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和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代高职类大学生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这一政治思想建设议题出发,对雷锋精神的内涵、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以及学习雷锋常态化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校始终坚持把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培育新一代人才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着力深化着学雷锋活动长效发展,不断谱写学习雷锋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是雷锋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的理性升华,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集中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它适应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彰显着崇高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创新学习雷锋活动,把弘扬和培育雷锋精神引入常态化建设轨道,是新形势下学习雷锋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倡导大学生学习雷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自身的全面发展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要不断的利用雷锋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坚定他们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作风.努力为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锋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从步入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升华。高校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历来是社会学雷锋的重要基地。青少年学生是社会学雷锋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校教师带领和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校内到校外,学雷锋做好事,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也就是要求把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7.
任杰球 《湖南教育》2001,(16):26-26
师德教育要与学习雷锋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雷锋精神,像雷锋那样将自己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雷锋那种爱岗敬业、勤奋钻研、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做到乐业、勤业、精业,才能真正用行动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自觉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因此,师德教育要与宣传、学习雷锋精神结合起来,正确认识雷锋精神和师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资源和精神财富。5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勇前行,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素材。坚持把继续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于指导青年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德育素质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史辰娜 《河北教育》2005,(22):17-17
素质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怍用。在人生起步阶段,一定要把思想索质教育放在首位。素质教育与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雷锋精神并不只是政治思想的代名词,更不能把学习雷锋简单地看成做好事、做小事,而应当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当作一种基本公德来弘扬,这既是我们的义务.又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示时,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应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我们以学习雷锋为核心,在学雷锋与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 1、学习雷锋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包括中学生在内的青年一代,对人生价值的探讨与思考,尤感兴趣。怎样把握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雷锋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内涵丰富,对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坚定信念、敬业奉献、创新创业等优秀品质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将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价值内涵、实践路径三个方面阐释用雷锋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逻辑进路,积极推进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凝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上升,与此同时,对于加强我国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势在必行。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学习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民族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的一面旗帜,在新时期,积极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对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加强人民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学习雷锋精神"一阵风"的情况,导致学雷锋活动缺乏常态化和机制化。文章主要从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以及实现雷锋活动与志愿活动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而不断地推广雷锋活动对群众的精神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核心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把雷锋精神融入该课教学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修养很有必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内容、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像雷锋那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纪观,使他们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辽宁教育》2007,(4):F0003-F0003
奋进的38中学坚持用雷锋精神治校育人,遵守“追求雷锋足迹、践行雷锋誓言、弘扬雷锋精神”的校训,以“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5.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民族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现如今,雷锋精神在大学生的观念里,是助人为乐做好事,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深入地学习雷锋精神的内在含义;对于高校来说,在培养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也主要依托于志愿者,依托于尊老爱幼的活动开展,缺少深入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引导;对于社会来说,每年三月集中宣传报道学雷锋事迹,对于雷锋精神的学习也过于简单。但是雷锋除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以外,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立足本职,甘于坚守,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各行各业践行工匠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大学生学习工匠以机智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通过深入学习雷锋精神中的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观,通过践行工匠精神能更好地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至今已整整60个年头,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多次就雷锋精神作出重要论述。多年来,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始终能够融入时代、引领时代。雷锋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产生和丰富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支撑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时代大学生主动学习并传承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对照自身,不仅有助于自身成长成才,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中代代相传,对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对雷锋精神认知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对雷锋精神的弘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孙冬梅 《考试周刊》2014,(82):164-164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的精神,雷锋同志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在学习上挤时间刻苦读书;在工作上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在为人处事上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新时期要不要弘扬雷锋精神,本文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2012,(12):20-22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雷锋精神,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今年以来沈阳油田关工委大张旗鼓组织青少年学习雷锋好榜样,激励孩子们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健康成长。广大青少年用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彰显出人人学雷锋的真情、真心、真动的灿烂局面。下面选登几例学雷锋的典型事例,以展示主题教育效果,推广学雷锋风尚,坚持学雷锋生活化、常态化,注入新的气息,在学雷锋的路上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50年的发展进程中,雷锋同志的事迹、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得以在广大师生中不断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对学雷锋活动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各级团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青年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积极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