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播音中出现了“说”新闻这种新颖的播音方式,并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说”新闻这种播音方式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理性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说”新闻这种播音方式更好地为时代、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富于“人民性”的文艺作品变得不再常见了。这种现象直接损害了作为低收入群体的普通民众的文化权益。“大众文化”的兴起,非但没有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文学艺术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现实距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是表达意义的载体,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目标,这种表达能力必须在运用这个工具的过程中,即“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中从互动的概念,理论基础和“互动”英语教学模式设计的原则,种类以及将这种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精神与"大一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中国传统化的核心精神,正是由于这种“和”的精神的无所不在,从而引发出中华民族强烈深沉的“大一统”情结,并为此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种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情结,也昭示着台湾一定再次回归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王立新 《师道》2007,(3):12-12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都会选择把尖子生留校任教,从而把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这种情况被称为高校人才的“近亲繁殖”。目前,这种情况正愈演愈烈。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要比海外高5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归结为对受教育质量与规格规定的“教育目的”只是多种教育目的概念中的一种,它的缺陷是忽视了教育的生活特性,排斥了儿童当前的幸福。这种忽视与排斥是隐性的,接受了这种教育目的概念就接受了它的缺陷。要消除这种隐性缺陷,唯一的办法是重建教育目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语文本身是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本身应该是孩子的乐园,可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满堂灌现象大量存在,孩子们被动地记啊写啊,何来乐园可谈!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谈谈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必要性和如何营造这种氛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学生带着问号走进教室,带着句号走出教室,可谓是“去问题”的教育。本文简要分析这种教育的文化根源及其产生的危害,并呼吁教师和家长转变观念,为改变这种现状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杜甫作诗,最是有法可循,文章就杜诗中对“大”与“小”的运用,从时空观念、题材和情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这种写作技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职业教育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社会需要、社会标准却遮蔽了这种本原性的需要,从而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开发人的职业技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狭隘的功能定位下,职业教育不再是“育人”的教育,而是“制器”的教育。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M,Dallaire)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11.
向蕊 《教育艺术》2005,(2):55-56
在物理学中有这么一个概念:弹性势能。即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卷紧了的发条、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以及支撑运动员的撑杆等,都具有弹性势能。以自然返观人文,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弹性势能”。一方面,在一步步的压力下,人往往能积蓄并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达到平时难以企及的目标;另一方面,人如果放松过度,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户籍制度--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的落后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劳动力要素流动规律促使农民大规模流向城市,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以限制自由流动为基础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卫生保健、子女就学与就业和劳动保护法规等方面)却严重阻碍了这种流动。致使,2003年开始,出现了“民工荒”这种非正常的现象。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体制,允许农村人口自由流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猝无其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借用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如:  相似文献   

14.
无须"检举"     
常听班主任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经验”之谈:要想知道班内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坏事,只要让同学之间相互检举……这种“方法”似乎有一定的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法是犯了个大忌。这是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善良,培养一种不良的品质,揭别人短,搞得同学间不团结,往后何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再者,学生间发生的事情需要靠这种“检举”来发现,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被动与失职。那是不是不用听孩子的话,光凭自己的“经验”就足够了吗?不。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真正用自己的爱心,听听孩子说什么,去感知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讨论安陆方言中的“X得X”结构,分析这种结构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以及产生这种结构的语法背景。  相似文献   

16.
本着重分析了汉语中字母词这一词汇形式,字母词的出现是语言适应社会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需要。中阐述了字母词的定义,分析了字母词的种类,同时对字母词这种新型词汇形式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并且初步探讨了这种词汇形式在汉语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说有篇幅较长、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涵义深刻的特点,这决定了小说教学中“放”与“收”的教学特点,文章通过教学实例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把这种大趋势与具体的教学相结合,产生具体的效果,对当前的教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阐述了这种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战国社会没能像西欧的封建社会那样直接进化到资本主义社会,却走上了一条漫长的“邪路”,是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专制政治存在着严重缺陷。这种缺陷造成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和周期性的社会动荡。这种巨大而致命的破坏性,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在进行着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种说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从理性农民假说和现代产权理论的观点看,这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对于现代农民来说,“收入”才是“命根子”。因此,破解“三农”问题,必须冲破传统土地“命根子”说的束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