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新变法思想是继洋务思想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大的思想潮流,它酝酿和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但当时洋务思想占主导地位,早期维新思想缺乏独立性格,还依附于洋务思想。到19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展成为区别于洋务思想的理论,并从洋务思想潮流中分离出来,最终取代洋务思想而成为时代的新潮流。早期维新思想大体指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维新思想,它是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先导。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中等,他们都曾投身于洋务运动,因其洞悉洋务内幕易于看清洋务思想的局限,进而可以批判以至于抛弃洋务思想。…  相似文献   

2.
19世纪70年代前后,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不仅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意识,即早期维新尽想。作为晚清政坛上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的翁同龢,他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维新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 早期维新思想上承林则徐、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下启戊戌时期康、梁等人的变法维新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中而又极其微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王韬、陈炽、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人。 早期维新思想向往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要求学习西方,改革图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独立自主地兴办民办企业和进行社会改革。翁同龢在甲午战争之后部分地接受了早期维新思想,思想上逐步倾向于维新变法,这是他一贯的政治主张的自然发展,也与当时的形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发韧于19世纪4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于90年代达到顶峰的“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指导中国早期现代化初始阶段——洋务运动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在“中体西用”的旗帜下,洋务派在军事、经济、教育、思想化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创新,为中国近代社会从农业向工业明过渡提供了最初的现代性因素,成功地实现了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相似文献   

4.
近代沿江三家的商本思想──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经济思想试析王双从19世纪中后期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中国近代经济思想领域里,产生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多种经济思想,其中体现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代表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中较为...  相似文献   

5.
陈炽,早期维新思想家,他的国防思想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是其国防思想形成的基础。四维说是其边防思想的主要内容。海防思想上他主张控制南洋,筹划东海防务,具有了初步的海权意识。他的国防思想贯穿着“勤远略”,“先富而后强”,“国防高于生存”等新的国防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汪士铎与薛福成分别在19世纪中、晚期提出的人口思想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口理论的发展程度及基本构成。汪士铎主张严峻而多途径的“治乱”之法以解决绝对过剩的人口,薛福成主张导民生财即发展资本主义以解决相对过剩的人口。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7,(2):2-7
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20世纪60至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8.
薛福成与中法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福成字叔耘 ,号庸庵。在晚清统治集团中 ,他素以讲究实学 ,通达“时务” ,热衷洋务 ,力主变法而朝野闻名。在中法战争时期 ,薛福成凭借其多年追随李鸿章襄办外交事务之经验 ,对整个战争局势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亲自参与了抗法的实践 ,本文将对薛福成在这场战争中的政论与实践略作述评。一、“守在四夷”—薛福成处理中法越南问题的基本态度1 9世纪 80年代初中法越南问题和中日朝鲜问题日益困扰着晚清政府 ,成为了当时士大夫们所关注的焦点。一时间两大问题成为了时论中的主流 ,薛福成自然也没有例外。早在 1 875年 ,薛福成在致友人的一…  相似文献   

9.
发韧于19世纪4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于90年代达到顶峰的“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指导中国早期现代化初始阶段———洋务运动的最先进、最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在“中体西用”的旗帜下,洋务派在军事、经济、教育、思想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创新,为中国近代社会从农业向工业文明过渡提供了最初的现代性因素,成功地实现了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相似文献   

10.
薛福成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其近代教育思想十分的进步和丰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至大,特别是他在出使欧洲期间考察西方教育,对其构设超越封建的近代教育思想的作用更大。从剖析薛福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演变入手,分析了他批判科举制度,倡导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认识其对现代教育的先行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近代改良主思想家薛福成的商本经济思想是对洋务运动实践的反思,对“商”进行了重新定位,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薛福成的商本经济思想经过了由萌芽,初步确立到成熟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爱国性,商本性,空想性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短短的70年间,清政府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严峻时刻,进行了三次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改革: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其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虽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是三次新政的成果却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海外地区添设领事 ,是中国近代外交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驻外使节对外交涉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认为薛福成在中国近代设领方面有两大贡献 :一是提出了自己对设领问题的一系列观点 ,形成完善的设领思想体系 ;二是忠于职守 ,不畏强权 ,以使臣的身份与西方国家进行设领交涉。由此 ,薛福成被视为 19世纪 90年代中国第二期添设领事、保护华侨热潮的“带队人  相似文献   

14.
王韬是中国近代提出改革开放思想的一位先驱者,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哲学理念,对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而长久的影响,他的这些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董旭  陈国涛 《考试周刊》2008,(52):135-137
特卡乔夫是俄国19世纪60—70年代民粹派的革命理论家之一、俄国布朗基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立即通过密谋的手段发动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改造社会,实现农民社会主义理想。他的思想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革命激进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60年代革命活动对其革命理论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近二十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盛行于20世纪早期。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是一座蓄水池,前辈的教育思想汇集于此,又是启迪教育后继者的源泉。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教育本质、教育与社会、教育目的、教学、课程、德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给后代留有广阔的思想空间和实践空间,对推动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传统的自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开始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阶级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化。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产生了。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郑观应等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重商是其经济思想的共同特点。由此而表现出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其促进和推动作用是勿…  相似文献   

18.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19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神学上的卓越成就使他被誉为19世纪的“精神教父”,“现代西方神学的先驱”,其在哲学上的贡献使其被后人尊为“解释学的一代宗师”。相比较于威廉·洪堡和费希特,施莱尔马赫对于大学教育思想宝库的贡献常不为人熟知。施莱尔马赫在德意志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在其国家哲学和人本哲学的基础上,对大学的使命、哲学院的地位和学术自由进行了深刻论述。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施莱尔马赫偕同洪堡和费希特,一起缔造了柏林大学模式,对德意志民族的复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球化语境内,在民族文化的生存遭遇合法性危机之时,回望施莱尔马赫的大学思想,对于冷静地审视大学的本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洋务民用企业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其开办形式有官办、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三种,其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双重作用。洋务民用企业对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李鸿章的"自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都一直致力于"自强"思想的实践.李鸿章"自强"思想的内涵包括军事自强、经济自强、文化自强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全面、客观的评价李鸿章的"自强"思想及其实践,既要充分的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和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