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乐 《传媒》2004,(8):28-30
北大的王选院士曾经用0.1×0.1=0.01的公式感叹过企业家创办企业的艰难:九死一生之后,留下来的企业只有百分之一。 《电脑报》的创办人.重庆中科普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周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他曾在自己的随笔《为什么当企业家》中写遒:“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除了他自身的天赋.学识外,还与环境有关。自我奋斗与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际会在一起,才可能让一个优秀的老板脱颖而出。企业家是由市场造就的,是竞争造就的,而非其他。”有意思的是,他在文章结尾处又写到:“正是因为看到企业家的这种种光荣与痛苦……我自己还是待在书房里不去当企业家为好。” 不过,直到如今,没想到作为企业家的陈宗周依然扛着电脑报集团的经营大旗。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9,(4)
在从重庆飞回北京的路上,记者和同行的女同事一直沉醉于<新女报>的精彩内容之中.在三天的采访中,只要谈起重庆的周报市场,<新女报>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它似乎成了重庆周报市场的老大.为了印证这个感觉,记者再次拨通了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蔡敏教授的电话,蔡教授告诉记者:"如果用群雄逐鹿来形容重庆的都市报市场的话,那么‘一报独大'便是对重庆周报市场的最好注解,在生活服务类周报中,<新女报>高居榜首;而在专业类的周报市场,<电脑报>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3.
巴金编辑生涯与编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编辑学刊》2001,(3):7-12
巴金是享誉国际文坛的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提起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及<寒夜>等著作.此外,他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曾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至今仍盛销不衰.巴金是勤奋多产的作家,他的文集多达26卷.  相似文献   

4.
在百孔千疮的旧中国,湖北省某农村一个破落知识分子家里还保存着一个书柜,书柜里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一些古典书籍,有<大学>、<中庸>等教科书,有<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小说.一个对人生尚处混沌状态的少年视这个书柜为珍宝,每日盘点着.他刚刚在私塾里受过启蒙教育,读过<三字经>、<千字文>、<学而>(<论语上>),阅读那些大部头的书籍对于他是多么困难.他以逢人"问字"为途径,硬啃着那些骨头,毕竟所得不多.但是"求书若渴"这条根却埋在他的心底.后来,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个少年"问字"的故事,成为乡下的一种美谈,也成为教育青少年爱书、读书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杭州网总编辑姜青青,在新闻业务上颇多建树.自从2001年进入网络媒体以来,他的新闻作品已经获得了十多项浙江新闻奖.诸如<抗击超强台风"罗莎'>、<不让绝技绝迹>、 <岳飞坐像推倒重来,是耶非耶?>、<关爱"在水一方">和<于谦史迹万里寻踪>等.即将出版的"当代浙江记者丛书" (第二辑)中,就收录了他的新闻作品集<写意之旅>.  相似文献   

6.
李俊 《编辑之友》2010,(11):118-119
郑振铎是20世纪最出色的编辑之一,他主编过的报刊达45种之多.[1]在接下<小说月报>主编前,他已成功编过<时事新报·学灯>和<文学周报>(后来改为<文学旬刊>).1923年入主<小说月报>,他更注重打造其为新文学建设与旧文学研究并重的文学刊物.依托此一媒体平台,郑振铎于全职编辑之外开始了"业余学者"的研究生活.说他"业余",不仅就其学术背景与工作时间而言之,更是立足其"媒体"性质所由观之.其研究范式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以编辑身份介入研究领域所伴生的"媒体"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新民晚报·夜光杯>创刊60周年之际,<夜光杯>老主编秦绿枝先生撰文<怎一个"情"字了得>,深情怀念为<夜光杯>作出贡献的前辈,其中提到了"文革"以前担任过晚报副刊组副组长的陈振鹏先生.对于陈先生在编报方面的贡献,已有定论,予生也晚,没有亲身感知,自然不能赞一辞.而陈先生后期转到上海古籍出版社,我有幸与他在一起共事,了解他在编书方面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感他在编辑工作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编辑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晚年较为杰出的弟子之一.子夏一生在学术方面多有建树,年纪轻轻就以"文学"名列孔门"十哲",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都很精通.他不仅在传播儒家经典方面贡献卓著,而且对儒家思想有许多创新和发展,为儒学进一步扩大影响、深入人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集结号》:对战争的解读也是政治的继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所有的贺岁片中,<集结号>以绝对优势稳居首位,对于冯导来说,市场给了他超过两亿的票房,这是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纪录,足以让他在电影圈里傲视群雄.而更妙的是,<集结号>还获得了官方和民间的一致喝彩,"主旋律"的桂冠和"真实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的赞誉一起飞来,<集结号>真的是"集结"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相似文献   

11.
周永年一生虽然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文章也冠绝一时.但由于他过分自谦,所以著书不多.<清史稿>称他"博学贯通,为时推许".桂馥<周先生传>说他"自谓文拙,不存稿,殁后无传焉."  相似文献   

12.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3.
叶永烈,上海人,自1951年起发表诗作,早年的代表作为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担任主要作者)和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其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全传>--<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  相似文献   

14.
一家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晚报<扬子晚报>,2月14日在"国际·博览"版刊发新闻<英13岁男孩当上爹>,副题是<15岁女友怀孕产下一女婴,身高1.2米的他要当"好父亲">.  相似文献   

15.
查国伟 《传媒》2005,(8):45-46
6年前,<传媒>杂志的前身<报刊管理>创刊时的封面人物就是时任<天津日报>社总编辑的张建星,当我们此次再对他进行专访时,如今的他已是天津日报集团包括<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在内的10报2刊的"总掌门".当我们站在天津日报集团的大楼外时,才深刻感受到6年之后的张建星和他的天津日报社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终于成了一个有着艺术生命的演员" 从上世纪60年代他在电影<红日>里出演石连长开始,到<青年一代>里地质队长肖继业被观众所熟知,杨在葆创造出了一系列充满阳刚气息的男人形象.<原野>、<从奴隶到将军>,一直到反映改革的影片<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他扮演的人物总是历经磨难终不悔,充满奋斗的激情和直面现实的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月,"文化中国"在美国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等几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宣传活动.介绍的五本书是:<中国十年短篇小说选>、散文选<中国女子>、<沈从文和他的湘西>、<王蒙和他的新疆>、<中国珍宝>. 我们这套书在北美向一些重要的图书馆和公共单位,如纽约市公立图书馆和哈佛大学进行了捐赠,以期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化中国"丛书在美国发行并且向一些公益机构赠送后,有很多的政府部门向我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8.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能有多少人相信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带领中国走向革命胜利,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呢?但是埃德加·斯诺相信.他之所以相信,并不仅仅因为感情上对中共的偏好.我认为,更多的是理性说服了斯诺.因为他的所见所闻,尤其将"根据地"和.国统区"对照,使得他得出这样的判断--中共一定会胜利.现在,我读<西行漫记>,除了赞叹他卓越的洞见以外,更多的是产生了一些怀念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出版之前,已经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世界是平的>更奠定了他"趋势大师"的地位.他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美国.他在<纽约时报>每周三、五见报的国际事务专栏,透过其供稿系统,固定被全世界700多种报纸转载.转载之频之广,无人能出其右.他经常得奖,如今已是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审.他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有5所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新闻工作之余,他还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下面就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评论特色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14.关注舆论界宣传动向的问题 周恩来非常关注舆论界的宣传动向,对各种错误倾向和谬论,采取批评或批判的态度.在主编<会报>时,他以"飞飞"的笔名写了批评<益世报>的两篇文章:<评现今舆论界并问〈益世报〉>和<再问〈益世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