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各部门、各单位履行职务、职能行为的报道。搞好工作性报道,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党委、政府对党报的要求,也是党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从目前来看,工作性报道多数缺乏可读性,其结果是产生不了良好宣传效果,也推动不了工作。对这种工作性报道,必须予以改进,改进的方法是五变。  相似文献   

2.
工作性报道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它具有宣传政策、传达信息、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长期以来,工作性报道又是党报新闻改革中的一个久攻不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地市党报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中心工作的任务,特定的内容规定性使党报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其内容取向更侧重宣传,强调政治导向和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因而报道内容相对较硬。与中央及省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内容的显著性和重大性又稍逊一筹。正因为如此,怎样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传播和引导功能,尊重新闻规律,提高宣传艺术,从而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成为众多地市党报长期以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2002年初以来,绍兴日报社党委针对这一现实课题,提出了要把《绍兴日报》办成“让市…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5,(6):8-8
搞好工作性报道,推进各项工作的展开,是党委、政府对党报的要求,也是党报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来看,工作性报道多数宣传效果较差,推动工作乏力。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地方主流媒体就是地市党报。作为地市一级的党委机关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基层党报,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准确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  相似文献   

6.
工作性报道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它具有宣传政策、传达信息、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长期以来,工作性报道又是党报新闻改革中的一个久攻不破的难点,缺乏新闻亮点、形式呆板老套、远离读者阅读兴趣等痼疾,仍是目前工作性报道宣传效果差、对工作推动不大的主要原因。笔者结合《萍乡日报》近年来的实践和自己多年在采编一线得到的体会,谈谈从“三化”——亮化、软化、近化着手创新工作性报道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刘黔 《新闻窗》2006,(3):49-50
地市党报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中心工作的任务。特定的内容规定性使党报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其内容取向更强调政治宣传和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因而报道内容相对较硬。而与中央及省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内容的显著性和重大性又稍逊一筹。如此,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传播和引导功能,实现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的辩证统一,从而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就成了众多地市党报长期以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报的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众所关注的问题,所谓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中心工作的报道。过去由于囿于传统思维,这类报道工作性强、可读性差。近年来,很多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大刀阔斧地对工作性报道进行改革,诸如:版画上分流——控制头版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条数;字数上约束——限定字数狠刹长风;写法上创新——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建国 《新闻实践》2011,(12):21-2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地市党报,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紧贴中心、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局,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10.
艾丰曾经提出一个别具一格的论点:舆论监督要选择与领导共同的利益区。从根本上讲,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领导与舆论监督的利益区应该是完全重合的。那么,为什么党报的舆论监督还要有共同利益区意识呢?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必须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统一,依据需要安排报道内容。也就是说,舆论监督选择与领导的共同利益区,是由党报的党性原则决定的。从实际情况看,凡是为推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舆论监督的,一般都为党委和政府看重。许多舆论监督稿件见报后,被领导批转,用以指  相似文献   

11.
"党报姓党",这是党报人自律的一句话.这句话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党报人要以政治家办报的要求总揽报道工作,绝对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对党委、政府工作帮忙不添乱.我们也要看到,党报也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在报纸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地市党报办得群众喜爱,必须要有思维创新,适合读者取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走基层不能见什么听什么,就报道什么,不能止步于就事论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作为地市党报,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紧贴中心、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局,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13.
刘新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33-134
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地市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然而,由于受传统办报模式、报道方式的影响,缺乏亲近感和可读性等问题,一直在很多地市党报或多或少存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体激烈竞争,尤其是都市化媒体的冲击,进一步增强地市党报的可读性,增强其影响力、竞争力,愈加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报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义不容辞。但是,有两种倾向是应当避免的:一种是工作性报道太多太滥,内容重复,写法老套,难以引人;另一种是既然工作性报道读者较少,那就干脆不报。前者不思改进,势必弱化报纸的影响力;后者舍本逐末,等于把党报降低到了某些街头小报的水平上。应当说,既要适度,又要改进,是党报做好工作性报道的正确选择。今年8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安徽省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的消息,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当天批示给予肯定,认为稿件导向性、新闻性很强,结合近期报道,要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不断前进。这一批示,高屋建瓴,给人启示:注重导向性,是党报政治使命的体现;讲究新闻性,是党报作为新闻纸存在的基础。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党报才能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改进工作性报道是一个老话题,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期《前沿关注》就此开展讨论,我们希望通过总结、交流,把大家实践中的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成为党报业务建设方面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5.
李琦 《当代传播》2003,(3):85-86
地市级党报是地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肩负着“把握正确导向,引导正面舆论,提供决策依据,当好参谋助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 地市党报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市党报由于受到经济、文化、人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长期在一般性、动态性、常规性的报道水平上徘徊,没有精心组织一些战略性、思考性的高质量的重点报道,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党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今不少读都抱怨党报不好看,说党报上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消息多,而值得百姓关注的东西却太少,这也是一些地市党报发行量不断下滑甚至依靠宣传部门下派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党报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条条框框,将上级精神“翻译”成老百姓的语言,也就是多说亲民话。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地市党报要闻版,许多读者摇头,记者怪上头(条条框框限制),编辑急在心头。他们埋怨政务报道多,领导活动多,工作报道多,可读可看的东西少,稿件内容长、硬、窄、低(新闻含量低),版式虚、俗、少。读者的要求和编辑的责任感决定必须办好要闻版。从某种程度上讲,地市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多重压力,要冲破这个瓶颈,便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在党报宣传报道中,《党建》专版是党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报道、更好地发挥喉舌功能的重要阵地。《党建》专版办得是否生动、有新意、有活力,直接关系到党报宣传质量、舆论引导水平和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习惯于耳提面命式的灌输说教和报道模式、内容的按部就班,缺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亲和力和与时俱进的鲜活"面孔",是目前一些地市党报《党建》专版亟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地市电视台作为地市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具有上传下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时期各项工作重点的任务。这些任务绝大部分由新闻节目承担,往往造成地市电视新闻会议多、领导活动多、工作总结多的状况,地市领导在新闻节目里成了电视明星。地市台新闻节目如何搞活搞好会议报道和成就报道,怎样围绕观众感兴趣的热点、难点、焦点开展宣传,使之成为精品栏目呢?首先必须时刻把观众放在首位,利用自身接近性的优势,拓宽报道领域,增加新闻信息量,废话少说,多报道老百姓感兴趣的鲜活新闻,主动为群众服务。其次,必须加强新闻策划,突出思想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深化新闻改革,进一步提高党报的可读性,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因为我们现在的党委机关报上,工作性报道所占比重相当大,而广大读者对一般工作性报道是不大感兴趣的.但是,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的党报,工作性报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减少,更不可能消失.关键在于:如何改进工作性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