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存龙 《钓鱼》2004,(10):30-30
每年5月,过了农历“立夏”节气,气温骤然升高,风和日丽,水碧天蓝,又是一年夏钓时。过了农历小满节气,气温水温适宜,夏季鱼儿好吃钩。夏满芒夏暑相连,即过了夏至节气后,南方进入炎热夏季,鱼儿索饵,吃口不旺,鱼不太好钓。但夏季既是鱼类生长期又是鱼类食欲旺盛期,只要注意观察鱼类活动规律,注意掌握初夏季节与炎热季节的垂钓特点,钓获量也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2.
夏钓进行时     
龙云湖  昕东 《垂钓》2010,(6):31-31
夏季,因为气温、水温的关系,钓鱼人普遍认为鱼难钓。不过,若掌握了鱼类的活动规律及合理地安排好钓位和垂钓时段,夏季同样会是垂钓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3.
夏钓     
《钓鱼》2010,(15)
夏季是鱼生长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天气炎热,午时温度甚至达到摄氏35度以上,并不是钓鱼的最好时机。钓谚也说:夏天到,鱼难钓。  相似文献   

4.
侯凤明 《钓鱼》2005,(18):41-41
“走马”是指运动中的钓者,“观星”是老钓手判断钓点内是否有鱼的依据。俗话说“盛夏鱼儿叶下藏,走马观星钓荷塘”。白露之后正是大量莲藕上市旺季,夏季茂盛而又浓密的荷叶,被人因采藕而拉得东倒西歪,使原来密不透风的水面缝隙洞开,给钓鱼人带来了施钓的良机。加上夏季高温阶段刚过,气候逐渐回到了符合鱼类需要的温度,又因为莲藕有过滤肥水的功能,使得藕塘中的水质偏瘦,鱼类食用的天然饵较少,塘中的鱼对饵有着更强烈的摄食需求,因此白露节气后,正是走马观星钓荷塘的最好时段,早晚凉爽的气候也为钓者提供了良好的出钓时机,使钓者免遭了酷热之苦,真正享受钓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符荣财 《钓鱼》2010,(14):26-27
编辑的话:夏季是鱼生长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天气炎热,午时温度甚至达到35度以上,并不是钓鱼的最好时机。钓谚也说:“夏天到,鱼难钓。”本刊精选四篇文章,组成夏钓专题,从对象鱼出发探讨夏钓技术,希望在炎热的夏季能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漫谈夏钓     
夏钓特点起春、夏秋季、的冬三天季气都变较化比平稳,大起大落的日子不多。由于夏天水中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饵料异常丰富,可以说是鱼类发育生长的最佳季节,也是可钓对象鱼最多和钓法多样的时期。说垂钓对象鱼多,除鲫、鲤之外,鲂、草、鲢、鳙、青、黑、鲶和罗非、白鲳等等,都进入了摄食旺季。说垂钓技法丰富多彩,是既可使用长、短手竿,还可使用两用竿和海竿;既可钓底,也可钓浮;既可垂钓小鱼,更是专攻大鱼的绝好时期;如嫌白天炎热,还可进行夜钓……总而言之,夏季是各种钓法“百花齐放”的大好季节,只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天气和钓场,采取的…  相似文献   

7.
夏钓流水鱼     
何为夏钓流水鱼?简言之,即是夏季在有流水处钓鱼。然而,并非所有流水处均可钓到鱼,这主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要指水质变化等)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钓手因地制宜,依据水情、鱼情来选择钓点,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拉饵钓鲌鱼     
李洪生 《钓鱼》2005,(18):25-25
悬坠拉饵的鲍鱼钓组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季节来选择钓竿,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冬末春初使用45米的手竿,这是因为水库湖泊中的鱼为了能够摄食,已从水库湖泊的中间游向近岸。为什么能够钓浮,其主要原因就是深水处的水温不能满足鱼类的需要,鱼自然地上浮到能接近自己体温的泳层。因此春秋两季使用45米的即可,夏秋季竿最好使用5.4米或更长的竿,这是因为夏季钓鱼人多,加之鱼浮于水表的原因,河岸边不安静,加上鱼本能的戒心,故离岸较远。使用短竿钓获的鱼不仅少,而且个体较小。从钓获的角度看,夏秋两季用长竿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用短竿,钓的鱼也大。所以钓组尽量以长竿为主。  相似文献   

9.
夏钓草鱼     
马松录 《钓鱼》2012,(11):30-32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属中层鱼类,主要以草类植物为主食,也吃各类昆虫。草鱼四季都可垂钓.但因入夏以后水草繁茂,草鱼开始食草、并且胃口越吃越大,大口狂食,所以夏季是选择钓草鱼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王华良 《钓鱼》2010,(15):26-29
夏季是鱼生长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天气炎热,午时温度甚至达到摄氏35度以上,并不是钓鱼的最好时机。钓谚也说:"夏天到,鱼难钓。"本刊精选三篇文章,组成夏钧专题,从垂钓水域出发探讨夏钧技术,希望在炎热的夏季能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哲 《钓鱼》2014,(17):38-39
一、把握时间夏季钓鱼,特别讲究把握时间。时间不同,结果就大相径庭,尤其是天气晴朗的时候,由于温度高水温高,使鱼类的食性和习性发生了短暂的变化。如鲫鱼适宜的温度是15~28℃,超过这个温度,鲫鱼会感到不适应,食欲大打折扣;与鲫鱼有同样习性的鲤鱼亦是如此,温度一旦不在鱼的适应范围内,咬钩率自然就下降。所以,要把钓鱼时间控制在符合鱼的适应范围之内,这样钓效才会好。  相似文献   

12.
“夏天到,鱼难钓”。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经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  相似文献   

13.
夏钓涨水鱼     
每当五月以后进入夏季,万物旺盛,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汛期到来,水位上升,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此时水动鱼动,鱼类觅食活跃,食饵旺盛,正是江南野钓溪河水库的大好时节。但要有丰厚的收获,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选位及垂钓的方法。一、钓野河钓具、钓饵钓涨水鱼,钓点的水位往往高低不同。同时野鱼上钩时冲劲很大,所以宜选用5.4米至7.2米的长竿,采用七星漂传统钓法,1.5号强力尼龙线,主线子线合一,钩用伊势尼5号,这样大鱼小鱼都可以兼顾。钓饵以荤饵为主,如红蚯蚓、河里小青虾等。  相似文献   

14.
张乐平 《钓鱼》2007,(6X):26-27
每年的立夏至秋分(约五个月的时间)内,是垂钓花、白鲢的大好时期。尤其是盛夏,气温在28—32度之间时,花、白鲢摄食最为活跃,进食凶猛,生长快速。在我国,鲢鳙属四大家鱼的成员,一般中小型水域都属人工放养,自然生长的都在水库、湖泊等大型水境来因鱼施钓。  相似文献   

15.
水库夏钓鲶     
颜恒 《钓鱼》2003,(18)
在自然水域,尤其是水库中,除了大量的有鳞鱼外,也广泛生长着许多种类的无鳞鱼,而其中尤以鲶鱼和江鳅为盛。要钓这些鱼,首先要了解它们的习性,一般无鳞鱼都有怕光易惊的特点,故它们多生活在较僻静、地形较复杂和光线相对暗淡的水域,又由于它们生性好静,具有较强的定居性,在水少水清的枯水季节更是不易钓获它们的,这样在许多钓鱼人中形成了这类鱼不好钓的印象,也因此少有人专门去钓它们。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获鱼的技法。首先在季节上——要钓鲶鱼以及江鳅,最佳的季节当数夏天以及秋初。鲶鳅等属喜温性鱼类,在相对水温中,温度越高其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佚名 《钓鱼》2007,(4S):48-48
白姑鱼俗称:白果子,白姑鱼、白古子。个体不大;通常只有25-30厘米,白姑鱼因外形与黄姑鱼十分相似,因体色白亮而得名。白姑属温水性的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质海域,以虾、蟹和小鱼为主。生殖季节结群向近海区域洄游,生殖期为每年4-6月。在此期间鱼很少摄食比较难钓,白姑鱼与黄姑一样,鱼鱼票也具有发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每年11月份到来年2月份气温下降,属寒冬季节,这时多数鱼类蛰伏不动,它们在越冬期,代谢滞缓,摄食很少,这是钓鱼的淡季。因此不少鱼迷外出垂钓,经常无功而返,无奈大自然形成的特有气候规律,人们无法改变。但鱼类是活体,只要生存,必然需要进食补体,即使是寒冬腊月,冰封江河,鱼类总会为生存而活动,这就给垂钓者带来了机会。冬季垂钓鱼获量的多少,就在于钓手是否把握好出钓时机以及钓技如何等诸多因素,如果能按以下几个方面去施钓,这个冬季就不会经常当“空军”。时间暖。鱼冬类季也是会昼根短据夜这长一,早自晚然凉规律,白,天形成自身的摄食及活…  相似文献   

18.
漂流钓也称逐草钓法。是针对草食性鱼类食草的习性,以草为饵来钓取生活于水体中层鱼类,也是在施钓中遇到气候变化(高温)、鱼情变化(上浮)沉钩底钓无法实施时采取的钓法。漂流钓取的对象鱼有草鱼、鳊鱼、鲂鱼、翘嘴红鲇等。漂流钓最佳的施钓时期为每年的5月上旬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敏荣 《钓鱼》2004,(23):28-28
俗话说“霜前与霜后,钓鱼有奔头”。立冬之后正是长竿短线点钓残荷间的大好时机。由于气温的下降,鱼感到冬天的临近.开始大量的摄食,为过冬的消耗和来年的繁育做准备。基于这个原因.这一段时间鲫鱼的上钩要明显地好于其它时候.钓取鲫鱼的个体也比其它的时候要大。其二:夏季长满水生植物令钓者无法施钓的环境,如今却因水生植物凋谢、枯萎而给钓者提供了一个施钓的空间,特别是江南农家用于承包养殖菱藕的池塘,  相似文献   

20.
郑少华 《钓鱼》2010,(16):38-38
鲤鱼,我们当地称之为“拐子”,喻为聪明,是狡猾之鱼也是难钓之鱼,我对越是难钓之鱼越有兴趣。针对鲤鱼习性、食性不断探索,不断提高钓技,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实战经验,将夏季钓鲤心得与钓友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