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收藏与著录、辑佚、影印、研究等四个方面阐述傅先生与《永乐大典》的关系,从而揭示先生为保存、保护与研究《永乐大典》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编纂起因、编制体例、纂修人、资源开发(含辑佚)与散佚等5个方面,对1979—2012年间《永乐大典》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初步总结,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四库》馆签《永乐大典》佚书单的格式及其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证负责签书的三十位纂修官的姓名,签条中佚书佚文的著录方式,签条的发写时间,以便于我们今后利用这些签条以研究《四库》馆辑佚问题。  相似文献   

4.
《永乐大典》中保存有大量古佚方志资料,早在清前期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但清代未见利用《永乐大典》辑本方志刊刻行世,方志辑佚成果大多融入各地后修方志中,以致现代学者对清人在这方面的辑佚成就评价不高。从方志中可以看到一些清人从《永乐大典》中勾稽古佚方志的事例,如李绂辑宋代临川地方志、周永年辑明初东昌志、孙星衍辑松江府史料、袁锡光辑宋《嘉定袁州志》、李天秀校勘《华阴县志》等,可补充对《永乐大典》辑佚史、流传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尤袤集考略     
本文通过考察宋人尤袤的作品集在宋代的刻印、元代的刊行、明代的流传、清代的辑佚以及近世的整理情况,重新审视对于其诗词声名变迁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的传播,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界定的含糊其辞。  相似文献   

6.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之新史料,以时间为序,甄录有关《永乐大典》副本下落的史料,并予以简略的分析,尝试对《大典》副本的流散史作更为详细而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9.
德国汉堡大学曾经收藏的两册《永乐大典》,是在1912-1914年间由商衍鎏与福兰阁从中国购入的.1937年7月前,袁同礼与颜复礼达成图书交换协议,汉堡大学拟将它们送归国立北平图书馆.但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它们大约在1950-1957年之间才被寄到身在美国的袁同礼手中,与那批移藏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汇聚在一起.1965年,它们随那批善本书一起被运回了台湾,归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代管,寄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书库,直至现在.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古籍文献整理工程——汉代的古籍整理、明代《永乐大典》的编修、清代《四库全书》的修纂盛况进行概述,对其历史价值和贡献作以简单评价,以期为当代的古籍文献保护、整理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永乐大典目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大型类书,所收典籍多为宋元旧本。然大部分现在已经散逸。《连筠移丛书》中刊刻的《永乐大典目录》,提供了了解《大典》全貌的钥匙,我们得以窥见各卷的大致内容。但其刊刻经过学人皆语焉不详。文章查阅大量材料,发现了刊刻者杨尚文之墓志,以及抄录者张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虹口印象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10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在初选通过的50件组档案文献中,专家评定出35件组档案文献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类书<永乐大典>成功入围.  相似文献   

14.
陈福季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77-77,12
针对任继愈先生说北京大学图书馆在1935年前就藏有《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的问题,引用历史文献记载,从事实上给予驳正,避免误导读者;同时指出,专业性极强的图书馆馆长职务应由业内专家担任,才能不犯此类贻笑大方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图书馆现藏《永乐大典》中,有52册为满铁大连图书馆之旧藏。本文根据《书香》《书志学》等日文报刊,结合当事人回忆录、日记等史料,考证1945年前大连图书馆分五批购入55册《永乐大典》的始末。该馆1925年12月前先从北京书肆购入2册,1934年12月至1937年4月间入藏丁氏百一斋旧藏4册,1936年10月至1937年4月间入藏嘉业堂旧藏42册,1943年2月入藏2册,1944年3月最后入藏5册。除第二批外,其余四批均与松崎鹤雄有关。抗日战争爆发前,刘承幹的清遗民立场与伪满洲国及日本方面的联系,是嘉业堂本转让大连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袁同礼、翟理斯(Lionel Giles)、大卫·赫利韦尔(David Helliwell)的著作提到梁启超曾从英国购回过五册或七册《永乐大典》,这些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应该是叶恭绰而不是梁启超于1919年夏天从英国伦敦购回了五册《永乐大典》.除这五册外,叶恭绰还曾收藏有另两册《大典》.这七册《大典》,其中三册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册现藏台北“国家图书馆”(原台北“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永乐大典》卷5770"沙、长沙府十九、诗文"有4800字出处不明的引文,研究者根据《舆地纪胜》与《永乐大典》这两部书的独特编纂体例,判定其即《舆地纪胜》今本所缺失的卷54"潭州"中有关长沙的诗与"四六"。这有助于《永乐大典》编纂的研究与《舆地纪胜》的辑佚,同时也纠正了《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的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祖望与《永乐大典》辑佚,学人已有许多讨论。但全祖望开始辑佚的时间并不是雍正八年,也不是乾隆元年,而是雍正十三年。其辑佚书可考者并非仅十四种,而是五十八种。辑佚书也没有全部遗失,今日尚有原辑本存世。  相似文献   

19.
四库馆<永乐大典>所缺卷次,有两种目录详细记载.目录证明四库馆时<永乐大典>缺二千四百零四卷的记载有误,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的记载更加可靠,亦为考量<四库全书>中"水乐大典本"价值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20.
蒲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42-79
介绍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马蓉等学者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部《泰和志》,将其归属于安徽省方志,共辑出两条佚文。经过对两条佚文的分析和研究,这部《泰和志》实际包括两部《泰和志》,一部是今安徽省太和县的县志,一部是今江西省泰和县的县志。《永乐大典》本《泰和志》补充说明安徽省历史上太和县志的编修情况,体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