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一直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发展是好事,它反映了新闻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但是,事物有其两面性,发展过快,条件又不具备,就会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一、新闻学类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首先,让我们简短地回顾一下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的新闻教育事业,早在建国之前的战争期间就开始了,曾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新闻干部。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新闻学校——北京新闻学校,改变了建国以前我党新闻教育多采取短期训练班的形式,开始了系统的新闻教育。1953年,调整后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设置新闻专业;1954年,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开办新闻班;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增设新闻系。新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迈出了稳健的步伐。 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合并,师生达800余人,成为当时该校最大的系。195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广播电视高等院校——北京广播学院,结束了新闻教育专业单一的状况。在这期间,杭州大学、江西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西安政法大学等许多大学先后创办了新闻系和新闻专业。中国记协和各省、市记协也先后创办了新闻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从1983年5月中宣部与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和1984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正式成立以来逐步开始的.二十多年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闻媒体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的大量需求,带动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大踏步前进.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新闻战线》今年第4期《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一文,提到洪一龙同志介绍的两家早期创办的新闻院、校以后,有“可以说是新中国党的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这一句结论性意见,这是不妥当  相似文献   

5.
曹鹏 《新闻记者》2007,(11):61-63
新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可以说,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教育的关系,远比一般的行业与其专业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格局是相当精选的,全国重点院系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是中国社会政治局势动荡,政权频繁交替并立的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促成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产生。在民初的新闻教育中,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所发挥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在新闻教育实践中提出的新闻教育思想,促进了当时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以后的新闻教育也有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民初新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如今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许楚 《新闻世界》2010,(11):226-227
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是从西学东渐开始的,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虽然现今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繁荣气象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设置来研究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希望从中可以为现今的新闻教育提供借鉴,对中国新闻教育未来发展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对于我国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而言,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不论是承载信息的载体,还是整合信息方式或是采集信息的方法,较之以前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变换。老旧的新闻摄影思想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和新闻行业发展的脚步,迫使我国的新闻摄影教育进行转型和更新,从而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为全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摄影教育发展添砖加瓦。本文着重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冲击,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新闻教育改良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例研究,提出新闻教育事业的转型过程要融合到现代媒体的多元优势之中,并且借鉴国外优秀的新闻教育改良事业发展,结合我国实际环境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将教育新闻采写与人文精神传播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既有利于教育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完善,有利于教育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教育新闻与人文精神的涵义及关系 (一)教育新闻的涵义 教育新闻就是反映教育领域的教学活动、教研成果、教育人物和教育改革等的一种新闻报道,是各类新闻中的一种.教育新闻内容包括学校教育新闻、社会教育新闻与家庭教育新闻.社会上各种与教育有关联的人和事,都是教育新闻采访报道的范围与对象.同时,教育新闻有着指向性、专业性、多样性等多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近 《当代传播》2005,(1):72-73
20世纪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很快,而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新闻传播事业更是突飞猛进。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新闻教育同样迅速发展。截至2001年,我国开设新闻学类院校、系、专业的高校,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两三所增加到100多所,专业点超过300个。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不过,在新闻教育当中,学生普遍对新闻史(包括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中外广电史)比较漠视,认为学新闻史对将来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回顾与现状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起始于20世纪初叶.新中国成立前的30年中,全国共开办过59个新闻教育机构,①但规模不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不超过400人,设备也很不完善,30年间累计培养出的毕业生还不到三千人.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闻传播教育继续发展.此后还出现过1952-1955年、1958-1960年两次高潮."文革"10年,新闻传播教育几陷于停顿.1976年"文革"结束,教育事业、新闻传播事业恢复了正常秩序.这前后,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传播学渐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地位显著提高,新闻学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新闻学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新闻媒体需要等.但是,新闻教育事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媒与新闻教育四川联大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邱沛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闻传播事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闻教育也面临着尖锐的挑战。为了让新闻传媒和新闻教育携手并肩、更好地跨入新世纪,正确认识和研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真制定和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措施与...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教育的四大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地位显著提高,新闻学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新闻学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新闻媒体需要等.但是,新闻教育事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推动了新闻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目前存在些什么问题?最近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正在南京参加新闻理论教育讨论会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洪一龙。洪老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后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目前,他除担任中宣部新闻局调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外,还兼任中国记协职  相似文献   

16.
铁翠香 《新闻传播》2006,(11):40-41
新型媒体的出现、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新闻传播事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媒体对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的呼唤等等,都对当今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期稿约     
第11期《前沿关注》栏目设定的主题是:"新闻教育如何改革创新"。近年来,新闻教育事业高速发展,新闻传播学已成为各地各类高校竞相开设的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新闻传播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是民生的重点,还是新闻受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全媒体时代,为了做好教育新闻报道工作,教育媒体持续关注教育行业发展动态,精准发力、做好“价值引领”,抓住关键元素、做优核心内容,加强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培养,这不仅提高了教育新闻的可读性,还增强了教育媒体的责任感。本文首先介绍了全媒体时代教育新闻的特征,探讨了当下教育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新闻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据《新闻出版报》:旨在弘扬韬奋精神,支持新闻教育事业,促进新闻人才新苗成长的“《改革月报》韬奋新苗奖”4月8日在京设立。该项奖励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主办,领奖对象为全国高等学校新闻院、系(专业)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长荣 《新闻知识》2005,(11):21-22
我国新闻教育若从源头考究,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率先成立报学系,标志我国高等学校正规新闻教育的开端,已有近80余年的历程。1976年,“化大革命”结束,新闻传媒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我国新闻教育迅猛发展,新闻院、系雨后春笋,新闻专业设置门类齐全,学生人数节节攀升,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多层次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迅猛发展,新闻人才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