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非 《学语文》2004,(5):48-48,47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高中试验本第一册)最后一段有“果行,国人皆劝”一句,课本注云:“[果行]果决地这样做。指伐吴。”将“果”理解为果决,实属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2.
人教统编版《勾践灭吴(节选)》对“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中“国子姓”的注释是:国君的同姓。这样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是我勾践的父辈兄弟和与我同姓的人中,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使吴国退兵的,我就与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相似文献   

3.
陆精康 《语文知识》2003,(11):42-43
《教师教学用书》《勾践灭吴》译文有值得推敲之处,兹依序胪列,略作辨析。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译文: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兄弟“父辈兄弟”“同姓兄弟”概念含混交叉。“子姓”指“子孙一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选自先秦文学的课文里,经常出现一些对于大多数学生,甚至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也很陌生的概念。如果不加以重视,确切解释其内涵,将使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产生某些误差。如《勾践灭吴》一文中有“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课本将“昆弟”“国子姓”分别注释为“兄弟”“国君的共姓”。《教师教学用书》将这句话翻译为“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这就与“国子姓”的注释有了偏差。再如“: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是“: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  相似文献   

5.
教材《勾践灭吴》一文有这样两句话:“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人教版教参对两个“遂”字分别解释为:“副词,终于”;“连词,于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遂”是多义词:①作连词时为“于是、就”,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如《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宋史·种世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2000年3月第2版)中,《勾践灭吴》一文的第四段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第五段里“乃致其众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于是招来大家宣誓”。两个“誓”字,一个解释为“发誓”,一个解释为“宣誓”。笔者认为,这两处解释是错误的。《勾践灭吴》中的“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一句,上文是越王勾践听从大夫文种的计策,向吴国求和;下文勾践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  相似文献   

7.
刘安 《语文学习》2010,(5):33-3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勾践灭吴(节选)》中对“国子姓”的注释为:闺君的同姓。但联系文段内容来看,却觉得难以理解。首先,勾践被围会稽山,下令“凡我父兄昆弟及圈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困之政”。如果课文注释成立,那么勾践派遣文种(既不是勾践父兄昆弟也不与勾践同姓)出使吴圈求和,并最后“举国政属大夫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岂不是与勾践自己的号令相违背?其次文言文讲究词约意丰,在“父兄昆弟(肯定是国君同姓)”后面加上“国子姓(国君的同姓)”岂不是重复啰唆。  相似文献   

8.
新选入高一新教材的《勾践灭吴》一文,有几处按照课本注释来理解也能讲通,而参照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称“朱选本”)注解来翻译似乎更顺畅一些。下面试作比较分析,算是提供另一种思路,供参考。1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国子姓,课本注:“国君的同姓。”“朱选本”注:“子姓,犹子民,即百姓。”合起来可理解作国家的百姓。两相比较,前者嫌狭窄,后者范围广些,且更符合勾践的意图。这是因为:(1)勾践兵败退守会稽,正是急需用人之际,不论他是否国君的同姓,只要能退兵保国复兴就行,应该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文种虽非国君的同姓…  相似文献   

9.
马彩红 《现代语文》2008,(3):109-110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课本”)和配套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勾践灭吴》一课,有些词句比较费解,某些注释和翻译上也存在着不严谨的地方,加之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以下简称“教辅”)解释不尽相同,给学生阅读理解造成很大困扰。现按原文顺序一一罗列出来,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勾践灭吴》一文讲越王对“四方之来者”(即来越国的各国士人)“必庙礼之”(即一定在庙堂接待他们,以示尊重)。作为一方诸侯的勾践为什么一定要把接待地点安排在庙堂呢?原来,这与当时的政治制度、风俗礼仪以及勾践的处境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只剩下五千人。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一课的注释将“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的“中原”讲作“这里指原野”。而《辞源》《辞海》也有把类似情况的“中原”解释为“原野”的。这种解释值得商榷:一是未释构成成分;二是未释语法结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原”讲作“原野”,而“中”是方位名词。方位名词“中”放在名词之前,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故“中原”应该讲作“原中”,即“原野中”。  相似文献   

13.
高语第一册《勾践灭吴》的注释。有几处值得商榷。现不揣浅陋。斗胆妄说。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语第一册《勾践灭吴》一,课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有几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北京版高中《语文》和旧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对《勾践灭吴》一文中关于“夫妇”的注释一样模糊,可待商榷。现提出来加以讨论。 勾践退守会稽之后,传说只剩三千越甲。想休养生息,鼓励生育,恢复国力。因此教材第三段说:“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相似文献   

16.
一、潮汕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以前,凡居住在长江以南的民族,包括楚、吴、越等诸侯国的人民,一概被称为“南蛮”。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灭吴,声威大震,于是南蛮人开始被统称为“越人”。勾践死后百余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越以此散”。越人大量流  相似文献   

17.
传世名篇《勾践灭吴》中有关生育奖励的措施影响深远,但生男生女分别奖励犬豚的做法却广受争议,颇多分歧。从语言、历史、文化多角度辨析“犬”“豚”之异,明确先秦时期犬、豚同为重要肉食来源,但越人纵狗行猎,在越国,犬的地位高于豚;犬阳豚阴的动物阴阳观念乃汉人习气,并不适用于当时的越国;勾践分别奖励是出于犬、豚的不同文化蕴含,体现的是男尊女卑思想下男女分工的不同。勾践各尽其用的性别观对当今社会亦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卧薪尝胆     
十一 《红领巾》2010,(3):48-49
公元前494年,越国与吴国作战,越国大败。 大臣文种对越王勾践说:“我们还是求和吧。吴王夫差宠幸的大臣伯嚭,是个贪婪的人,我们可以收买他,让他说服昊王。”于是,  相似文献   

19.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虽有删减,但仍是高一语文教材中一篇时间跨度长、牵扯人物多、故事情节复杂的文章。课文注释中有一些历史背景没有交代清楚,同学们在学习时产生一些理解偏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下列知识扩展给学生,以帮助他们理解这篇难懂的先秦历史散文。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有《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上,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