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元,浙江日报国际国内新闻部主任编辑。在长夜班编辑岗位上度过了近30个春秋。他敬业奉献,任劳任怨;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被评为浙江日报社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授予  相似文献   

2.
7月28日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的大喜日子。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郑梦熊也专程前来参加成立大会。本报几个年轻编辑记者一商量:“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庆典刚结束,他们便来到了郑老下榻的酒店。 当坐在这位年届七旬、有43年从业经验的“老新闻”面前,几个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年轻人,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了解到郑老曾任浙江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有着丰富的夜班工作经验,几个夜班编辑首先“套起了近乎”:“郑老,讲讲您是怎么值夜班的吧!” “夜班工作可是个锻炼人的岗位,必须熟悉方方面面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日报 “累死了,又要加班加点!”在使用方正翔宇数字报刊系统以前,浙报资料室七八人经常向领导抱怨,领导也颇为头疼,资料室的人员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经常不得不加班加点,为了赶制网络新闻,甚至常常是加大夜班。而现在呢,使用方正翔宇数字报刊系统后,资料室的人员工作非常轻松,不用加班加点,高高兴兴下班去了。  相似文献   

4.
我在浙江日报的夜编系统工作十多个年头,度过了数千个漫长的夜晚,经历了各种难忘的时刻,对于从事夜班编辑工作的同志怀有特殊的感情."夜班编辑辛苦了!"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5.
于冠西同志是1951年春从山东大众报调任浙江日报总编辑的,至1966年“文革”被夺权时止,历时15年,是浙江日报历届总编辑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的丰富的办报实践和经验,受到报界的普遍关注。我现在仅从夜编工作的角度,追忆他当年在办报活动中的几件事情。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2005,(6):F002-F002
王田良王田良,男,现为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集团副总编辑、深圳商报总编辑、深圳商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级编辑。王田良同志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从1983年起先后任浙江日报夜班编辑部主任、浙江日报编委、钱江晚报总编辑、兼任浙江日报总编辑办公室主任:1992年10月起调深圳商报社工作,任深圳商报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2002年9月起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集团副总编辑兼深圳晚报总编辑;2004年底任深圳商报总编辑。王田良同志曾获过全国、省、市类新闻奖一等奖、特等奖100多项,获过广东省最高编辑奖“金梭奖”,被评为深圳市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4月兼任《新闻知识》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周咏南,浙江日报记者。曾获全国“十杰”青年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他踏踏实实“跑”新闻,一心一意写报道,连续3年他的发稿数和甲级稿数均名列浙江日报之首,被同行称为写稿“状元”。  相似文献   

8.
江绍高同志现任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高级编辑。从1990年至今,他的主要岗位一直在夜班,1995年主持总编室工作后,每年夜班时间也都在半年以上。人民日报总编室头绪比较多。他认为总编室工作有一个“龙头”和“龙身”、“龙尾”的关系,抓住了“龙头”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调动了“龙身”、“龙尾”,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他的体会是:抓住“龙头”滞动其他,工作到位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敬业进取。值夜班,“守土”尽责.守报纸出版之“土”,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之责。他认为这是最大的责任,也是总编室工作的“龙头”。他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9.
夜班编辑是日报报纸流程中很重要很特殊的一个环节,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打破了常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工作规律,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记》杂志曾在6年前对夜班编辑做过一个“情况调查”,北京日报总编室的一位上了10年夜班的编辑这样说:“长年夜班让我总有一些与世隔绝之感:人们的许多活动都在晚饭后,像辅导孩子学习,亲友间的交往等。而我们吃过晚饭都准备去上班了。  相似文献   

10.
叶程鹏 《新闻记者》2003,(10):25-25
读浙江日报摄影部邵全海《“绳桥”上的震撼——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上学>》一文(原载浙江《新闻实践》2003年第6期)后,我不但失去了往日读此《上学》作品时也曾感受过的心灵上的震撼,反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寒意!为什么?请看作者在文中写道: “据《上学》的作者——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讲,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绳桥’时就惊呆了,那感觉只有  相似文献   

11.
时针拨回到1997年1月2日上午11时,浙江日报读评小组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此时,进来一位年轻好学的编辑,他手持我刚刚阅检完毕、准备明天见报的大样,指着一处改动的地方,轻声问道:“为什么要把‘期间’改为‘其间’?‘期间’,(在报刊上)用得很普遍嘛!”  相似文献   

12.
见张旧式木桌,铺上几块绒布,搭成一个硕长的办公桌,值班的社、室领导和版面编辑围坐一圈,构成了一个无等级差别的氛围。这就是军报夜班工作的情景。在外人看来,夜班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新华社的稿件和各编辑室编发的稿件按编前会安排的顺序搬上版面,不出差错就行了。其实不然,夜班的功能远不只这些。依笔者在夜班工作的实践体会:夜班在某种程度上比白班更需要创造,即对原稿的再创造。夜班时间有限,需要“快刀斩乱麻”,迅速把国际国内和军内发生的各类新闻,各得其所地在版面上处理出来。这就需要夜班版面工作人员具有多种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长期上夜班您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时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何春龙是中国青年报总编室主任,从1978年中青报复刊起到如今,他在总编室做夜班编辑已经长达17年。由于他是中青报地道的“夜班元老”以及这许多年来为报纸版面做出的不凡贡献,因而被报社同仁戏称为“第一版面”,前不久荣获首届新闻“百佳”称号。 何春龙做了17年夜班编辑,难能可贵的是他安心,更难得的是他把编辑好版面当作人生事业追求不懈,总是有一种想在有限的版面上施展自己的创造欲望。他心无旁骛,乐此不疲,年已不惑,立定此业不惑。  相似文献   

15.
“寻章摘句老雕虫”,是唐朝诗人李贺对那些皓首穷经,死抠书本的老书生的讽刺。新华日报有人借用这个说法,把从事报纸编辑工作30多年的左克同志称为“老雕虫”。开始,左克对此不无反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喜欢上了夜班编辑工作,对别人称他“老雕虫”也不再反感,甚至心里有一种自豪感。他从25  相似文献   

16.
四十年常伴月中天──记大众日报高级编辑王文堂董安华大众日报社有一位在夜班岗位连续工作了40年的高级编辑,他就是编委、时事部主任王文堂。40春秋,王文堂一直伏案在夜班的灯光下,现在虽已年近花甲,但他潇洒不减当年。请看:他工作之余,创作发表散文、诗歌近百...  相似文献   

17.
一张报纸,最重要的是要闻版。它是报纸的脸面,是引导舆论的首要手段,是后面各版的统帅。因此,各报的要闻版都放在了夜班做,以求以最快的速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达到夺得市场,赢得读的目的。那么,如何做好夜班工作,也就是如何做好要闻版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月的夜班已经结束。总的来说,8月份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很好,突出宣传了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旋律唱得响、唱得好。这方面的工作还将按照中宣部的部署、编委会的安排继续深入下去。在夜班工作中,从编辑业务的角度考虑,感到我们为了进一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报纸宣传中的“两手”问题。一、文字报道与图片报道的“两手”现在是图片报道这一手明显较弱,夜班同志常痛感没有好照片。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本报摄影记者多提供好照片。现在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人数不算少,但是发稿…  相似文献   

19.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您对长期上夜班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对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7、长期的夜班工作对您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您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  相似文献   

20.
19年的夜班岁月,把他的鬓发抚得霜白;30多年的新闻生涯,在他的额头上犁出了深深的沟回;而时光馈赠他的,是他采写的一篇篇新闻作品被收进了一摞摞的专集;是他编发的稿件、主办的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奖以及其他诸多奖项。他用在新闻领域取得的一个个成果,铺就了一条坦途,使自己顺利跨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