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唱衰纸媒的论调一直此起彼伏,仿佛应和这一观点,有些纸媒叫停纸质版,专攻网络电子版,也有的直接停刊。今年这样的声音少了许多,不过前几年的高调已经影响到每一个市民,一和人说起纸媒记者的身份就会听到充满同情的话。其实,纸媒已经在头破血流中看到了自己的优势,虽然真正找到出路的并不多。但新媒体时代纸媒优势依然,已经在业内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2.
刘美君 《新闻传播》2012,(3):154-155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人人皆可广告的时代。广告对象已不局限于我们以往在媒体上看到的企业产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小到一期电视节目,甚至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平面媒体要不要向新媒体转身,而是如何转身。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平面媒体都已经开始向新媒体转身。区别在于有的起步较早,有的刚刚开始;有的稍有收获,有的历经曲折。转身,是一种共识;转身,已成为潮流。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对以往转身的审视,更是为了今后的转身,姿态更加优美,曲线更加流畅。  相似文献   

4.
现在新媒体给我们一种实时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我们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用任何的数字设备来获得信息.并且,新媒体也加强了互动性,鼓励一些用户创造性地参与其中.新媒体和新通信的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帮助我们连接整个地球,或者说有了人民的力量.新媒体和新通信是我们社会改变和变革的工具,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情况下,那些强制性的铁腕手段已不再需要了,我们可以用社会媒体的舆论来推翻一个政权.  相似文献   

5.
与新媒体的发展"专题研讨会,大家就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全媒体的激烈竞争和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等讨论激烈,并就新闻期刊怎样与时俱进、加强新闻理论正确引导等献计献策。在此前,我们已经看到新闻前哨  相似文献   

6.
传统新闻媒体如何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品牌?在其每天的微博推送,在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之时,首先就会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名字搬到了新媒体上,还要将自己的哪些特质搬家到新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相同的,形似的,相反的,还是独立成章,自成一体?是将每天的新闻进行简单选取加到页面上,还是单独做出一套新内容,采用一种全新的语态,甚至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从传统新闻媒体这两年趋于成熟的新媒体发展来看,这个为最初问题设置的答案,影响着之后新媒体的走向,有的沿着自己最初设置的答案在新媒体上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在现实中进行了重新的矫正。策略描绘着未来的路,通过几个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媒体运营,我们简单总结三个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琛 《声屏世界》2003,(6):42-43
中国民营节目公司已经走过了好几个年头,到今天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屏幕上已经有了属于它们的一角,总有节目在火,也有节目在走下坡路,还有更多的夭折在幕后。笔者粗略地总结了民营节目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难题和障碍,这些问题有的源自民营节目公司自身的运作机制,有的则和当前的市场背景和政策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融合发展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还使我们的生活日渐多姿多彩。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对内容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影响要从辩证的角度看,不仅要看到优势的一面,还要看到劣势的一面。本文主要介绍新媒体的基本信息、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对内容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我们生活当中出现了一些新媒体,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使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媒体方式。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增加了播音主持行业的工作难度。这是因为在新媒体方式下,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了保证电视广播节目的播出效果,播音主持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言语交际和情感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栾轶玫 《视听界》2012,(3):26-30
在中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这是传统广电对新媒体从无感知到有察觉到受挑战到积极突围的过程。媒介融合已经在理论著作上被提倡了5年左右,然而大多数广电媒体的新媒体战略依然在摸索中前行。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大庆油田报·都市生活》)倡导在活动中办报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从一开始的在夹缝中生存,到现在的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冲击,让传统平面媒体发挥自身固有优势,一路探索,一路创新,一路收获,从一开始的我们不知道能做什么,到现在的我们要努力做强什么,可以说5年让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统企业报都市版的生存之道,为今后的发展找到了方向,探索了出路。  相似文献   

12.
<正>岁末年初之际,笔者参加了《计算机世界》报社、计世网组织召开的"2007年计算机互联网年会"及新媒体论坛。会议中,我们看到在这调整的一年中,以创新为主打牌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气质"为2007年的中国互联网带来了欣喜与振奋,也令我们心中怀揣了更多的期待。新媒体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流量至上"主义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中已无法大行其道,纯粹的流量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到2011年,我们搜集了上海交大研究实验室共一万两千多个事件。从中挑选了1400起热度指数较高的事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实证数据描述了五年以来的不同类型媒介在其中的角色演绎和变迁,以及政府和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并从中取得了一些发现。新旧媒体长短并重第一个发现,首先在新闻生产领域,新媒体已经逐渐占据了新闻报道的制高点。在2007年和2011年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公共事件占比增长超过15%。新  相似文献   

14.
<正>社交化成新媒体发展趋势2011年,全球知名新媒体研究专家布莱恩·索利斯(Brian Solis)在其《社交媒体2011年状况》的分析性文章指出,社交媒体在2011年取得高速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社交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权不再囿于专家学者组成的精英阶层。社交媒体已经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正改变人们寻找和分享信息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今,收听广播的行为是否已经落伍?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与作用又有哪些?从2008年我国发生的南方大雪灾和“5、12地震”两起突发大事件中,让我们又看到了广播发展的春天。事实证明,当今时代发生的许多事件,广播媒体都发挥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也已经在不断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其对于信息传播的方式也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的发展却对广播电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县区级的广播电视,笔者就县区级广播电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代需要变革型人才谈到新媒体,如果在前两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性.但是到了今天,无论是新媒体软硬件,还是各种理论,人们已毫不陌生.所谓新媒体,新就新在其首先必须有革新的一面,包括技术革新、形式革新、理念革新;而且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应用已经融入大众生活,大家可以用各种移动终端收看视频、进行互动,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8.
张秉礼 《传媒》2008,(10):40-41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旦媒体领域的数字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以纸为媒介的平面媒体,必将被边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足以引起平面媒体变革的新媒体还没有出现,以媒体形式产生的网站、手机报和其他我们所能看到的新媒体尚不足以对报纸构成致命的威胁。这一方面留给了我们应对变化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2012年"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到来,170年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已经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热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以新媒体为时代特征的科技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新媒体像水和空气一样在我们身边,成为我们身体与生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融媒时代,舆论战场已逐步转移到互联网,面对传统报业下滑期、新媒体发展投入期、历史欠账归还期“三期叠加”的困难局面,地市党媒的竞争力、影响力日渐式微。如何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乃至更大地发展,如何在新闻报道上“守土”、做深,如何在经营理念上“拓疆”、做新、做广、做大,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地市党媒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该如何实现逆势突围?部分地市党媒已进行积极探索,有的“试水”文化产业,尤其是在演艺、会展、培训、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快实现从传统报媒向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的转型跨越,初步实现了“解困”;有的把新媒体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推动报媒向新媒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