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学校训中蕴含的三种经典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互通共融、高度契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校训教育和校训践行是校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学校要广泛开展校训教育活动,使大学校训“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成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学校领导要成为践行校训的推动者,大学教师要成为践行校训的引领者,大学生要成为践行校训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2.
孙鹤 《丹东师专学报》2011,(1):147-156,F0003
城市是人类人化自然和自身的产物。以文化为形式,表现人类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文化本质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表现为城市共同需要对象化过程中至真至善至美的思维活跃状态。城市精神的活力以文化制度为载体。主要通过城市特色、社会氛围、城市境界呈现自己的存在。培育城市精神是城市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需要,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关键是实现文化制度建设与城市精神培育的有机统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新型城镇如雨后春笋迅速增长。城市社会问题不断滋生。如何在城市精神培育中运用城市精神解读国家意志、城市行政意志、市民意志、城市历史和境界,事关城市的科学发展,事关中国特色和谐文化的科学构建。本文就城市精神培育问题,以真善美为聚焦点。对城市与文化、文化制度与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中的重要文化制度区域进行了文化角度的探讨.分析了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精神科学培育的原则和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许多新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也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本文立足于传统革命精神与当代中国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井冈山革命精神相结合,进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4.
白求恩精神与我国传统价值观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大力倡导学习白求恩精神。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准确、通俗的解读。使不同层面的人们能够准确理解价值观的含义:有助于将价值观所蕴含的意义通过社会已有的或者曾经的范式标示出来。使民众找到与自己价值观念的契合点:有助于将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典型化到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中。作为人们学习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是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因为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迅疾扩展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城市即文化。城市就是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产物、或者说集中体现。而城市精神则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或灵魂。因此,昆明的城市精神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当然,在这样一个“文化自觉”的时代,我们理应担当起构建“昆明精神”的历史重任,力促“昆明精神”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新区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初建时期其文化纷杂多元而无主体,有来自域外文明的世界文化,有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有表现本土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彰显市场原则的大众文化等,这些文化对新区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如何在纷杂文化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以引领新区建设,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先进性、民族性、时代性,以及新区的人文环境,为城市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应通过媒体和城市其他载体和组织,整合城市新区文化资源,在城市新区人民的参与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职业精神具有历史性和国家性特征。当今中国,职业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聚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内涵,指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依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氛围,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情感体验、行为养成四大方面培育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03,(4A):23-23
对于中国来说,先进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塑造城市精神是时代向上海的挑战,是全国对上海的期望。在走向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上海必须把发展先进化,塑造城市精神,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精神包含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精神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在新时期,弘扬徐特立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此全国各个层面都开始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群众生活在或即将生活在城市社区中,同时也就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大型小型社区数量的不断增多,社区居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想要提高社区成员的文明素质,培养正确的精神信仰,深化社区居民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区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当前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龙江优秀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龙江大地上的具体体现,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搭建学校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浸润体系、完善守正创新方法体系,实现龙江优秀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耦合路径,推动龙江优秀精神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序发展,有助于当代学生的成长成才,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种类多样,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已成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社团精神文化建设,对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神。文化精神引领思想变革,思想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革。其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精神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互动交融的过程中得到扬弃与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精神是方向。  相似文献   

14.
唐邦勋 《成人教育》2012,32(9):116-11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培育校园文化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而理论教育铺路、实践活动贯彻、建立保障机制、遵循教育规律是此项工作的路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城市精神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城市精神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摇篮,以时代精神为号角,以民族精神为基石,以地域特色为个性、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精神有四大作用:动力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的途径在于: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提升市民素质,奠定民众基础;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生命延续的精神价值基础,文化认同的实质是对该民族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核心是一个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思想上达成共识,是产生认同的基础和前提。离开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没有根基的浮萍。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的"血液"中,在文化认同的视域下引导正确的文化观念,培育理性的文化思维方式,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文化的基本价值、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意义促使人们消除差异和隔阂,能够共享文化和有效沟通,进而促成合作,逐步产生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才能真正从行动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成长体验,是志愿精神传承的重要体现,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志愿者之城的深圳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志愿精神内化传承、打造志愿服务实践平台等方式熏陶和培养中学生的志愿精神,使之永远成为城市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精神的解读,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映射关系研究,提出并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弘扬校训精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网络世界遭遇三大挑战:一是微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分离;二是网络意识形态虚幻化现象突出;三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问题。应对这些挑战,既要科学把握当下中国独特的微文化生态现状和特征,又要解决好话语权建设中的"软""硬"关系,信息传播中的"具象""抽象"关系,网络管理的"自律""他律"关系。在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中,巩固红色地带,挤压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青岛文化底蕴与城市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的文化精神特征的形成,与城市市民的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近代开埠城市,青岛蕴含的厚重的创优求精的工商文化意识、和谐共处与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等与早期市民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建设体现特定文化精神的城市文化必须依托文化底蕴,体现人本思想,发扬青岛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工商文化优势,激发市民的认同感,保持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