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库,准确深入地解读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对教材解读中出现的常见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有效解读教材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载体,研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崔峦指出:"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准确深入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于永正说:"这法那法,读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只有老师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薛法根也说:"我们许多老师都习惯于借助教学参考书来解读教材,而很少用自己的眼  相似文献   

3.
教材解读应厘清"深"和"度"两大分野,教材分析阶段或对教师而言,要讲求"深",教材处理阶段或对教学而言,要追求"度"。以写景类文本两个层面的分析为例,透视如何关注文体,聚焦内容与形式的特性,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从把握写景类文本"教什么"的度、"教到什么位置"的度、"怎么教"的度三个层面,阐释如何基于课标和学情的制约筛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遴选教学方法,追求教材处理的适切。唯其明晰两大分野,才可能更准确聚焦一篇课文的主要教育教学价值,更容易明晰课堂教学任务,更恰切地遴选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是否进行深层解读,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全面把握和关注.深究教材的科学体系,能使教师教学把握好教与学的“度”,在准确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正是从教材和学生解读两个方面重点谈谈“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材解读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探索新的方法,实现对教材的透彻理解。教师解读教材时应注意贯彻落实文本解读的"一新两度",即有新意,有温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复杂而又专业的活动所组成,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本解读的几个概念】1.解读这里的"解读"主要是指教育教学中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解读,它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对象是教材,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解读是相互统一的两个过程,即教师先行"解"的过程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碰撞"读"  相似文献   

7.
透彻地阅读教材文本、准确地解读教材本义、深度把握教材内涵是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解读、认知并且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全面归纳教材体系,认识到教材的难度差异,提高教学效率。一、立足生活实际,增强语文教材的趣味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语文素养难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在对教学内容细致分析和对教材意义精准理解的基础上,整体、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理解意图.具体解读过程中可以从知识维度、思想维度、价值维度三个层面对数学教材进行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9.
课堂评价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然而,当前很多教师课堂上不自觉地陷入"模糊性"评价的误区,不仅未能真正发挥课堂评价应有的价值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对课改理念把握简单,教材解读肤浅,教学语言空洞,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产生"模糊性"课堂评价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课改精髓,深入钻研并吃透教材,准确把握评价时机,苦练评价的基本功,努力使评价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依托。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材观渐渐地发生了改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要努力尊重教材,但不做教材的奴隶;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包装教材,要形成“大教材”的意识。然而,这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并不是随意的增删和重组,而是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深度解读教材、宽度拓展教材、薄度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11.
"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教学观和范例教学理论。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引导学生与教材展开"对话"。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育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关系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达成度。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过程,就是教师运用抽象思维对教材解剖、分析、加工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主题内容。虽然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教师要会用教材。教师要会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地删减和补充教材内容;调整、整合教材资源。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实现了所有年级的"全覆盖"后,教材解读成了摆在所有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议题,备课组作为学校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研究单位,理应在组织教师进行教材解读等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以教材解读为主题,依托语文备课组从整个教材体系、单册教材架构、单元结构、典型课例等方面分专题组织研讨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材解读关注的"意识",提高教师教材解读实践的"技术",推进学校教研水平的规范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深入挖掘教材的学习价值,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苛求新异的教法而忽视了其数学本质,在教材解读时走入误区。下面就例举几个常见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张欢欢 《教师》2020,(6):26-27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人文精神、鉴赏水平、逻辑思辨能力等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对语文教师来说,打好知识基础,练好基本功,回归本真语文,尽可能准确、深刻、有层次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是备课之关键,教师务必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针对小学高年级课本以情感人类型的文章,抓住"情眼"解读文本,反复感受,理解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增强教材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科学的解读教材文本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教材文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本文试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为例,探究政治教师如何运用四面镜子科学解读教材文本。一、显微镜:探寻文本细微处显微镜是由一个或几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它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原子时代,人们利用它可以放大微小物体,用肉眼进行观察和研究。教师要善用显微镜探寻教材文本的细微处。进行政治教材文本解读时,我们经常发现文本中正文和  相似文献   

19.
王连文 《山东教育》2013,(10):32-33
正确合理地解读教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读懂读透文本。才能准确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精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钟艳 《广西教育》2013,(13):9-10
解读,即理解与诠释。教材解读,就是要进入文本,跳出文本,回到文本,深入了解教材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这是对教师阅读理解能力、深入探究能力的一种砥砺和考验。只有准确把握不同课型的解读脉络,充分挖掘其"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获得发展和提升。一、多向研读,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