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师研究"的定位关乎到"教师研究"的研究和"教师研究"的实践。目前出现的对"教师研究"的认识误区和实践失范皆源于"教师研究"定位的模糊。教师研究者是研究者大家族中的一员,具有自身研究的独特性;教师作为研究者,理应遵循研究的一般性规范,应与其他研究者在同一平台交流和对话,并与所有研究者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鉴于目前教育研究的弊端和不足,研究领域应充分考虑教师研究者的研究特点和职业优势,对"研究规范"和"科学知识"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
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研究国际化的应有之义,是教育史研究"开放性"与"本土化"结合的产物。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国际表达"和"国际合作"两个方面;"国际合作"是较高的阶段。在"国际表达"和"国际合作"方面,教育史研究还存在不足,必须在推进两个方面的基础上,从基本问题入手,坚持"国际视野",遵循国际通行研究惯例,开展持续的研究,以促进教育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美国相比,院校研究在英国的发展是迟缓的。从历史渊源来看,英国早期的"院校研究"活动包括"校史研究"和"政府报告"。但其"真正意义上"的院校研究起源于英国政府决定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过程(1963—1987)。在此期间,院校研究主要是促进"教育平等"的政策研究和大学内部教学法改进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质量评估运动"和"问责"促成了院校研究在英国高校内部地位的确立。院校研究的旨趣也从关注"平等"转向"质量"。院校研究在英国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甚至对中国院校研究的推进,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结合范式及其相配套的研究取径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范式。从研究的价值导向来看,"实证主义"及其量的研究和"解释主义"及其质的研究都可以归于"学术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真",了解和理解事情"是什么";而"批判理论"及其行动研究则归于"实践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探讨并推进"应该是什么"。"定性研究"同时具有"思辨的"和"解释的"特征,"质的研究"则同时具有"解释的"和"实征的"的特征。量的研究既是"实征的",也是"实证的";而质的研究在研究的形态上是"实征的",但其哲学基础不是"实证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院校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方法来看,院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对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混淆、数据现象和内在意义的分离、研究者表述与被研究者理解的错位、被研究者"回答效应"与真实思想的等同等。针对这些问题,院校研究方法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研究者角色、研究价值取向和研究方式的转变,实现"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相结合,"现象说明"与"意义理解"相结合,"外显认知"与"内隐体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陆军 《化学教学》2016,(6):9-12
教学为什么要研究、教学应该研究什么和教学怎样进行研究是"让教学成为研究"的基本问题,具有促进广大教师形成相应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从"研究"与"教学"关系的角度考察,教学需要研究是因为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研究是促进知识发展的根本力量,同时学习本身也是一种研究;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与"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相对应的"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问题;从广义"研究"的视角考察日常的教学活动,广泛学习、实践反思和主题研究是教师实施教学研究,并逐步走向"让教学成为研究"境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学科与领域之间-制度化的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和"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是一对并列的概念,"高等教育研究"究竟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争论因其本身的特征而由来已久并将持续。根据对研究领域制度化和学科化的分析,本文认为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完成的是社会建制和社会运作层面上的范式建构,观念层面的范式建构还远未完成。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依旧是一个"制度化"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门"学科"。但"领域"和"学科"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在知识的"分化"和"整合"的进程中,各自在不同的层面上建构相应的范式而已。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学者及其可能涉及范围的有限性、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性、学科化的有限性等特点,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未来学科化努力的方向主要是"观念层面上的范式"建构。  相似文献   

8.
"叙事"有言语成品和言语过程两种含义,相应地"叙事研究"就有"对叙事研究"和"通过叙事研究"两层意蕴。教育技术领域讨论的叙事研究大都是"通过叙事研究",在讨论中要明确这种研究方法的背景以避免对叙事研究的矮化和泛化,同时应加强对叙事进行研究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专业性和专业认识论的最新发展构成了专业主义教师培养改革的动力基础,在此影响下,国际社会的教师培养改革形成了"基于实践"和"基于研究"两种主要路径,以及向着"研究丰富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实践"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改革强调,延长师范生的实践学习时间,融合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强化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基于研究"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改革强调加大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比重,鼓励师范生开展"教师研究"。"研究丰富型"教师培养尝试将"基于实践"和"基于研究"的教师培养相互结合,形成更加融合、更加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基于实践"、"基于研究"和"研究丰富型"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升大学教师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良教育研究的社会后果: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的一些"不良教育研究"为例,介绍分析了美国学者有关"不良教育研究"的省视与反思,揭示了"不良教育研究"中的政治投机现象和虚假的"科学性"外观,提出教育研究必须注重研究的价值前提假设,注意研究的社会意义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带着俄国社会19世纪的时代烙印而产生。赫尔岑对多余人形象特征的概括已经被诸多研究者认可并接受。之前的许多研究关注的“多余人”是从奥涅金这一成熟的典型开始的。试图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普希金之前的两部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和《茨冈》进行研读,探寻多余人形象的萌生与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大多具有一种象征意蕴,并与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在彻底归隐前及归隐初期,其诗文中的核·讳象征性意象大致为“鸟”、“园田”、“门(窗)”,归隐后期则主要为“鸟”、“桃花源”、“舟”、“宅”、“松”、“菊”、“酒”。象征性意象不仅使陶渊明的诗文呈现出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也折射、隐示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汉英意象的转换。而武侠小说中含有很多独特的武侠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则更具中国特色和武侠特色。在《鹿鼎记》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中,译者闵福德对于其中的武侠文化意象采取了独特的"杂合化"表达,文章拟从武功招数、绰号名称及帮派名称三个方面探讨武侠文化意象的传递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文学与图像关系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学界围绕文学的终结与再生产产生了巨大的争论,引起了"语-图"问题的出场。我们发现,在小说插图中,集中体现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从小说插图的产生一直到其发展的高峰,其中的文字与图像始终存在着互文关系。通过对小说插图的研究,可以给当前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这种研究也就是学界所提出的"语-图互文"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诗人用一个一个的印象描画情绪;用不加装饰的字眼抓取简洁、坚硬、鲜明的一个或一串意象;用电影的手法构筑画面。他们诗中的意象具体、客观、直接、无矫饰,但“飞过的鸟,溜过的反光,不大听得清楚的转瞬即逝的声音”,都被“连系起来,杂乱地排列起来”。这样的诗,“运用许多意象,给你一个复杂的感觉”;运用意象置换辞藻,还原“辞藻”的工具属性,让意象被类似蒙太奇的剪辑手段处理后,直接成为诗的构成元素。这是“现代”诗人创造的中国纯诗的新旋律。  相似文献   

16.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17.
清华筒《程寤》篇中“太姒梦见商廷惟棘”的内容,在传世文献中也有载录。这一情节具有政治象征意义,预示着周朝将取代商朝。《程寤》这种梦是现实预兆的观念在先秦时期比较广泛地存在着,《左传》就以梦占预言记叙了一系列政治史实。“廷惟棘”这种以植物象征政治易替的意象在先秦也不是孤例,《诗经·王风·黍离》与麦秀之歌就是以植物变异象征政治变动的典型案例。汉魏六朝的史著和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类似“廷惟棘”的植物意象,以象征国家败亡、政权更替。这些意象都寄寓着深切的感伤哀思,已由政治意象发展成为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刘勰的"隐秀"观审视翻译中文学意象的传递,以期保持文学翻译所固有的文学性和民族性,成功实现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的第二次创作。"隐秀"观指出意象有"隐"与"秀",两者统一于文学意象之中。不同的意象对应不同的表述方式,译者如果在把握原意象的艺术特征基础上,对描述性、象征性和比喻性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在翻译时运用显性或隐性方法进行具体处理,文学意象翻译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刘恒在其“农民系列”小说《力气》《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狼窝》等等中塑造了一个个平庸却具有震撼力的农民形象,这些农民形象之所以能够令读者触目惊心,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展示着一种动人的“力气”形象。农民形象们本身正是这种“力气”的载体与展示舞台。通过对刘恒“农民系列”小说中主人公身上“力气”的解读。笔者认为这种“力气”源于一个“兴奋点”,流淌着“希望之光”,承载着“生存”、“赎罪”的重负,最终归于有意义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新诗都注重意象的运用,中国新诗也常常借用古典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思。新诗中古典意象的运用遵循古诗的审美原则,然而在意象的内涵、作用以及用法上却又与古诗的意象有所不同。新诗中的古典意象与古诗中的意象相比,不重视固定意义而重视彼此间的联系,不追求“立象以尽意”而追求“具体化的感觉”,不从“兴象”中显现“隐”的含义而用词语对意象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