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一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绝地天通”作为一个标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日后文化专制制度的基础。原始宗教包括了除生产知识以外几乎全部的原始文化成果,因此,从黄帝到颛顼的“绝地天通”,表面上是对宗教的垄断,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垄断。  相似文献   

2.
礼乐教化是我国古代民族传统的美育思想和艺术素质教育在个的内在修养及外在表现,即根干与枝叶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追溯,认为美育代宗教是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从原始宗教,人为宗教,哲学、科学发展,教育的发展中论证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美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商周三代,礼乐教化的主要目的都是培养与血缘宗法等级奴隶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夏商时期原始的混为一体的“先王乐教”在西周时期已初步分化为“礼教”、“乐教”、“诗教”三种形态:“礼教”指与宗法等级政治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化、艺术化的教育;“乐教”即《周礼》所说的“乐舞”之教,主要是指音乐与舞蹈教育;“诗教”指《周礼》的“乐语”之教,“六诗”之教。可以说,西周礼乐教化观念已达到充分自觉的程度,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对贵族子弟和国民进行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美育事业的真正首倡者和奠基人。本文试图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他的美育思想的起源、形成及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孔子诗教美育思想具体表现在孔子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上。孔子诗教美 育思想的教材观表现在他以不偏不倚的心态选择诗作上;教学观表现在他把诗教同音乐结合起来和主体必须站在仁德的角度来审视诗歌的美感上;学习观则把学诗必须和人际交往的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的现实主义思想上。孔子的诗教美育思想博大精深,光辉永存。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神话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它对于我们当代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诸神和英雄们有着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他们既强调对人的自然本性与原始欲望的张扬,也重视理性智慧合乎生命健康原则的规约,同时,还注重两者的和谐协调及对自由的追求,而这些正是我们当代审美教育的思想内涵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相似文献   

10.
西周园林反映了我国先秦美学思想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即从崇拜神到肯定人的主体性,这种转变深深地影响了此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一方面中国人极其重视个人的德行修养,另一方面又将这种自我修养与入世精神相结合,既富有深情,又执着,但又不至于走向自我否定的极端境地;既有一种“天下”情怀,以天下事为己事,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不曾远离底层。这些都是先秦美育思想在这一时期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青铜礼器是以祭祀祖先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化的代表。它以狰狞的美叙述了奴隶制度下的人类社会如火烈烈的历史。青铜礼器以其独具风格的崇高美的魅力成为人类化绝无仅有的遗产。  相似文献   

12.
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文化同巫文化的关系是自然历史的传承关系 ,是人们在神鬼观念支配下的一种生存方式、行为方式、活动方式 ,是这种活动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傩文化直接继承并弘扬了巫文化中崇信鬼神、通过巫师等职业工作者沟通神人关系 ,祭祀和乞求神灵 ,驱鬼逐疫等本质内涵 ,继承了巫文化的多神崇拜观念以及神秘性、古朴性、粗犷性、原生性等基本特征。傩文化又高于巫文化。它是人们在傩神观念支配下的活动方式 ,是以敬奉傩神为主的多神论信念的观念体系和操作系统 ,是人们在农耕生息过程中祀奉傩神的综合性活动。  相似文献   

13.
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及校风等校园文化内容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加强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审美文化和谐的根本精神,贯穿于中华审美文化各因素、各层次、各维度的种种具体关系之中,形成中华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儒、释、道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理想,是构成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内容;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伦理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即美与善的结合,是中华审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夏泽安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7-118,125
关注美育的风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尤其是迈入新千年之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由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兴起及泛化倾向,对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美育要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拓展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力求在文化的意义上,来论述审美教育的定位应在培养新型的文化品格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探究合唱的艺术目的与审美特征,深入阐述了合唱与美育的关系,并论述了近年来合唱艺术的大众化趋向。在研究理论方法的同时,提出合唱序进的过程体会,并将研究合唱训练的技巧落到提高人们艺术修养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大众审美文化对人类生活和文化建设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即最广泛的平民性和大众参与性消除了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意识形态模式,凸显了感性特征,在游戏的快乐和消遣中使生活日益审美化。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最主要的在于过度追求感性快乐与享乐主义,淡化和丢失了理性,造成价值观念的误导,当前大学美育的新课题应是加强感性教育,培养提高青年学生高尚的趣味格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教育目的的一个重大变化,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因此语文美育首先不但要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等近期的现实的教育目标,而且一定要有终极目的:形成审美人格,体验生命愉悦,追求美丽人生。其次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语文美育理念:让生命焕发出活力,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体验生命美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文化审美内涵。文章着重研讨了当代大学生军事文化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实施途径,通过体验、赏析、感受各个层面的军事文化审美价值,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寻找结构的优化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