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丽霞 《考试周刊》2013,(11):193-195
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美术学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为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情境陶冶式、示范模仿式、技能训练式和引导发现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了这四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的生命,语文是富有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创设情境、作文训练、拓展教学内容等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这是训练学生对视觉媒体的感受和审美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育功能自不待言。因此,"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美术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是指语文教师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与评价学生,特别是在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写作训练等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学生潜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好赏识教育,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与叶圣陶先生合著了《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等经典作品,对自身的语文教育思想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归纳与概括。朱自清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本国的固有文化,并强调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表达。在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率先提出了作文训练和技术训练两大理论,并要求语文教育活动围绕这两大核心开展。相较于既有的语文指导模式,朱自清先生所倡导的"读""悟"已经成为其语文教育思想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A5):27-28
高三语文复习中的"激趣"行为应是符合新课改"自主""创新""人文"发展要求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下的自在愉悦的学习过程。它可以表现为语基复习中的"激趣"——在站立读书、比拼训练、自主学习中获得快乐与进步;也可以表现为文本阅读复习中的"激趣"——借助识记方法、模仿练习,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使学生因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获得别样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关注人文教育,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这要求每堂历史课都有一个立意和主题,并且能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结合今天的社会现象,让学生体验历史,起到"读史明智"的效果. 袁振国先生在《理解文科教育》一文中谈到:"当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文科教育."学习历史不是只为了学习而学习,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历史课教学是枯燥的,但如何给枯燥的课堂加点蜜糖,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认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历史学科中的精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堂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5年版)》要求中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可见要实现终极教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在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把心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化的研究,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和融合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一般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科学学科特色,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  相似文献   

10.
美术鉴赏程序,包括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也就是"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作者想表达什么""你喜欢这个作品吗?"从这些步骤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术欣赏是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从而决定了美术欣赏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探寻规律的理性过程。所以,在美术欣赏的环节中,尊重和关注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认知能力的增长,提升学生美术欣赏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其"仁者不忧""为仁由己""践履躬行""因材施教""教者必以正"等教育主张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诸多启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历史知识的传递与情感、态度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增加情感的投入,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生命的积极情感。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结合学科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在这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落实方面存在欠缺。所谓"情感态度",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对人生与社会的主观态度与反映,以及丰富的内心经验与体验。其之所以落实不到位,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这一目标的重要性,真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初中数学入手,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情感教育的内涵、意义以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阳 《科幻画报》2022,(2):279-280
根本教育理念下美术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与热爱,对艺术多元化的理解和尊重。使每个学生都能用欣赏的眼睛去看世界!那么如何在根本教育引领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我们就要从美术课堂学习的方方面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材料,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本文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就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感性教育应首先从欣赏音乐入手。声乐歌唱是感官的艺术,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空间艺术,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官,使学生了解其艺术;经过听觉与视觉的感悟,使学生领略艺术的美感和艺术的魅力,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接受训练;透过听觉与视觉的欣赏、接触,使其扩大借鉴、学习方法,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刚刚接触声乐的学生,还不能完全辨别古曲音乐、美声唱法,让他们欣赏一些古典音乐的片断,欣赏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美声唱法的歌曲或咏叹调,使学生在感性上对古典音乐、美声唱法有一个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使学生学到一定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教育部新颁布的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发展.结合教育现状,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时,有必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在当前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英语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把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紧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情感因素,探讨了实施情感教育的课堂设计。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的迫切性,并从课程体系、学生的学科认识、课堂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困境,提出"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学习模式改革""跨界融合""评价体系建设"等通识教育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