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东阳 《高教探索》2007,(5):136-136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真正的健康,不光是身体上的健康,而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作为负担多重压力、尚未成熟的高校贫困生群体来说,为了取得与同龄人相当的成绩,他们可能背负着更大的精神痛苦。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事关高校的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研究、探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和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万至400万人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08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大约为630万;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  相似文献   

3.
《学苑教育》2019,(12):4-5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教育厅获悉,今年该省将继续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和资助帮扶工作,督促各高校设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并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一次性足额发放。福建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梳理、摸排贫困毕业生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贫困毕业生帮扶工作信息台账”,精确掌握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创业意向需求及受助帮扶进展情况;指定专人做好贫困毕业生认定工作,实行动态监测、精准识别、常态核查、精细管理,确保各项信息数据真实、完整、一致且实时更新,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卡”“一生一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校贫困生就业为研究对象,从就业现状、影响因素等层面对贫困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微观分析,并从政府扶植、高校培育、强化社会资本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利于促进高校贫困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在于就业取向两极分化严重,综合素质低,谋求平等就业地位难,精英情结引发就业障碍等。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如调整就业政策、完善用人机制、开设“贫困生就业绿色通道”、加强对贫困生的素质培养、做好贫困生就业心理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排斥理论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并且这种排挤通过社会的"再造"而累积与传递。从"游戏规则"层面和贫困生层面,社会排斥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遇到瓶颈的深层次原因。政府应从法律、法规层面制定防止就业排斥的相关制度,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氛围与就业环境,建立公正的就业体系。高校贫困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竞争力的求职者。  相似文献   

7.
陈清森 《文教资料》2010,(7):220-221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就业难对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忧郁、冷漠、敌对、自暴自弃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贫困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等,努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针对贫困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职业生涯概念模糊、心理压力过大、自我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就业心理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加大实践能力培养,帮助贫困生就业,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高校应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生的全方位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别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问题和促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比较全面展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1.
王鹏飞 《考试周刊》2012,(33):165-166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和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而高校贫困生作为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因素,对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相应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寒冬",而处于就业弱势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显得更加严峻,这一问题也进入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领域。文章从社会工作视角,在"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理念的指导下,从贫穷归因出发,根据"人在环境中"以系统观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因提出宏观对策,并在优势视角指导下从微观上发掘高校贫困生特有的优势和抗逆力。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应该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到高校、发放助学贷款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由于我国目前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自身陈旧的传统就业观念、不健康的就业心理、较低的综合素质、高额的就业成本以及匮乏的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较非贫困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要改变此局面,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将帮助贫困生的就业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他们的求学、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综合类本科院校,学科门类齐全,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社会影响力大,贫困生就业问题特点突出,矛盾尖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综合类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注重实际能力培养,全面提升贫困生的求职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郭祥远 《天中学刊》2012,27(3):70-72
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体能力和水平差异等原因的存在,伴随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数量以及贫困程度日益加大,部分贫困生陷入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学业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解决贫困生问题,必须加大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立社会扶持系统,健全贫困生人格。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跨入了高等学府的大门,贫困生比例随之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形势下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这四个核心成分。心理资本在就业能力发展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从心理资本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发展面临的困境,接着从规划职业发展目标,提高希望水平;增加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认知就业环境,形成乐观心态;培养应对挫折能力,提高心理韧性四个方面探讨了心理资本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贫困生由于自身和社会客观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更难就业。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要注重培养贫困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贫困生由于自身和社会客观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更难就业。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要注重培养其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的家境因素,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更会导致他们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帮助其走出就业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