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现象,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应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开展荣辱观教育、社会公德的法制化建设、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优化网络管理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小引】不久前,一篇题为基本道德缺失是中国最大的伤痛的文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当今中国,基本道德真的已经缺失了吗?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今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分析我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原因,并提出培养社会公德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行为的作用.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德意识的匮乏与现代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20世纪上半叶,梁启超、鲁迅等人就曾对我国社会公德状况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当历史进至21世纪初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展开之时,社会公德意识匮乏依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次突发的“非典”危机像一面镜子,又一次映照出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公德意识匮乏的社会病症。在社会公德领域内,凡是被我们所疏忽的,诸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德育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公德提供了深厚的发展动力。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汲取“母体”的生命养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辨析入手,分析现代公德教育的问题,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与道德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怎样的社会公德,不仅与其政治制度相关,也与其文化传统相关,在今日中国,普通中国人究竟对社会公德持有怎样的态度,应构成我们对社会公德问题思考的“原点”。本文依据最新社会调查数据,对中国公众的社会功德观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朋辈及个体自身。要解决青少年道德缺失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发挥榜样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发动社会与家庭参与,鼓励青少年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9.
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中基本的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根基。现在的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其公德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分析了成因,并从健全社会公德教育体系、实行差异化教学、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展开了应对策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刘克娟 《教师》2015,(2):112
中国个性化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从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教育评价这三个维度来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个性化教育的影响,试图找出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教育公共意识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它是社会秩序构建的基础。受中国传统家国观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缺失了公共意识。我们要辩证地分析传统教育,并通过公共意识的培育,促进传统教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的不少领域诚信失范的现象十分普遍并继续蔓延,这严重地影响了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计划经济的影响,也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既有道德方面的下滑,也有法律、文化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佚名 《高中生》2011,(34):33
判断当今中国道德状况,必须辨识主流与支流,区别现象与本质,分清主观与真实。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基础是坚固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最主流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14.
现代道德建设的传统文化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引发了现代道德的社会整合功能弱化,其深层原因则是现代道德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文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与表达,是人们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产物.道德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中国,伦理性的传统文化是现代道德建设的母体,脱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道德难以发挥应有功效.因此,现代道德建设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仇惠珍 《考试周刊》2014,(44):176-176
正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随地吐痰、口出脏话、破坏公物、浪费粮食、乱刻乱画等,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光荣传统也被某些人抛至脑后。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局限于提高青年一代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多种原因中国文化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建立平等的文化意识、增强主体文化意识以及改革外语教学,加强中国文化教学有助于克服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严重缺失。这会对今后中外的交流和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等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方面,并提出如何加强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在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过程中,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自国家调整大、中专学生就业政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来,部分大学毕业生为达到个人就业目的,严重背离诚信,使得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大学生就业不诚信行为出现的原因(一)高等学校诚信教育存在一定问题1·大学人文教育未引起足够重视。尽管我们所有的高校教学工作者都认为大学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各高校教育教学也都安排了相应的课程和一定的学时,然而由于大学生普遍偏重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9.
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化对主体意识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文化中“学无止境”、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思想,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道家文化中对神灵的否定及“贵身”的思想,凸现出个体生命意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家族本位主义、中庸之道思想,抑制了主体意识的生成,而道家文化推崇“地为”、“柔弱不争”等思想,阻遏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诚实信用已成为超越化道德的单一领域,在经济、法律、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章分析了我国整体性社会信用缺失的制度化原因及其他重要原因,提出了解决信用缺失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