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骞 《青年记者》2012,(8):70-71
第一本“男性杂志”即是1933年在美国创刊的《Esquire》,它体现了现代男性主义,或可称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男性主义”.《Esquire》对后来者影响深远,大部分男性杂志依然在追随《Esquire》的步伐.①《Esquire》是如何建构男性形象的?其背后的文化涵义又是怎样的?本文拟从《Esquire》杂志的封面形象来切人,研究《Esquire封面男性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健康之家》 这是一本在北京办的杂志,杂志着力描述青年女性的精彩生活,致力于把健康知识真诚地传递给千家万户,尤其树立女性健康的引路使者的形象,杂志封面上提示该杂志2008年全新改版,但是笔者并没有看出该杂志有符合“改版”条件的变化,但这并不影响《健康之家》值得读者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3.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11):88-88
蕾哈娜 成为《Vogue》10周年封面女郎 时尚杂志《Vogue》庆祝创刊10周年之际,R&B小天后蕾哈娜登上了该杂志封面,成为美国《Vogue》史上最年轻的黑人封面女郎。《Vogue》称,蕾哈娜拥有着黑人女性标志性的丰满火辣身体,选她作为10周年的封面女郎是毫无争议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中国妇女》杂志为研究对象,对1949~2008年样本期刊中的封面人物图片进行定量研究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妇女》杂志60年来建构的封面女性形象由雄性气质向女性气质过渡并最终形成多元气质;2.《中国妇女》杂志60年来封面女性形象从生产偶像向消费偶像转变,即从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转变为消费主义者形象。  相似文献   

5.
曹晋 《新闻大学》2006,2(4):29-34
本文意在透彻解读美国学者卡罗琳?凯奇(Carolyn Kitch)的原创性论著——《杂志封面女郎:美国大众媒介刻板形象的起源》。首先,笔者回顾了美国的传播研究语境,检视本论著如何将大众媒介研究与历史、人文的关怀相结合。其次,再从作者对杂志研究的角度,体察其选题的独到创意和对杂志封面女郎这一大众媒介再现的刻板形象的理解与诠释,来省思刻板形象的象征主义及其意义生成的社会文化情境。  相似文献   

6.
罗兰·巴尔特认为,图像很少以脱离某种解说文字的形式单独呈现,我们所应用的语言或者文字削减了图像的多重可能涵义。《男人装》在“8·3男人节”制作的这一期封面上不再有性感挑逗的封面女郎,不再那么赤裸裸的向男性兜售性概念,而换之以相对保守的、肢体略显僵硬的木偶形象,而这一木偶形象真的可以成为男人节的“偶像木偶”吗?这一期杂志封面的文本到底暗含了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本文从符号角度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7.
迎接新世纪,展现新风采。《图书馆学刊》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征程之后,于新世纪之初突破了原有的单色调普通16开本设计风格,改以彩色封面、大16开本出版发行。2001年是《学刊》新的起点,手捧全年的《学刊》,我们惊喜地看到,《学刊》无论是外观形象还是它的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体现在一个“新”字上。1新的形象对于任何一种期刊,如果仅从由“小”到“大”这一形式上的变化来看,也许还不足为奇,但《学刊》的变化却不仅如此。1.1封面设计典雅封面是期刊的外表形象。封面的构想、形象、色彩、表现…  相似文献   

8.
创办于1923年的《时代》杂志,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三大新闻周刊之一,有世界“史库”之称。它对新中国的报道在1972年前后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之前,一直持反华立场;尼克松访华后,其报道才趋于客观。该杂志辟有“封面人物(或专题)特写”,每期都有一篇重磅文章。从1951年到1975年,周恩来6次登上《时代》封面。  相似文献   

9.
叶新 《传媒》2008,(10):59
《AARP杂志》原来称《现代老年》,也可译为《现代成熟》,意思是进入50岁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成熟,而不是日渐衰老。它是一个协会杂志,隶属于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AARP杂志》自称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杂志”。  相似文献   

10.
陈卓宇  唐轶 《青年记者》2006,(15):38-39
2006年2月16日,中国第一本关于夜生活的《夜北京》杂志出版了它的创刊号。创刊号的封面以黑色调为主,图案是北京的京剧脸谱,主打标题是“北京夜生存演义”,随刊赠送的还有一份娱乐地图,至此,一份以夜生活为主体内容的杂志展开了它的征途。《夜北京》是由重庆电脑报与北京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信息、视觉感强烈的图片和朴素大方的封面,很能抓人的眼球,这就是3本观光旅游系列杂志《Meets Regional京都本》(以下简称《京都本》)、《Meets Regional大阪本》(以下简称《大阪本》)、《Meets Regional神户本》(以下简称《神户本》)给人的第一印象。这3本杂志(以下简称《Meets》杂志)属于京阪神地区的信息杂志,其出版发行者是大阪的京阪神厄尔杂志社。  相似文献   

12.
想了一下,对我来说,还真没有哪一本杂志能象《美育》这样,从创刊号到现在,一期不少。因为喜欢它,自然给予它的关注也就格外地多一些。我发现,《美育》这两年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姑且不谈它的文字内容,就从封面和插图来说吧,如果同它第一期封面的那幅黑白木刻相比,那现在简直有了“质的飞跃”。原来把它和《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上海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我爱读书我爱生活”2006上海书展圆满落下帷幕。书展上,由柯尼卡美能达举办的。请你上封面”活动,邀请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旗下的《上海画报》及《人与自然》杂志的专业摄影师.为参观者当场拍摄照片.并由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专业制作人员将照片与《秀with》、《HOW》、《今日风采》等知名时尚杂志期刊封面文字相结合,最终通过柯尼卡美能达的专业级彩色数码印刷设备bizhub PRO C500.将体验者的照片制作成杂志封面,并赠送给体验者珍藏。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07,(3):55-55
2006年年底.杂志界大鳄EMAP黯然宣告关闭知名男性杂志《男人帮》(FHM)的美国版,与此同时,另一.家集团IPCMedia则放言将与《玛丽·嘉儿》联手以1800万英镑重金打造全新的女性生活周刊(Prbject Honey)。也就是在这时,一本名为“最后的杂志”的书上市,作David Renard在书中预言“未来25年内,纸质杂志工业将萎缩到1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封面是一本期刊最重要的一页。党刊也是刊,其封面能够形象地体现党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和风格特色。本文结合甘肃《党的建设》杂志的封面设计,论述了期刊封面设计要素、特点,进而说明封面设计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一本杂志的品位。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09,(21):40-40
ELLE《她》(中文版为《世界时装之苑》)和Marie Claire《玛丽·克莱尔》(中文版为《嘉人》)是法国两份家喻户晓的女性杂志,也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女性杂志。2009年夏季,喜欢《她》和《玛丽·克莱尔》杂志的读者发现,这两份杂志出版了两种大小不同的版本。两种版本内容虽然完全相同,但小开本杂志格外引人注目,如同一本口袋书,易于携带.  相似文献   

17.
我先是看到今年3月号上海《档案春秋》杂志封面和该刊打头文章的题目《毛泽东原始“学籍档案”发现始末》,真感到兴奋;然而读了之后。却有点失望。随即又读到北京《中国档案》4月号上的同样内容的《毛泽东“学籍档案”发现经过》(文中也明确说是“原始学籍档案”),从而觉得自己不得不发表一点看法了。  相似文献   

18.
《传媒观察》2013,(1):64-64
创刊80年的美国《新闻周刊》,于2012年年底发布了最后一本纸质杂志,封面采用前《新闻周刊》在纽约大厦的黑白老照片,并用醒目大字告诉读者,这是其“最后一期纸质发行”。  相似文献   

19.
苗圃 《出版参考》2007,(6X):19-19
近几个月来,走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街头,你会在报刊亭上发现一些刊名“各具特色”封面“色彩斑斓”的杂志,一拨接一拨,一批再跟一批地涌来。如《爱情秀》——让爱从这里开始;《新家庭·新婚派》——人生.陕乐进行时;《群文天地·燃情部落》——爱到要燃烧时,无人能够抵挡;《爱心情调》等几十种类似的刊物,就这些杂志而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现代出版》2011,(1):F0002-F0002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1928年开始正式使用笔名“韬奋”,取意“韬光养晦”和“奋斗不懈”。1926年,他接手《生活》杂志。两年间使杂志印数由2,800册上升到15.5万册,成为当时销量最大的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