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校校通”工程的背景 教育部在2000年11月14日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的文件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相继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络系统。并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各省对落后农村地区财政卜的支持,使得“校校通”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很多省普通高中将信息技术纳入会考范围,有的市将信息技术列为中考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康庄 《湖北教育》2003,(4):52-53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精神,我省中小学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加大了校园网工程、多媒体教室等硬件的投资力度。但学校投资巨大的硬件环境并没有产生大家所预想的高效益。如何使“校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10月 ,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 ,提出在中小学逐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并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建设。当前应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 ,为信息技术教学创造基本的物质条件。本文阐述了几种组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方案 ,供参考。1 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本构成  计算机网络教室通常由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 (交换机或集线器 )、网卡、线缆等硬件和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组成 ,实现资源共享 ,并能访问Int…  相似文献   

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全国掀起了在中小学普  相似文献   

5.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单位及广大干部教师的艰苦努力,我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都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校校通”工程当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了扎实推进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各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新加坡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河北省实际.加快发展、普及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经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已经朝数字校园的更高水平发展。作为教育水平全国领先的市区,杭州在推进普教信息化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以“校校通”、“班班通”为代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经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已经朝数字校园的更高水平发展。作为教育水平全国领先的市区,杭州在推进普教信息化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以校校通、班班通为代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总揽,遵循“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课程实验、科学实践,强化科研、提高水平,推进整合、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建设“三网”(城域网、校园网、教室网)、实施“三通”(校校通、室室通、户户通)工程和普及“三进”(计算机、数码投影、实物展台进教室)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加强对新课程的研究,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其中重要的一点:“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的发展,如今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朝数字校园的更高水平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杭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遍开设,以"校校通""班班通"为代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2.
西藏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治区每年安排500万元,组织实施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系统工程。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建成计算机教室133个、“校校通”卫星收视点983个、教育资源“班班通”系统508个,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1763个。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国各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相当重视,人们投入极大的热情实施“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研讨竞赛,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透视火热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笔者对一些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一些一线教师,看到了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层次不同的误区。在此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以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让每一个农村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信息技术教育,通过网络让农村学生倘佯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这是2005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在全省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一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江苏省启东市“校校通”工程已全面完成.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设,他们通过加强管理、注重培训,强化应用指导,充分发挥了“校校通”工程使用效益,真正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学校教改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到2004年,天津市连续4年实施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室装备工程和校校通工程。目前,天津市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完成学校校园网的建设,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接入教育城域网。网络环境的成熟为天津市中小学实施大规模数据传输和计算提供了保证,为此,天津市普通教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确保教育部的要求顺利实施,我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列为今后五年山西教育五项创新工程之一,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遵照会议精神,我们建立了渝中区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渝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并于2001年春全面启动渝中区教育城域网建设项目,2003年3月工程建设全面验收完成。渝中区教育城域网由教委网络数据中心和80所学校组成,覆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100%的教室、办公室设置了数据接口,100%的教职工接受了信息技术培训,全区学校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教育城域网的成功建设,为整体推进渝中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基础教育方面本不起眼,但以下信息却让人颇感震撼——在1998年底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2001年9月,石景山区又完成了所有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在北京率先实现了“班班通”(网络计算机进入所有57所义务教育中小学的931个班,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教室就能在国际互联网上遨游)。在“校校通”“班班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石景山教育工作者的卓识与苦干。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信息化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与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差不多同期开始。最基本的标志是提出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和信息技术教育。那时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