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四年级的张青青问妈妈:“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青青的妈妈受过高等教育,一向很关注青青的成长。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她愣住了,但又马上领悟到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性教育问题。于是,她尽量用适合小学四年级儿童能理解的语言,讲述了关于十月怀胎,关于新生儿出生,关于女儿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么活泼漂亮的。但是,女儿到最后还是不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种情况,可能许多做父母的都  相似文献   

2.
嘉兴读者小刘来信说:“今天我又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变形金刚,我的脑子‘轰’地一响,儿子太不像话了,还不到6岁就学会偷拿别人的东西,他拿过幼儿园的DVD、拿过小店里的巧克力……我骂他、打他,为什么他就是不改呢?”主持父母都会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非常敏感和恼怒,往往轻则一顿臭骂,重则孩子还要受皮肉之苦。其实,每个父母都可以深思一下,当您发现孩子“偷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您会采取哪一种处理方式?杭州北山幼儿园家长朋友提出的,先了解孩子的“偷”,再决定怎样对待孩子这一行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教授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两组小白鼠交给自己的研究助手,并对助手说:“甲组小白鼠较灵活聪明,乙组小白鼠就不怎么样,你先尝试着训练这两组小白鼠。”过了一段时间,罗森塔尔用小白鼠跑迷宫的方式来测验助手训练小白鼠的效果。结果发觉甲组小白鼠确实比乙组小白鼠灵活。  相似文献   

4.
自古英雄出少年。报刊上经常刊出一个个华夏神童:1岁10个月识字3000个的小才女,2岁的游泳跳水运动员。4岁的司鼓手,5岁的汽车神童,9岁的小郎中,11岁出版诗集的小诗人,12岁的小经理,17岁赴美留学的年龄最小的研究生等等,简直不胜枚举。这些神童的事迹,吸引得我们广大年轻的父母们心猿意马,急切盼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很快与众不同地成为超慧天才,甚至连尚未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在孩子身上看到一些不良现象,如花钱如流水、好吃懒做、起居无常、沉迷电子游戏、滥用化妆品、吸烟喝酒、离群索居、孤僻固执等。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偶尔有上述表现,还不能说他有不良生活习惯。只有孩子在生活中反复出现上述消极行为时,才能说他染上了不良生活习惯。孩子染上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同学间不良生活行为和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不良生活行为的影  相似文献   

6.
李涛 《学语文》2005,(4):42-42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收在《呐喊》小说集里的第二篇小说,继《狂人日记》之后于1919年3月发表。当时新文化运动余波未消,五四运动正在酝酿,作者正是通过塑造这篇文章中的孔乙己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穷途末路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旧时代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封建科举八股的吃人本质。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的革命家卢梭曾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卢梭告诉我们,如果您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您就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这就是卢梭的关于“不要违反儿童的天性”的教育观念。然而,我们今  相似文献   

8.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那就是在她任教的班里确实有小朋友而且不止一个小朋友有这种“偷窃”行为。这一状况让陈老师很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会出现这种行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家长们交待,她更担心的是这种“偷窃”行为是否会在班里面流行开…  相似文献   

9.
韩迎春 《教育导刊》2004,(16):22-25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环境是导致儿童产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不断地会有“我要”的要求,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爱说“不行”。即使他们长大一些后,知道了“为什么不可以”,他们的自控能力也还很有限,还不足以控制强烈的“需要”冲动。此时,如果家长不加约束,不进行教育,就很容易导致儿童任性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随着现代社会变迁,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和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家庭,既是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因此,一个现代的健康的家庭,真心实施与发挥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有着特有的心理特点,如聪明活泼、求知欲强、富有创造性等.但是家庭中特定的优越地位往往使他们养成任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责任心差等心理品质.进入幼儿园以后,自我中心意识表现尤为突出.儿童这种“自我中心意识”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方面论述了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克服自我中心意识,使之学会分享与合作,发展交往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女儿由外婆带大,深受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宠爱,3岁上幼儿园后才回家。我们工作忙,常顾不上她,她变得郁郁寡欢。有次她从我皮夹里偷拿100元钱买雪糕,还把剩下的钱分给别人,我又气又急,忍不住打了她一顿。原以为我坚决的态度会让她彻底改正,没想到她竟然偷拿起幼儿园的东西。小朋友、老师来告状,我除了打她,别无办法。  相似文献   

14.
嘉善读者马晓楠来信4岁的儿子有点自私和小气,自己的玩具、食物从不让别人碰。我们经常告诉他要大方一些,不要自私,但没用。想请教其他父母有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主持生活中小气的孩子不少,父母忧心忡忡,担心孩子有这样的毛病会不受欢迎。怎样帮孩子克服小气、自私的行为,我们邀请杭州天水幼儿园的家长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毅3岁,有个不礼貌的毛病,如果家里人惹他不高兴,他就会大声嚷嚷“:我不要你,你走!”语气又凶又气,自己还在一边哭。你如果真走,他又会更大声疾呼哭叫你别走,真让人头疼。我该怎么办?江苏车台张望新有礼貌是指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主要指对人友善、和睦相处、和伙伴共享玩具,在公共场所不打闹,在餐桌上安静进餐,到客人家不大声喧闹、不乱拿东西,这些都是在成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老师等)的教育下学来的。要培养或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可以试试这样做:家长要加强自身精神文明的意识,自己要首先有礼…  相似文献   

16.
要纠正幼儿的侵犯行为,仅仅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多方面的工作: 一、创造一个不利于侵犯行为产生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幼儿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的玩具、充裕的玩耍时间及适度气氛控制的环境中,幼儿的侵犯行为会大大减少,他们在活动时将相互交往,互相影响,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此外,有教育意义的语言感受,如故事、儿歌、木偶戏等,也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二、理解幼儿的情感,正确诱导。愤怒感常会导致侵犯行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  相似文献   

17.
赵忠心 《班主任》2011,(4):28-29
面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光着急上火没有用。滥用所谓的"赏识教育",可劲地夸,这种"哄小孩子"的办法迟早会引起孩子反感;劈头盖脸地训斥、指责,又会使孩子破罐子破摔。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状况,必须认真研究孩子学习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一般地说,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不外乎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好等原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追求“最好的”,就连一个三岁的儿童也告诉你,他要上“最好的幼儿园”。假如你继续问他,“以后怎样呢?”他会继续回答你:上最好的小学,上最好的中学,上最好的大学……假如我再追问他,“再以后怎样呢?”也许他就茫然无语了。“最好的”,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其实,追求“最好的”,常常包含有许多不合理的成分。当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始终要求孩子“最好的”时,这就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在对幼儿家长问卷调查时发现,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重视对其子女智力发展、学科学习、健康状况方面的培养和经济投资,但在孩子社会性行为培养、个性品质教育方面却普遍存在着问题,如对孩子的任性、不尊重长辈、自私、缺乏责任感等重视不够,以至于儿童行为问题有上升的态势。儿童行为问题绝非与生俱来的,也非孩子所处环境的必然,只是其所受到的不恰当、不完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对幼儿家长问卷调查时发现,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重视对其子女智力发展、学科学习、健康状况方面的培养和经济投资,但在孩子社会性行为培养、个性品质教育方面却普遍存在着问题,如对孩子的任性、不尊重长辈、自私、缺乏责任感等重视不够,以至于儿童行为问题有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