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的根本途径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磨砺创造意志、培养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志。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心理学界较一致地将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需要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的协调统一。它不仅需要想像力和发散性思维力与综合性思维力、直觉思维力与分析思维力的协调活动,还与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创造思维是孩子们通往新世纪的通行证。如何培养儿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是今天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大课题。因而,寻求了解儿童创造思维的构成因素,作为…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野。支配和操纵创造能力的是心理结构深层的创造动力机制———创造意识和创新意志。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中激发创造思维的动力机制,可以推动学习者产生创造冲动和探索激情,进而转化为高强度的创造思维活动。因而,启动学生创造的动力机制,这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一、培养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根据客观的需要而产生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要求的意识。创造意识强的人处处想到创新,能把创造欲望化为内在的习惯和自觉的行为。列夫·托尔斯泰指出:“如果学生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创造思维?什么是历史创造思维?“若从思维性质上分,思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在思维过程中本质上不产生新的东西,思维结果在常人意料之中,叫做‘再现性思维’;一种是产生新的东西,思维结果往往在常人意料之外,叫做‘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新的东西,即创新。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关键是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因为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如何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意志和创新思维品质,笔者归纳为以下三点:一、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发散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品质。甚至可以说,发散性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前提。发散性思维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层面、多角度求索答案,以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使思维不僵化。培养发散性思维品质,不但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不能缺少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构建学生思维的认知层级、情感层级、意志层级和创造层级.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不能缺少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构建学生思维的认知层级、情感层级、意志层级和创造层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科学的认识表明,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越来越突出,已日益成为人类认识尤其是自然科学认识的根本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已成为人类根本思维形式,那教育就必然要为人类揭示这种思维形式的本质服务,所以创造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必然的。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优势,注重创新教育,切实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简称创造力,是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其结构可以认为是由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创造品质三大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不能缺少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构建学生思维的认知层级、情感层级、意志层级和创造层级。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人们大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它的特征包括思维的高度概括性、思维的生动性、思维的新颖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结果的可感性。  相似文献   

12.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1):I0005-I0005
二、社会情意思维1.意志思维意志思维是情意思维的核心。意志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进行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使人自觉地同困难做斗争并节制自己的行为。意志也离不开认识,没有认识活动,就不会有意志行为,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构成意志的理智部分。意志也同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总是意志在同一心理活动和思维  相似文献   

13.
也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创造能力,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需要,增强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把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就思维活动而言,需要增强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敏感地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就加工信息而言,需要提高综合运用六个思维基本方式和八个思维基本变换方法能力,特别是提高想象力。同时,要培养创造性品格,把情感、爱好、意志都转移到为创造事业而献身上来,培养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的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创性、求异性、联想性、灵活性、综合性等思维特征.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和实例,就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这就要求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怎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呢?实行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形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应当真正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应用课堂讨论等能够保证学生有较多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意识,提高思维效率;要熏陶和培养学生产生和形成创造的意识和欲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的品格,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怕挫折和失败.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也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激发和进行培养.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采用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  相似文献   

16.
学习心理讲座(十)创造力的培养(上)许萍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发现和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与创造者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乃至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能力强的人,一般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17.
创造心理活动是一种求新的心理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所谈创造的社会需要律是说,个体的创造性需要与社会的创造性需要呈必然性联系,个体的创造性需要,以个体对社会创造性需要的认识为基础,社会的创造性需要是个体创造性心理活动的动力之源;创造的心理自由律是说,当个体心理处于无拘无束无压力的自由状态时,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产生,揭示的是心理自由与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必然性内在联系;创造的设想尝试循环律,揭示的是“设想——尝试”的循环与创造成功之间的必然性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任何创造活动总是和思维,特别是和创造思维联系在一起的。创造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创造想像的参与下,通过思维不仅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创造思维的结构学说认为:创造思维是由集中思维和发展思维相结合而组成的高级思维。当然,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也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形式。而开发创造力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文摘     
创造活动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就其方法来说,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思维,先直觉,后逻辑,产生出最佳的思维效果。直觉思维全凭形象、色彩、气味等直觉认识来进行思维,思维得快,能大致产生一些设想,但准确性差,逻辑思维是依靠语言,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思维,思维的准确性高,但是产生设想慢,甚至得不出设想。从思维的性质来说,创造性思维又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先扩散,后集中,产生出最佳的思维效果。(摘自《上海教育》1985年3期)  相似文献   

20.
"生成"作为一种思想,在古希腊就已产生,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则开始于现代哲学。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它具有重关系、重创造、重非线性、重过程、重具体等特征。在生成性思维视阈下,学生是生成性的存在,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学是过程性的存在,具有无限创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