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肘关节是儿童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在全部儿童骨折患者中,肘部骨折的约占三分之一,但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则不常见,其治疗方法亦未见文献报告。近年来我先后发观过两例,一例是肱骨小骨头骨骺向前滑脱,另一例是向后滑脱,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均获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幼儿身体逐年长高,是由于全身骨骼的生长。人的骨骼从婴儿开始,不断生长,直到成人时期才停止。骨骼之所以能生长,是因为长管状骨的两端各有一个膨大的部分,叫做骨骺。骨骺和骨干连接处,有一层软骨板。骺软骨板也叫“骨化中心”,在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骺软骨板的软骨细胞不断增生新细胞,而原有的细胞不断摄  相似文献   

3.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因为练习劈叉和做“桥”而受伤。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劈叉和做“桥”主要是关节活动。关节是骨与骨连接之处,周围有韧带和肌肉包裹。韧带和肌肉起着加固关节的作用。儿童时期,骨头的硬化过程还没有完成,弹性较好,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也较弱,所以关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关节囊以及韧带的伸展性大 ,关节的柔韧性比较好 ,关节运动范围比成人大 ,但是儿童的关节囊、韧带比较松弛 ,而且关节窝比较浅 ,关节头很容易从关节窝中脱离出来 ,所以幼儿同成人相比 ,更容易发生关节脱臼。常见的脱臼主要有这么几种 :牵拉肘、腕脱臼、肩脱臼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牵拉肘了。下面介绍一下有关牵拉肘的知识。所谓牵拉肘是指当儿童肘部处于伸直状态时 ,被用力牵拉手臂所造成的“外伤性桡骨头半脱位” ,也就是肘关节在强大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脱臼现象。发生肘关节脱臼以后 ,儿童肘部会处于一种半屈状态 ,而且比较疼痛 ,…  相似文献   

5.
一、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羞,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  相似文献   

6.
儿童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Pilon骨折)是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我院应用自制穿针器闭合复位穿针治疗12例儿童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并经随访和骨骺生长情况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1990.2~1997.4月,我科共收治12例儿童骨折。男10例,女2例;年龄8~14岁,平均为1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高空坠落4例;滑倒扭伤2例。骨折类型(AO分型):Ⅰ型骨折无明显移位3例;Ⅱ型骨折端明显移位5例;Ⅲ型粉碎性骨折4例。 1.2 手术方法 穿针器的制作:取直径2.0cm粗.长18.0cm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AC)损伤常见于创伤或体育运动中,如橄榄球、美式足球、冰上运动等,约占所有肩部损伤的1/10。青年人尤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5∶1[1]。但长期以来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率较低,X线和CT主要局限于骨性结构的观察,MRI有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和高分辨率,可对肩锁关节损伤做出更加完整的诊断。本文对肩锁关节解剖、损伤机制和影像诊断进展进行综述。1肩锁关节解剖和生物力学肩锁关节连接肩胛骨和锁骨,为滑膜关节和平面微动关节,在维持上肢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肩锁关节被薄层纤维囊包绕,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但依靠周围韧带而保持相对稳定。韧带结构包括关节囊内韧带和关节囊外韧带。关节囊韧带由肩锁韧带组成,上、下、前、后肩锁韧带分别从各个方向加强薄弱的肩锁关节囊。上肩锁韧带最强大并由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点的纤维所加强,其作用是保持肩锁关节水平方向的稳定,斜方肌和三角肌腱膜也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关节囊外韧带包括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喙锁韧带是肩锁关节主要的稳定结构,由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两部分组成。锥状韧带走行于锁骨后方的锥状结节和喙突基底之间,限制锁骨向前和向上移位;斜方韧带起于锥状韧带...  相似文献   

8.
颈椎关节结构较复杂,除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外,尚有枕环关节,环枢关节及钩突关节,特别是环椎、枢椎提特殊结构,适应了头部多方向运动、范围大之功能,头部旋转功能约有百分之九十发生于环枕关节。不但运动灵活而且装置稳固。其周围有多数韧带。除众所周知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外,尚有环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环椎后韧带  相似文献   

9.
对20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病理基础进行了浅讨,认为①颈椎管狭窄;②颈椎节段不稳;③由于代偿而发生的黄韧带增厚、小关节增生及关节囊肥厚等在外伤情况下易发生颈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鞍马运动员的腕部骨与关节的病理学分析,发现其病理表现的一些类型及特点,诊断出鞍马运动员病变征象主要表现为腕部骨骺异常、骨质增生、骨折等,这些变化与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史、运动项目特点等有密切联系,从而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队医进行医务监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跟骨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0%[1],距下关节骨折常伴有跟骰关节损伤,骨折移位.近年来,临床上大多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跟骨骨折的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加之临床上有一些手术并发症未能很好的解决,内固定手术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钛板内固定治疗13例涉及跟骰关节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洗脚惬意时     
洗洗脚,好处真不少 从人脚内结构来看,人脚共有26块骨头、19块肌肉、 33个关节,大量的韧带、血管和汗腺,这些骨头彼此借助韧带关节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凸向上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足弓可以缓冲行走和跑跳时的震荡,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足弓的形成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因此,保护好小脚丫应该从婴幼儿时代就开始做起,洗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都说想弹好钢琴必须练好“童子功”,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培养孩子弹钢琴。但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主任李自立说,孩子5岁以前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学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如果练习时间长或用力过猛,还可能使骨骺受损,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缺陷会愈加明显,严重者还会出现拳头握不拢的情况。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徐刚认为,5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练习钢琴时会不自觉地扭曲身体,时间长了可能造成脊柱侧弯,出现双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应用接骨板作内固定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25例患者共43处下颌骨骨折均行接骨板内固定.结果:25例患者术后创口均无感染,为I期愈合.20例咬合关系到位,5例咬合关系不理想,术后张口度在35mm以上者22例.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下颌骨骨折应用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较传统的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栓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组织学、生物力学手段探讨微骨折术对前交叉韧带(ACL)修复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雌雄不限),所有动物行双侧后肢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实验组:右侧后肢,前交叉韧带缝合修复术后在韧带止点周围应用微骨折术;对照组:左侧后肢单纯进行前交叉韧带缝合修复术,未行微骨折处理.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生物力学测定观察腱-骨之间愈合状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腱-骨界面区主要由软骨组织构成,基质丰富,可见骨母细胞成骨活跃.术后8周,高倍镜下可见界面组织宽度减小,靠近微骨折面的软骨细胞基质出现钙盐沉积,新生骨与肌腱界限不清.术后12周,腱-骨界面形成间接止点的结构.对照组腱-骨界面组织学结果显示为瘢痕形成过程.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修复组织应力强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韧带缝合止点周围应用微骨折术能显著促进兔ACL修复术后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肱骨干、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本组胫腓骨骨折87例,肱骨干骨折25例,股骨干骨折11例,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随访4~16个月。结果:胫腓骨、肱骨治愈率高,邻近关节功能恢复好,股骨干骨折并发症多,疗效差。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稳定性生物力学特点,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治疗股骨干骨折,其骨折上下端各穿二根螺钉固定强度不够,易产生螺钉弯曲,钉孔扩大,固定失牢,且膝关节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   

17.
观测了胎儿、儿童和成人组各21具防腐尸体的髋关节骨膜皱襞.在髋的唇外缘较低的部分,在股骨头韧带基部和沿着股骨颈滑膜反折线外,呈现扁平和绒毛两种类型的滑膜皱襞.我们分别称之为唇皱襞,韧带皱襞和颈皱襞.韧带皱襞是完全垫在了髋关节表面,在关节活动时它们均不可能受伤.然而唇皱襞体形较大,在胎儿组5月龄时就已观测到,其出现率为78.81%.在儿童和成人组中,有九例唇皱襞伸进了股骨头和髋的窝关节面之间,在大腿内旋外施时,9例中的6例可滑进滑出,其余皱襞则在不能滑出.很可能唇皱襞就是在讨论中的髋关节疾患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武术的教学步骤 少年儿童神经过程的活动性高,抑制和兴奋相互交换快,身体容易进入工作状态。武术教材的动作强度,可根据课的情况适当调整,开始学习时,强度可略小些,上课后略活动各关节、韧带后即可进入教学阶段。通常技术教学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9.
跳绳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个体育项目。由于设备简单,又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因此,便于普及开展。通过跳绳锻炼,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机能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学生的弹跳力、灵敏及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由于低年级儿童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小学生往往注意力不易  相似文献   

20.
后滚翻、肩肘倒立、侧手翻教学建议自治区教研室秦春梅后滚翻、肩肘倒立和侧手翻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体操技巧项目,是小学3-6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它对发展儿童少年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