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奥运军团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奥运会上以金牌32枚,总牌数63枚的战绩,超过了悉尼奥运会的28枚金牌和59枚奖牌数,在奥运会上以前所未有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军团在14个项目上获得冠军,远远超过了往届的奥运会夺金项目。本文通过中国军团在奥运会的阵容组织,各体育强国摘金夺银形势;中国竞技体育对四年后北京奥运的策略,以及雅典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的提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再传捷报。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8届奥运会奖牌的走向与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世界体坛的格局,以期对我国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有所启示。1·奖牌分布情况(1)总体分布情况:本届奥运会共有5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金牌,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其中获得金牌超过20枚的国家有3个,分别是美国(35枚)、中国(32枚)和俄罗斯(27枚),共计获得94枚金牌,占获金牌总数的31·23%。(2)洲际奖牌分布情况:获得金牌的欧洲国家有25个,占金牌国家总数的43·86%;共获金牌137枚,占总金牌数的45·51%。获得奖牌的国家为31个,占获奖牌国家总数的41·31%;共计获得奖牌465枚,…  相似文献   

3.
中国跳水面对挑战罗京生一向被视为中国体育梦幻项目的中国跳水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去年世界杯跳水赛,中国选手虽然获得6枚金牌,但是没有一枚奥运项目的金牌,这是自1986年以来,中国跳水选手在国际比赛中首次与奥运项目的金牌无缘。不过这次失利并没有引起国人的...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跳水、体操、射击堪称是中国奥运战略的4张“王牌”,在4届奥运会中,支撑起中国体育的“半壁江山”。’84洛杉矶奥运会上,跳水、体操、射击共获9枚金牌,占中国金牌总数的60%(当时未设乒乓球);’88汉城奥运会上,跳水、体操、乒乓球共获5枚金牌,占中国金牌总数的100%;’92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跳水、体操、乒乓球、射击共获10枚金牌,占中国金牌总数的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一枚金牌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四枚金牌,在119工程实施的第一个四年周期中,它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悉尼奥运会的28枚金牌相比,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32枚金牌,而增加的四块金牌恰恰是来自“119”项目。“119工程”三大基础项目贡献的四块金牌正是中国在金牌数上超过俄罗斯、最终名列金牌榜第二位的关键所在。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这四块金牌赢得的方式是几种最匪夷所思的方式,雅典奥运会的现代神话意义体现在其中,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也体现在其中。  相似文献   

6.
宋斐  夏娃  侠客 《乒乓世界》2008,(9):50-65
北京奥运会前,大名鼎鼎的美国《体育画报》预测中国是金牌第一,以49枚压倒美国的45枚。不过,这了太平洋之后,中文版的《体育画报》却将他们美国同事的预测进行了“本地化”修正——以谦逊的态度修正了美国人对中国军才的力挺,力捧美国以47枚金牌为榜首,而中国以43枚金牌位居榜眼。  相似文献   

7.
《少年体育训练》2014,(3):19-21
<正>在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我市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取得的了长足进步。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夺得了13枚金牌、10枚银牌、11枚铜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得2枚金牌、3枚银牌。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广东代表团贡献15枚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为解放军代表团贡献3枚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  相似文献   

8.
在本届亚运会游泳比赛的32项奖牌争夺战中,日本获得15枚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中国获得13枚金牌、17枚银牌、3枚铜牌;韩国、中国台北、泰国和马来西亚各获1枚金牌。总体来看,亚洲泳坛仍是中日两强争霸的局面,但中日两强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双方将进行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9.
8月29日,随着飘扬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上五环旗的降落和奥运圣火的熄灭,第28届奥运会各项比赛宣告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共63枚奖牌的辉煌战绩,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竞技体育强劲的实力和体育健儿勇于拼搏的气势;同时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彩。给国人以极大的激励、振奋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如果巴塞罗耶奥运会在去年进行的话,中国所获金牌数就能够跻身前五名之列。中国健儿在去年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14枚金牌,10枚银牌和21枚铜牌。苏联金、银、铜牌数59、40、27,民主德国36、35、26,美国32、29、26,联邦德国16、11、19。这令人鼓舞的结果是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根据各国运动员在去年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或相当于这个级别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而研究得出。中国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只夺得5枚金牌,金牌数列在第十一名。这份被称为“白皮书”的报告显示了中国体育  相似文献   

11.
风物长宜放眼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体育的两个错位说起中国人都知道国内竞技体育领域存在着“阴盛阳衰”现象,甚至有些人把这个现象推广为整个中国体育的普遍现象。确实,自1984年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获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以来,女性夺得了迄今为止中国奥运会金牌总数的56%,她们对中国竞技体育的贡献确实要大于男性。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  相似文献   

12.
自1984年以来,中国体育军团在五届夏季奥运会中,累计夺得80枚金牌,其中田径贡献3枚。这3枚金牌的产生“历程”,是中国田径史上最值得回味的“黄金时刻”。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夏天是体育之夏,是奥运之夏。在长达两周的日夜颠倒中,我们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我们在频道的更迭中寻找中国选手的身影,感动着无数个激情的瞬间。 在奥运会经过108年的漫长征程终于重返故乡的时刻,中国体育也在希腊这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第一次获金牌数达到32枚,第一次位居金牌榜第二位,第一次将获金牌的项  相似文献   

14.
赵磊 《中华武术》2004,(11):10-14
中国跆拳道运动员陈中、罗微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分别获得1枚金牌,跆拳道项目创造了女队满额参赛、满额夺金的历史奇迹。在奥运会比赛中可能是唯一的百分百夺金的项目。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所有32枚金牌之中,跆拳道的这2枚金牌也是唯一的百分之百的项目,同时,罗微的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29枚金牌,陈中的金牌是最后1枚金牌。她们的金牌同时也是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管理中心所有9枚  相似文献   

15.
一代天骄     
一代天骄 本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涌现出了三位新人,16岁的张莹莹;17岁的张怡(?),枚闪光的金牌相比,新(?)更加可贵,更加令人欢欣鼓舞,因为她们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本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涌现出了三位新人,16岁的张莹莹;17岁的张怡(?),枚闪光的金牌相比,新(?)更加可贵,更加令人欢欣鼓舞,因为她们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本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涌现出了三位新人,16岁的张莹莹;17岁的张怡(?),枚闪光的金牌相比,新(?)更加可贵,更加令人欢欣鼓舞,因为她们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一代天骄@赵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跆拳道运动员陈中、罗微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分别获得1枚金牌,跆拳道项目创造了女队满额参赛、满额夺金的历史奇迹。在奥运会比赛中可能是唯一的百分百夺金的项目。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所有32枚金牌之中,跆拳道的这2枚金牌也是唯一的百分之百的项目,同时,罗微的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29枚金牌,陈中的  相似文献   

17.
阿让 《新体育》2004,(11):28-29
9月27日.瑞士洛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听证会上,关于雅典奥运会体操男子全能金牌的归属仍没有最后的答案,保罗&#183;哈姆至少在那时还保持着这枚金牌,即使这枚金牌最终被改判给韩国的梁泰荣,在美国人民的心里,保罗&#183;哈姆依然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破解119     
在日常生活中119是火警急救电话号码,但对中国体坛来说,119却是一项关乎前景的大工程。所谓119工程,简单地说就是以奥运会上游泳、田径、水上项目这三个基础大项金牌总数命名的中国体育下一代的共同目标。悉尼奥运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发现,中国体育优势项目的夺金潜力基本已经被挖掘殆尽,例如乒乓球项目,奥运会共设4个单项,4金牌全被我包揽。羽毛球5个项目,我获4金;跳水8枚金牌,我获其中5枚金牌,女子举重4金全被我收入囊中。如果再加上体操和男子举重,总共是21枚  相似文献   

19.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最令人瞩目的将是金牌盟主的争夺,而这场争夺又是在苏美两个体育大国之间展开的.让我们先从下面这个统计表来回顾一下从第15届奥运会至今,苏美双雄的金牌争夺史吧——1952年第15届奥运会苏22枚美40枚1956年第16届奥运会苏37枚美32枚1960年第17届奥运会苏43枚美34枚  相似文献   

20.
王川 《中华武术》2004,(10):9-13
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收入囊中32枚金牌的骄人战绩下圆满落下帷幕。中国田径代表队也携两枚分量极重的金牌荣归祖国,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田径的领军人物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从雅典归来,还没来得及倒时差,第二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因为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他。罗主任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从我们的谈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罗主任并没有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欣喜之余,他思索更多的是中国田径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