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传播研究关注的主要议题——危机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危机传播是近年来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目前我国的危机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与功能研究,危机传播中媒介、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研究,危机传播的新闻报道观念和报道模式,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形象研究,危机传播的应对和管理策略。研究成果中鲜见较为成熟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也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党的新闻事业的百年.百年里涌现了无数体现马新观的经典新闻作品和其他传播形态的作品,研究这些宝贵的新闻与传播的历史实践,是深化研究马新观的突破口.本文回顾了"狼牙山五壮士"新闻报道与传播形态的80年历程,提供了大量原版历史资料.一组英雄集体的新闻报道和其他传播作品为什么能在长达80年的历史长河中持续报道与传播,取得如此辉煌的传播效果?作者认为,除了马宝玉等五壮士的事迹本身惊天动地,展现了对侵略者的斗志与民族气概外,也因为新闻与传播的领导者、写作(创作)者真正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文艺思想.这是一次接力式的有组织的新闻与传播活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两个基本要点: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给数据新闻带来了新的资源、新的技术.海量数据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也促成了数据新闻新的传播特点,诸如传播内容的叙事性强、受众参与度高、信息呈现的多媒体性等诸多方面,让枯燥的数据更易被接受.这也推动该类新闻报道及时进行技术和理念的变革与创新,着力于提升数据新闻报道的技术性,更强调增强数据新闻报道表达的系统性,学会在故事性的新闻叙事中将筛选、重组的数据呈现给受众.同时,数据新闻报道要进一步提升其对网络受众即用户的开放性,也要注意把握其报道形式与内容的平衡性,力求二者的统一与协调,以满足数据新闻报道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珊 《采.写.编》2022,(12):39-41
大国崛起需要媒体力量参与其中,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便是传播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扩大媒体音量和传播覆盖面具有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是传播学层面上的老课题和新探究,对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人文和技术两个层面论证了全媒体报道的重要性,提出了把握新时代主题策划“全系列”报道,体现新时代精神谱写“新典型”故事,增强新时代舆论导向“深互动”传播,丰富新时代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等建议。旨在发挥全媒体报道资源优势,为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媒体力量。  相似文献   

5.
环境新闻:一个时尚的绿色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媒体将新闻的触角伸向环保题材,环境新闻必将成为新世纪媒体最时尚的议题之一。本文从环境新闻报道的萌芽和成长、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现状、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趋等三个方面出发,从宏观的角度整体勾勒出环境新闻的过去以及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现在和未来,同时也对我国环境新闻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间《光明日报》与人工智能议题有关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定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其人工智能议题报道的特点,揭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旨在拓宽人工智能新闻报道研究的视角,改善人工智能议题报道。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涉外新闻报道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也愈来愈重要,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和全球化的今天,涉外新闻报道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是贯穿新闻报道的红线。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只有一个主题,然而多主题的新闻报道近期在报纸不断增多,显示出报纸编辑用稿的新趋势。对于多主题新闻报道,我们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和评估它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反腐败传播”一般包含传播再现、传播动员和传播监控三个类型.本文以新闻报道/影视剧、电视问政和网络反腐为例,分别解释了上述三类传播类型在中国反腐败传播中的具体实践,并就其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反腐败传播的历史性和在地性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传媒的议题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丽 《新闻知识》2006,(1):74-76
就传播实务而言,中国新闻媒介早就存在“议题设置”。可以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闻工具便把议题设置功能用到了极致——那是理性工具的错误使用。典型报道这种中国新闻报道的特殊品种,其实就是一种议题设置。至九十年代以来,大兴新闻策划,传媒更是很自觉地运用议题设置理论,谱写出许  相似文献   

11.
传播偏差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信息失真现象。具体说来,它指的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发生了非主观性的再次编码或者解码,使得传播偏离了传播者的原有意图,没有达到预期传播效果而是导致了其他非预期的结果。这种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在传播环节发生的,也可能是在接收环节产生的。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由于其过程的不可控性,导致作为其主要渠道之一的新闻报道也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传播偏差现象也存在于新闻传播领域。究其原因,既包括由于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传播模式、利益诉求、从业者素养等传播主体的原因,又包括因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如政治形态、受众知识水平等因素对信息接收造成的倾向性引导。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明确信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其偏转过程,有助于传播主体更好地掌握新闻报道的运作机理,也可以帮助传播主体尽可能准确地通过新闻报道传播信息、避免非主观错误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张雯宜 《新闻大学》2012,(2):152-154
2011年12月29日至30日,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地区)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发表主题演讲6篇,入选论文34篇,Panel一组。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以期重新认识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新闻报道日渐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重点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开始重视国际新闻报道.不少地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上,虽然没有第一手资料,但是也开始日渐形成规模,提倡更多的报道策划和板块设计.甚至大量没有采访权的网络媒体也开始在这一方面着力,通过编辑和整合传统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新闻阅读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大数据、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新闻报道;大数据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据说春节"为例;时于大数据分析的探讨:大数据与新闻的矛盾、信息共产主义还是信息霸权主义、数据源的开放;以及大数据研究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外传播的策略:网上重塑中国国家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晨燕 《现代传播》2007,(5):166-168
由于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关心他们各自的国家形象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评论家指控西方媒介歪曲地报道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多的揭露性报道和耸人听闻报道,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报道量非常有限并且过于简单化,而且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报道大多是消极的.①即便是积极的新闻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新闻流量,也会影响对国家的准确了解,进而导致模式化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 《大观周刊》2012,(17):298-298
新闻报道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又对新闻报道有着制约作用,规定着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方法,对报道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价。在日常的新闻报道活动的背后都隐存着特定的文化观念,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其新闻报道观念分歧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11)
<正>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中数据的选择与应用逐渐被各大媒体重视并应用,成为了媒体竞争的新重点。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将数据作为核心,围绕关键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生产,数据在新闻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融合与发展:数据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一书就是在这一环境下对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进行研究的新作。该书收录了三十余篇大数据时代下新闻报道的研究文章,如"基于自媒体出版的网络直播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尔雅讲堂为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解读—以《楚乔传》在海外传播为例"、"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纸媒创新分析—以澎湃新闻为例"、"数据时代下新闻价值对新闻类App的发展要求探析"等,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经济新闻也逐渐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各媒体纷纷开辟经济新闻专版,为做好经济宣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当前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影响力依然不大。传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报道技术在数字时代的融合以及对新闻传播成效的影响,剖析新闻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技术达到提高信息传达质量与效率的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案例深度分析、对比数据等方法,深度研究数字科技(如大数据、AI、VR等)如何在新闻提供中得以应用,并详细讨论这些科技是如何影响新闻内容创作、处理、发布和接受等过程的。【结果】研究发现,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增强了新闻传播效率与受众参与感。然而技术的应用同时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也引起了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新闻伦理的热烈讨论。【结论】数字科技的融合明显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对新闻业提出了挑战。未来,新闻行业需要更注重科技应用与新闻伦理,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体现了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哪些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有什么样的"硬伤"会影响奖次或与获奖失之交臂?本刊特邀请两位评委为读者解读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代表了年度国内各媒体新闻报道的最高水平,体现出多元化传播时代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