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多次提到过“潜意识”一词,而且愿意反复强调。 潜意识就是人最本真、最质朴的心理活动。之所以称之为“潜”,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它“深”,二是由于它“隐”。为什么要“隐”呢?因为人类生活是复杂的,有许多时候想到的事不能说、不便说、不应该说。这种现象,有时是虚伪,有时是礼貌,有时是工作需要。但更需要的,却是“深”。 比方说:两个人都常常做好事,做的事又几乎一样,而我们对这两个人的品格感受却可能不同。一个人做好事是默默的,另一个则总是选择在别人能发现的时候做好事。他们的外在行为可能相同,但潜意识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1 并非因为要迎接新世纪才想起创新的话题。创新是一个出版人经常要面对的功课。创新是强者愈强的秘诀,创新是后来者居上的法宝。创新是百年老店五十年老社的驻颜术,创新是穷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救心丹。因为创新,世界上有了一个比尔·盖茨先生。因为创新,世界上又有了一个J·K·罗琳小姐。中国的海尔因为创新被请去宣教于哈佛讲坛,商务印书馆因为创新而成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缩影和象征。创新可以让我们永远多跨一步、我们不害怕竞争对手强大就害怕自己不能创新。创新让我们有可能成为冠军,因创新而失败却虽败犹荣。而惟有创新,无论胜败起伏跌宕,希望总会像太阳一样明天照样升起。创新才会赢。  相似文献   

3.
在晚会实际操作过程中,舞台设计的好坏,是影响一台晚会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首歌、一个舞蹈、一个曲艺节目等,她可以一层不变地从这个舞台,演到那个舞台。然而,一个广场晚会的舞台,即使她再漂亮、再合理,却不能一层不变地重复使用。因此,在圈内人士看来,晚会的成功与否,舞台设计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4.
只要看看一个人所读的书,通常就可以了解这个人,就像看他所交的朋友一样。因为,就像与人为伴一样,我们也可以与书为伴,一个人应该总是生活在最优秀的同伴当中,无论这些同伴是书还是人。  相似文献   

5.
王遐 《中国记者》2013,(1):103-105
在我幼年时的记忆里,我的父母以及父母的同事们,和我出生的新疆南部小城的许多汉族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总喜欢穿黄军装,却又没有领章帽徽,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里,会引来诸多好奇的目光,就像一群异类。我问母亲:你们不是军人,为什么总穿黄军装?母亲说:因为我们是兵团人。  相似文献   

6.
美国畅销书的营销手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 《编辑之友》2003,(4):61-62
美国畅销书的营销手段似乎在国内被经常采用,但其规模和影响却不可相提并论。中国有像 《出版商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一样有影响的排行榜吗?有像《纽约时报书评》一样权威的书评报刊吗?有全 国知名的书评家吗?有像奥普拉·温芙瑞一样能够捧红一本书、救活一个出版社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吗?  相似文献   

7.
4月22日这一路上我恐怕要算是最幸福的入了。因为我既不操。G开车,也不操。G看守车上的偷猎者。困倦袭来,便放心地睡去。尽管车颠簸得很厉害,我却觉得像摇篮一样,睡意更浓。晨俄微露时,我们进入了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破败的土块房子,一扇扇没有玻璃、也没有木窗格的窗户就像一个个黑洞;破烂不堪,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塑料布在个别“黑洞”上瑟瑟发抖。奇怪的是这个地方看不到一根草,也看不到一棵树;没有鸡犬之声相闻,更没有晨练的身影。也许是因为这里极其于操、干旱,不论是地上,还是房屋上,一切都…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11,(7):33-33
从来不曾有过一项全民健身运动能像舍宾一样在昆明乃至全国开展十多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黄沙淘净始是金!舍宾十多年的存在和大多数会员十多年的忠诚追随足以证明舍宾自身的魅力和舍宾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张国良 《新闻记者》2008,(11):68-68
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哪项科技能像手机一样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只要他具有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他需要传播,他就可能与手机结下不解之缘.想当年比尔·盖茨曾因为乞丐居然有电子邮箱而大发感慨,如今,手机之父马丁·库帕如果在街头遇到乞丐使用手机,则绝不会莫名惊诧.因为手机已经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无法逃遁.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说:“要有的放矢”。新闻报道像射箭一样,每发一篇稿子都像射出一支箭,能不能射中,就看你写稿前明不明“的”,心目中有没有靶子,这靶子就是稿子的针对性。许多稿子未被采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针对性。写稿不能老凭热情,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前,你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稿?这篇稿子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问题?然后,再把你要写的东西拿到全局去比较去  相似文献   

11.
传媒小语     
非常遗憾,的确有这样一种记者,他们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却对事件漠不关心,他们说“:所有这些都没有什么新鲜的……”,对待新闻事业的这种态度是有害的,因为对事物的麻木不仁会变成习惯,到那时候就糟糕了。对待任何一个事件永远应当像对待一个新的、前所未见的事件一样。这样,新  相似文献   

12.
有一年我很荣幸地被评为劳模,并随省上组织的参观团到南方去参观学习。但令人尴尬的是,一开始同行的劳模们总以为我是“带队干部”。因为他们不管男女衣着都是那么地朴素相象,独我一天一样地换;他们无论老少的脸上都是黄黄的本色,我却将自己的一张小脸抹得红红白白,跟广大劳模确实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后来熟识了,不再受“排斥”,可他们仍坚持说我“不像”。我被说得莫名其妙,糊里糊涂,“不像?不像谁?”难道有人为劳模画了图影,像了才能当,不像就不能当?  相似文献   

13.
在党报做了几年编辑,最费思量、最伤脑筋的莫过于做新闻标题了。凡是做过编辑的想必对此都感触颇深。标题之于新闻就像眼睛之于身体,这道理大家都懂。在新闻研究类书籍中,研究新闻标题的不能说是占了半壁江山,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标题做得好,新闻也就成功了一半,这话一点不假。让新闻标题回归新闻事实。为什么今天提出这个命题来呢?因为现在有的新闻标题还不太像新闻、所含新闻事实还太少,新闻已经改革了、版面已经改革了,新闻标题却没有改革,或者说改革不到位;还因为我们已经提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9):68-68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三联书店(美)爱德华·萨义德2004年12月定价:22元一个生于巴勒斯坦的非阿拉伯人,一个国籍是美国的"非美国人",一个说英文读英文的反英斗士--这就是萨义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把这本自传命名为"格格不入",他一生都因为身份断裂而像个局外人。  相似文献   

15.
老树 老叶     
叶耕林同志辞世已有四载,我之所以没有忘记他,因为他是一个像档案一样朴实无华,像档案一样真实可信,像档案一样值得我在心里永久保存的档案人,这也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杨小霞,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姑娘,她在1994年年底患病住进北京军区总医院以后,就像病房众多的病人一样普通,就像药房成堆的药片一样平常。但就是这样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引出了一个千万人关注的故事,引出了一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引出了一个人类携手与病魔抗争的故事。有关杨小霞的病情披露以后,有千万个善良的人们争先奉献爱心,共捐款达87万余元;首都医务界百余名专家空前大联合,协作攻关;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用自己的方式献策献力,谱写了一曲爱心无国界的颂歌。  相似文献   

17.
大约在五十年前,一位小女孩诞生在田纳西州那士维市郊。她的健康有严重的缺陷,使她不能像一般人一样走路。虽然她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可是,当兄弟姊妹在外头享受奔跑和玩耍的乐趣时,她却必须被支架所限制。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抉择     
周国平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儿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19.
主題貧乏呀!編輯和記者常因主題的千篇一律感到煩惱。其实,在像我們这样的國度里,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都在迅速前進;人民生活、劳动的光輝,像彩霞一样,万紫千紅;歷史上再也沒有此我們的年代,更加动人了,为什么还会感到主題貧乏呢?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可能终其一生随波逐流,犹如在汪洋大海中划船,却不知停在哪一个港口一样。但为什么许多人设定目标之后,却无法实现呢? 设定目标不等于实现目标 从前看了许多教人成功的书,照书中指示在每年初列下一年的目标,但往往在一年结束时发现,整年目标责任一个都没有实现,是那些书教得不对吗?否则怎么都无法实现呢? 因为,只有设定目标是不够的,要采取有效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