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吐温最后的演说单纯译丢克斯葆莉姐妹私立学校毕业典礼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1909年6月9日1907年马克·吐温到英国访问,途经明尼阿波利斯(美国城市),在那儿他碰到了弗朗西丝·纽纳利,马克·吐温昵称她弗朗西丝卡。马克·吐温有许多叫做水族馆俱乐部或神...  相似文献   

2.
(一)1906年4月,高尔基抵达美国的第二天早晨一开始,又涌来了几十名来访者。“高尔基先生正准备参加今天将举行的宴会……”布列宁向大家宣布说。“他今天无论如何不能会见你们了。他要和马克·吐温交谈……”马克·吐温的名字对最热心、最坚决的来访者都产生了魔力般的作用。这大概是布列宁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但是,在那个时候的纽约,甚至在当时的整个美国,这确实象他如果宣布高尔基将与复活了的乔治·华盛顿本人共进早餐一样轰动!纽约是个车声隆隆、人声嘈杂、交通繁忙、生意经十足的城市,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里,马克·吐温的笔和语言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70岁高龄的马克·吐温在掌握人类的智慧和心灵上甚至胜过一些国家首脑。难怪人们曾多次向他本人提议争取当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王子与贫儿》(1880)等以少年为主人公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菜门斯。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4岁时,全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巴尔居住,在那里他度过了少年时代。汉尼巴尔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边,因地处南部交通要道而热闹繁盛。1867年,吐温32岁时,他以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时报记者的身分与去欧洲和巴勒斯坦的旅游团同行,乘的是“桂格城”号轮船,历时半年。他从所到的各个地方,向报社发回许多非常有趣的报道。这次旅行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机,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美貌姑娘奥莉薇娅·兰登的弟弟查尔斯·兰登。  相似文献   

4.
毫不留情     
1901年,马克·吐温决心写一篇揭露和抨击美帝国主义在国内外的血腥罪行的文章,他说,要“给自己的笔蘸上毒汁”来写这篇“毫不留情的文章”。马克·吐温的朋友们都很担心他的安全。他的好友豪威尔斯读了他写的这篇《坐在黑暗中的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愚人节”,马克·吐温遭到别人的愚弄: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他死了。当他亲自迎接来吊唁的客人时,许多人又惊.又气愤,纷纷谴责那家报纸。马克·吐温没有发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 (摘自《中外名人趣闻》)  相似文献   

6.
照片镜子     
马克·吐温成名后,收到许多附有照片的来信,希望马克·吐温回一声“您的面貌真象我”。当这种同样的来信持续地有增无减时,马克·吐温不胜其烦,写了回信,并印了几百份,发至各地。回信全文如下: “先生,我由衷地感谢您的来信及照片。正如您希望的,我认为,阁下的尊容,比所有那些象我的人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马尔堡名人手稿大拍卖市场传出爆炸性新闻:一份列宁写给克拉拉·蔡特金的书信手稿被波恩的一个女工艺美术品商人以高达28万马克的出价买走,而拍卖人一开始对这份手稿的估价只有6万马克。列宁的另一份书信手稿卖了7.5万马克。还有一页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的书信手稿被人以2.5万马克买走。  相似文献   

8.
海塞博物馆     
为纪念作家赫尔曼·海塞(1877—1962),将在黑森林北部作家的出生地——卡尔夫开放一座博物馆。海塞创作的两部力作《草原之狼》和《玻璃球游戏》使他至今得以享誉世界。他是其作品在国外销售量最高的一个德国作家。他曾因《玻璃球游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坐落在卡尔夫的这座博物馆将展出海塞的书信、绘画和书籍,以及他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达拉斯市洛的安那托尔超豪华旅馆的门厅里,库尔特·冯内古特坐在一张安乐椅上。他那浓密的胡子和蓬乱的头发使他颇象被他视为“美国圣人”的马克·吐温。尽管我们本打算在那里谈谈有关他的第16部小  相似文献   

10.
和马克·吐温一样,保罗·马里奇发现在毛里求斯有一座人间天堂。一种由于繁杂的人种和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混合体,增添了这个岛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你如果没有读过一个名叫马克·吐温(MarkTwain)写的那本书的话,是不会知道哈克贝利·费恩的历险记的。他写的主要是实情,有一些情况被作者夸张了,但大部分还是真实的,但这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否真实,今年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发行100周年纪念。它用当地的土语描述了19世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即将揭晓,但即使过了八十四年,瑞典文学院仍然没有搞明白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究竟认为这笔奖金应该授予什么样的作家。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奖金应授予那些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作家。在最近出版的纪念瑞典文学院创建二百周年的一本书中,瑞典诗人、文学院院士克耶尔·埃斯普马克先生说,自1901年第一次颁发文学奖以来已经一再对“理想倾向”这个概念下过定义。有机会看到文学院的机密文件的埃斯普马克先生下结论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似乎就是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作家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生于1870年10月10日,比他的朋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小十岁.去年(1985年)1月是契诃夫诞生125周年,而10月是布宁诞生115周年。两位作家是1895年12月12日结识的,即90年以前。在这四年之前,两人开始通信,布宁请求安东·巴甫洛维奇看看他的作品,并且谈谈自己的意见.契诃夫回信说,他“是一个差劲的评论者,评论初出茅庐的作者时,总免不了失误”。他请求布宁寄些新创作的短篇小说给他,“只是不要寄那些已经发表过的”.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了《布宁文集》  相似文献   

14.
一位学者坚信马克·吐温小说里的小主人公源于一个十岁的黑孩子深秋凌晨3点,得克萨斯大学从事美国研究的副教授谢利·费希尔·费施金从睡梦中惊醒,脑海里萦绕着两个男孩的形象:一个是美国最著名的小说的主人公哈克贝里·费恩,那个叼着烟斗  相似文献   

15.
德国女作家比尔吉特·范德贝克将自己收集的名人书信结集出版,全书共122页。这些书信表明其作者生活中充满艰辛。法国现代派诗人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在走投无路之际寻求“皇后的慷慨资助”。德国小说家西奥多尔·冯塔纳(1844—1909)在一封信中抱怨说:“我这里生活艰难,濒临破产。”这些文人为什么用自己宝贵的精力写下此类乞讨的书信呢?因为无论是  相似文献   

16.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在创作上他以清新的文体及技巧而闻名于世。萨默塞特·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英国使馆的法务官。他因两岁丧母,八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密西西比州有一座小小的大学城——牛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1897—1962)的大半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正如伦敦为英国伟大作家狄更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印度为另一位英国作家吉卜林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小小的大学城牛津养育了一代文豪福克纳,使他成为驰名世界的伟大作家。 1897年,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阿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8岁时他在牛津上学,中学毕业后开始找零活干,曾在他祖父的银行里担任簿记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想投笔从戎,但由于身体瘦小羸弱,在美国参军不合格,便到加拿大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然而,在他尚未成为军官  相似文献   

20.
塞缪尔·克莱门斯由于从事领航员的工作,未能实现他想成为一名传教士的意愿。他在写给哥哥的信中表示,他正在把注意力转移到“通俗文学上来”。克莱门斯说,除非他在三个月内成为一名幽默作家,否则,他就要用“手枪或毒药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