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要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要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张丽影 《成才之路》2013,(14):90-9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龙 《课外阅读》2011,(6):267-268
文学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人类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以充分想象和联想的自由,让语文课堂因想象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创造力离不开想象力,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的想象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教学中凭借形象的插图、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丰富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等方面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温淑平 《学苑教育》2012,(23):36-3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激发想象力;利用“空白”,展开想象力;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力;跳出课内,丰富想象力等途经,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晓白 《考试周刊》2016,(10):49-50,37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本文试通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实践研究,遵循兴趣性、审美性、创造性原则,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几种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充实表象内容、营造情境氛围、充分利用教材和指导写作实践,用实例从实践的层面阐述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策略,论述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想象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已不再仅是让学生习得教材中的知识、取得更多的分数,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联想完成习作。这项活动与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幻想的特点相符,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习作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习作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在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从“立足想象,多层次拓宽想象”“围绕教材,提高习作想象力”“遵循心理,优化教学过程”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想象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作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期是发展人的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学又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作文课堂上充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最活跃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时期。文章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引发联想”“精读课文,放飞想象”“内化迁移,提升想象力”“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等方面,探索激发小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极富睛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3.
张国建 《现代语文》2011,(11):55-5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创造欲望、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一次提出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里的“创新”和“实践”就是强调创造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创造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王西平 《甘肃教育》2011,(13):67-6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给课文或故事接续结尾,激发想象;采用开放型问题训练学生”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初中学生富有想象力。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读写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发展的契机。而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7.
李亮 《考试周刊》2012,(89):27-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赏析出色词句,理解文本内容。想象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培养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以文本为依据,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种方法。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想象每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在导人新课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出色的开头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无限的好奇、爱好,使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接受学习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常见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请翻开课本。”然后让学生跟读,接着是对课文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反而会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便是该理念的要求之一,想象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就重视。小学语文作文课堂肩负着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同时培养、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本文选择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为题,进行探讨。本文在探讨了小学作为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袁静 《考试周刊》2011,(57):50-50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抓住空白,拓展想象力;续写情节,培养想象力;积累素材,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