明隐喻从诗学观到哲学观发展的共同走向;还以西方认知隐喻和中国比兴本质辨析为契合点,从一个角度对"概念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这一西方"体验哲学"认知观的普遍性进行跨文化考证。  相似文献   

9.
钟慧连 《科教文汇》2013,(5):99-101
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从视域融合视角出发,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1nPeklng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主体词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和影响,对指导翻译活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晶 《科教文汇》2008,(6):171-172
本文通过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的三个译本从作者背景、社会背景、人物背景和地理背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在翻译中文古诗时,需要充分考虑诗歌所涉及的各种背景。  相似文献   

11.
任俊伟  涂宇明 《科技风》2015,(2):208-209,211
《天净沙·秋思》三个译本好坏众说纷纭,僵持不下。本文求计于接受美学,从接受者角度入手,以译本详细分析为基础探究译者对该曲的理解以及对其译作读者的预设,进而主张翻译因原作理解和预设读者不同而标准多样,不能简单评判好坏。  相似文献   

12.
肖峰 《大众科技》2011,(6):239+232-239,232
歌词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它的特殊性,翻译界对于歌词的翻译谈之甚少。借鉴诗歌翻译的形对等和意对等的理念,通过对圣诞颂歌《平安夜》的英文歌词和三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英文歌词汉译的节奏和用词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董双建  孙金莲 《科教文汇》2010,(23):123-123,130
我国的文化大国建设实际上就是提高我国现代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翻译就要发挥其传播文化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首先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将我国的作品翻译成国外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加译本中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4.
赖晓鹏 《科教文汇》2008,(4):165-165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批评家们对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文章认为,两个译本在言语信息的传达上都可谓经典之作,但是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则有很大区别: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异化原则,而Hawkes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一门高雅古典的语言艺术,叠词是富含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力的语言现象。由于叠词构成的特殊性及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如何有效将汉语诗歌叠词译为英文成为诗歌翻译的难题。但实践表明,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诗歌叠词是可译的。本文将根据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结合汉语诗词实例《声声慢》三种译本,探讨汉语诗词中叠词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以实现诗歌翻译的音美、形美、意美"三美合一"。  相似文献   

16.
刘斐  詹全旺 《科教文汇》2013,(19):131-133
《乡愁》是一首体现了意境美和余光中内心的爱国思乡的诗歌。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原诗和三种译文看作不同的语篇,分别进行及物性分析,旨在及物性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不同译本的得失,并检验了及物性理论在诗歌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译本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也不是在真空中被接受的,任何译本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在进行翻译批评的时候,必须考虑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制约,才能保证翻译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选取了民国著名翻译家周瘦鹃对《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的译本,从其语言风格,翻译策略,语言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晓红 《科教文汇》2011,(25):131-132
瞿秋白既是革命家,又是翻译家;既有非凡的翻译天赋,更有独创的翻译思想。本文从翻译标准、翻译实质和翻译原则等方面论述了其翻译思想的前瞻性以及对后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界就备受争议,就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方面而言,笔者认为异化翻译方法优于归化翻译方法,因为异化翻译方法更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展现给英文读者;而归化翻译方法的使用,虽然更易于被英文读者所接受,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作想要表达的意境。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来看,笔者认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0.
意象派诗歌是指二十世纪初,以英美青年诗人为代表创作的诗歌,这批年轻人活跃于伦敦,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浪漫主义诗风,推崇诗歌创作时运用鲜明的画面感-即意象来抒发情感。而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就是意象派诗歌的推崇者。他的意象派诗歌主张以鲜明的意象和简明的语言来创作,而庞德的《在地铁车站》就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