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定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我们在归纳前人相关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对本市中小学、职教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探寻校本培训在本市的立足点与切入点.为校本培训在本市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校本培训意义重大,关系整个教育事业的兴衰和学校的前途与命运,关系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和出路。一、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  相似文献   

3.
认真推进校本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再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是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课题,如何认识、实施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对校本培训从概念、特点和实施三方面进行论述,以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4.
在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校本培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机构作为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承担着为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指导、服务,进行管理和评价的功能。因而要充分认识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培训中的铺路搭桥作用。  相似文献   

5.
6月中旬,教育厅师范处组织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云南教育报刊社、昆明市教育局师训处人员对我省首批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试点单位进行了中期检查。试点显示,我省中小学蕴藏着开展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丰富的培训资源。有关部门拟进一步扩大宏观指导下的校本培训试点,为继续教育在较大范围稳步推行探索有效的途径。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培训组织模式,它以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基于学校发展,并赋予学校较大的自主权。我省1998年在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后,校本培训即被纳入有关部门议题。…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贯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落实校本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市中小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2003年12月17日至19日丽水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研讨会在美丽的山水城市丽水举行。有来自全市九个县(市、区)教育局分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局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和中小学校代表及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省教育厅师范处陈明硕副处长、省教师培训中心徐焕凤副主任等领导到会指导并讲话。本次研讨会由市教育局主办,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协办。研讨会的主题是:紧紧围…  相似文献   

7.
教师“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需要校本培训。新课改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大好时机,怎样以新课改为契机,促进教师的校本培训?一、明确目标,确定校本培训方向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  相似文献   

8.
1999年 9月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 ,指出“中小学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并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培训”。几年来 ,我校立足于本校实际 ,开展教师职后培训工作 ,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 ,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使校本培训工作走上了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本培训产生的三种理念理念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所形成的校本培训概念即美国的“学校本位”及欧洲的校本在职教育为我们借鉴后,正顺应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一切为了学校,培训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教师,因而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在学校的组织下,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校本培训定位。理念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市起步于1996年,当时的湖北省教委把十堰市定为全省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到1997年8月,国家教育部又正式下文把十堰城区定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主要依靠集中培训的继续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而校本培训以一种独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日益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欢迎。校本培训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绿色平台。  相似文献   

11.
本刊征集     
《教师》2011,(13):29-29
本刊征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研究专题文章。特别欢迎下列文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现状调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评价;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评价;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评价;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服务能力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教育部在《关干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因此,各地应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校本培训运行模式。我校作为县教师培训基地,苦练内功,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特点的校本培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部在最近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强调指出 :“中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本文就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探索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必要性  “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在国际上出现于 6 0年代初期 ,大约于 80年代在我国的吉林、湖北、四川等地“问世”。当时 ,这种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学校负责人组织 ,由本校或本地区的优秀教师作为施训师资 ,以教研活动为…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为了顺应新时代教师培训的发展,满足新形势下校本培训的需求,天河区不断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践应用研究。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校本培训的基础,提出了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最后对天河区教师校本培训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校本培训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明显。作为一种培训理念与继续教育模式,校本培训同样应该而且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得以实施。在校本培训中,要选择适当的模式,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建立校本培训保障体系,推进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师资培训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刊征集     
本刊征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研究专题文章。特别欢迎下列文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现状调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评价;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评价;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评价;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评价;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服务能力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7.
谈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校本培训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一轮大规模的,以信息技术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取得了显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新时期我国“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新任务。研究和探索中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及其实施途径,势在必行。走向校本,实施校本培训模式必将成为“十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向。本结合“九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谈谈在“十五”期间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校本培训模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在中小学的教师培训中起看攀足轻重的作用。总结、归纳目前校本培训的特色和亮点,可以促使校本培训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立足校本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效能.为此,一要理念先导,让继续教育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二要开展"三格"培训,让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都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三要实践导行,营造校本培训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校本培训完善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打破了继续教育在时间、空间的局限,把学习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尤其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学校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开展开放性的校本培训更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