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的户口由城市迁到了农村。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户口迁移管理,广大知青很难再把户口迁回城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城市户口与市民很多利益粘连,把户口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使知识青年丧失了城市人口身份,所以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抵制,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把户口迁移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注定了这场逆城市化潮流而动,大规模地从城市往农村迁徙知识青年的所谓"革命"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60年代:知识青年 到农村去 事实上,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 1966年文化人革命一开始,高考随即被取消.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系二年级师生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指示指引下,接受了省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和省人民出版局共同出版两本书的写作任务,一本是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坚持乡村的体会,一本是歌颂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通讯报道。我们这次开门办学,在知识青年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的影响下,在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中,思想上收获很大。我们从四月十四日出发,到五月三十一日返校,共四十九天。分别到全省十个地区,十九个点上。给知识青年代笔写出体会文章十九篇,通讯九篇,调查报告一篇。还给县、地区写了通讯、发言稿等二十多篇,并搞出文艺作品五十多篇。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教育结构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先后经历了50年代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大中专院校从综合型向专门化方向进行的调整,60年代初适应"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失调需要恢复调整的中等职业教育大规模缩减,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伴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农村普通教育规模的大扩张,80—90年代高中阶段职普教育结构大调整以及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本专科结构调整的五次大的调整。当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阶段,需要对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初以动员农村青年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为出发点,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50年代末逐渐扩展到城镇知识青年,成为探索城镇青年就业、培养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的新途径;"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席卷全国城乡,弊端百出;"文革"结束之后,新的中央领导审时度势,毅然结束了这场举世罕见的人口逆向迁徙运动,率领全党、全民走上了新的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本刊这期发表了三篇抓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业余学习的经验,供大家研究参考。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党的十大号召:“要继续抓好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斗、批、改”,“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指示和十大精神,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去,有专家和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知识青年再下乡"或"二次知识青年下乡".在使用.知识青年再下乡"或"二次知识青年下乡"这个说法时应该非常慎重,从深层次分析两个社会现象,两者在时代背景、目的意义,参与主体、形式内涵和产生影响本质区别,应该从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汲取经验教训,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进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中叶开始,兴安岭东南麓地区的扎赉特旗蒙古人或有组织或零星地陆续迁入兴安岭北麓之呼伦贝尔牧区,由此改变了呼伦贝尔牧区蒙古族人口结构,并带来一系列社会影响。其中以20世纪60年代集体移民最具规模。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援边疆、补充呼伦贝尔牧区劳动力以及近代以来内蒙古东部农耕地区人口膨胀、土地窘促以及为了躲避"三年困难时期"等原因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逝去的书信     
悦荐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特殊的运动中,书信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它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它甚至是人们生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华商报讯,热播电视剧《知青》全景式呈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画卷。《知青》的编剧、著名作家梁晓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很多编剧,只要给钱就写,我都60多岁了,也不缺钱,如果不能写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能创作一些新的东西,那根本就不用去写了。剧中很多故事都是真实的。将军的女儿到西北插队,她在那里得到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