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一文发表在1934年6月1日《生活教育》杂志第1卷第8期上,现收录在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陶行知全集》第三卷。一、写作背景1932年5月,国民党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程》(以下简称《暂行规程》)规定: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35年1月1日的《生活教育》第1卷第22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拉夫教育》。该文现已收入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陶行知全集》第3卷。时隔半个多世纪,再读先生当年发表的这篇文章,深感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办好教育,仍多有启迪。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短暂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91年8月,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持,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陶行知全集》十卷本;1998年10月,《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补遗一卷)又问世了;21世纪前夕,还将出版第十二卷(补遗二卷).这是迄今为止,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最为齐全、最为珍贵的历史记录.这充分证明:生活教育运动“有一套理论,也有一套实施的办法,是从多灾难的环境里压出来的”.这也是陶行知对生活教育运动最为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胡晓风 《生活教育》2011,(23):37-41
《同舟共进》2011年第1期刊发了周正章先生《陶行知当年的"深思"与"多虑"》一文,谈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持编辑、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全集》(下文简称川版全集)10卷本时,编委内部就是否收录陶行知《关于社会改造的提案》和《读列宁传》  相似文献   

5.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的《陶行知全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从一九八三年四季度起陆续出版。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陶行知全集》全面地反映了陶行知致力人民教育和民主革命三十年的思想发展、奋斗历程和创业成果。《全集》分六卷,共二百余万字。第一至三卷,论著类,包括教育论述,时事政治论述,演讲记录,会议提案,自撰外文作品中译篇等;第四卷,诗歌类;第五卷,书信类;第六  相似文献   

6.
以上是《手脑相长歌》的手迹复印件,原载1934年5月16日《生活教育》半月刊第1卷第7期封面。这首歌最先出现在陶行知发表于1932年9月20日上海《消息》月刊上的文章《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手脑并用》中。文末有3首歌《,手脑相长歌》是其中第3首。1932年11月28日福建教育厅《教育周刊》第137期发表了陶行知在国立暨南大学教育学系的演讲《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文末也用这首歌劝大家手脑并用。1933年7月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的《知行诗歌集·幼苗集》中选录了这首诗。1944年1月15日时代印刷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本…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 生活教育运动在中国开展将届八周年时,即1935年3月1日,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半月刊第2卷1期上,发表短文《生活教育现代化》,文章开头写道: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语录     
《生活教育》2011,(14):45+96
我以为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那个改造环境的能力。——《陶行知全集》第8卷第27~28页好教育应该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63页  相似文献   

9.
记者:胡老,您是陶行知的学生,又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副会长,《陶行知全集》1~11卷的主编,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请你谈谈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怎样提出、如何发展的呢? 胡:陶行知1913年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中就闪现着“创造”的光点。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明确无误的是1919年,他提出“创造精神”,“创造的教育家”(见《第一流教育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25页,以下简称全集×卷×页),把创造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研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新世纪10年(2000—2009)的陶研成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越了以往任何10年段。10年中,《生活教育》复刊、《陶行知词典》、《陶行知全集》(修订版)出版等8个事件是值得我们进行盘点、分析的陶研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胡晓风 《生活教育》2011,(12):37-41
《同舟共进》2011年第1期刊发了周正章先生《陶行知当年的“深思”与“多虑”》一文,谈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持编辑、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全集》(下文简称川版全集)10卷本时,编委内部就是否收录陶行知《关于社会改造的提案》和《读列宁传》两篇文献有截然不同的意见。周先生表示是他的“意见被采纳,这两篇颇有争议的文章收入了《陶行知全集》”。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语录     
《生活教育》2011,(20):31+37+43+86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123页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4页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湘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166页敢探未  相似文献   

13.
从《陶行知全集》第三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版)看,1935年这一年,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上发表的文章达17篇。这些文章涉及面广,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其共同特点,一是文字不长,二是击中时弊,三是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语录     
陶行知 《生活教育》2011,(24):20+35+37+41+43+61+84
培养人生与共和国国民必不可少之精神态度。——湘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61页用生活教育之原理与方法,培养男童中之优秀儿童,使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317页扫地抹桌,是养成扫除肮脏的习惯。我们还可以把扫地抹桌的魄力。推出去扫除全国的、全世界上的、一切的肮脏东西!——《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67页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语录     
《生活教育》2011,(16):50+54+62+69+75
育才学校生活之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17页要是国家中有一个人不受教育,他就不能算为共和国民。——湘版《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29页我们应当有广义的师范教育——虽所培养的人以教员为大多数,但目的方法并不以培养教员为限。——《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16页  相似文献   

16.
《通不通》原载于1935年6月16日《生活教育》杂志第二卷第八期,主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对张耀祥先生在《教育杂志》上一篇批评短评的回复。张耀祥先生批评陶行知先生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一语言论不通。故陶行知先生写此文与张耀祥先生商榷,也是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句话到底是通还是不通的答复。  相似文献   

17.
1935年1月《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7期发表陶行知《生活教育现代化》一文,这是生活教育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是陶行知自1923年结成生活教育论到1934年得出普及教育以实现整个民族、整个生活、整个寿命现代化这个结论的结晶,是中国生活教育运动承前启后的方向盘。这篇文章仅316个字,但内容十分丰富,我自己30多年来就是围绕这篇短文开始研究,百读不厌,用之无限。下面谈谈我的部分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胡晓风 《生活教育》2011,(15):25-31
1935年1月《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7期发表陶行知《生活教育现代化》一文,这是生活教育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是陶行知自1923年结成生活教育论到1934年得出普及教育以实现整个民族、整个生活、整个寿命现代化这个结论的结晶,是中国生活教育运动承前启后的方向盘。这篇文章仅316个字,但内容十分丰富,我自己30多年来就是围绕这篇短文开始研究,百读不厌,用之无限。下面谈谈我的部分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方与严教育文集》,由香港中业校友会司徒辉等慷慨资助,1995年8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列为重点书目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计123.3万字。全部精装三千套。该书收集了方与严大部分教育作品,是研究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的重要书籍。这部《文集》是本人从1981年着手,于1991年初步编成的。先有近百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终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立志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争取自由平等之教育理论与方法"(《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卷第338页.以下引文凡出自此书者,均只注卷码和页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三十年来,他一如既往,始终不渝,以其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建设"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活需要"(1卷P557)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条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