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和求解物理问题,不仅是高考的重点,也是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武器。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下面几种现象中能量的转化不能很好地认识,分析不清楚,容易忽视其中的机械能损失。  相似文献   

2.
张明中 《物理教师》2008,29(5):33-34
某期刊2006年第12期刊出了《松绳张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一文^[1],共列举了二个典型例子,还是该刊2007年第9期刊出了《易被忽视的能量损失》一文^[2],也选了同样的两个例子,两文对这两例作了相同的物理过程分析,但笔者认为两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值得讨论.这两个典型例子及其求解在其他杂志、参考书上也常常出现.  相似文献   

3.
在RC、RL、LRC电路中,由于R的存在,必然产生焦耳热,造成能量损失,本文对三种电路分别讨论了其能量损失,并得出结论:在RC、LRC电路中能量损失与R大小无关,RL电路中能量损失与R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对于碰撞问题,需要从动量和能量这两个方面去分析,由于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因而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守恒。而在碰撞过程中,动能一般来说是有所损失的,除非是那种理想情况,即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动能才不损失。所以,在解决碰撞问题时,如果能理顺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以及动能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现在来研究下面的两道例题并作分析。  相似文献   

5.
祝世华  李杰 《运城高专学报》2000,18(6):80-81,86
本文利用电磁辐射理论和暂态过程的方法讨论两充电电容器关联的能量损失,并就能量损失的原因进行探讨,指出产生能量损失的原因并不仅是电阻损耗,还有另一重要原因-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是高中物理所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种能量,存在于每个运动的物体中,机械能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有些直观一些,有些隐蔽一些,然而有三个瞬间的机械能损失应引起特别关注,历年来是高考命题的意向所在.1机械能损失在细绳张紧瞬间细绳在高中物理中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的质量和伸长  相似文献   

7.
在真实的物理过程中,只要做功总会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损失是由于摩擦造成的,特别是在机械运动中。但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和英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以零摩擦运转的发动机,利用某种量子捷径的优势来做功。设计以最大极限功率运转的最大效率发动机是工程领域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讨论两个电容器并联时的能量损失,证明能量损失仅与两电容器充电电压及电容量有关,与联接导线的电阻、电感无关。  相似文献   

9.
贵刊 2 0 0 0年第六期刊登了“电容器充电时的半能损失”一文 ,该文用几何与积分的方法 ,讨论了如图 1直流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和电路电阻消耗的能量各占电源提供能量的一半 ,且无论电容与电阻如何改变 ,这种能量分配的比例始终保持不变。  但该文没有说明 :电容器充电结束后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与电路的电阻消耗的能量为什么总是各占一半。这里对此想作一点补充。这是因为无论电阻和电容的量值如何改变 ,电容器充电结束后 (电容器的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 ) ,电容器的正、负极板总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电容器充电结束后 ,…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第12题)如图所示,绝缘地面上固定着金属带电小球B,在其正上方h高处有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A,A由静止释放,与B球相碰后,竖直向上反弹(不计碰撞时A球的能量损失),则A上升的高度为( )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教材“薄膜干涉”一节中 ,有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例子 :在透镜和棱镜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膜 ,当薄膜的厚度为某种色光 (一般取绿光 )的四分之一波长时 ,在薄膜的两个表面上反射的光 ,光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 ,因而相互抵消 ,这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 ,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 ,这种薄膜就是所谓的“增透膜” .讲到这里 ,学生大多会发问 :“消除反射光 ,怎么就会增强透射光呢 ?”教师的回答一般是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光的能量是守恒的 ,反射光的能量少了 ,透射光的能量自然多了 .”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过于简单 ,不能令人…  相似文献   

12.
刘鹏 《物理教师》2000,21(3):24-24
“子弹射木块”是高中物理的一道经典题.它综合了力学中的动量、能量等重点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各物理量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如果在命题或选题时考虑不周,容易产生一些违反科学性原则的错误.一次听课,执教老师出示了如下一道例题. [例题]一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颗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 2cm而相对于木块静止,同一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10cm,求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的动能以及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1题设数据的科学性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子弹深入木块2c…  相似文献   

13.
物体先后经历不同的物理环境,由于受力特征和运动初始条件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运动现象,但在先后递进的物理过程中,尽管受力特性会发生突变,但运动学特征量在无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突然改变,因此这也就成为分析多方物理过程,凸显隐含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张广 《物理教师》2000,21(2):27-27
1999年北京市某区高考物理模拟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型试题.解答并非需要论述.但试题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解后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原题]氢原子能级如图1所示,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用动能为12 eV的电子撞击基态氢原子.电子损失的动能大部分变为氢原子的动能. B.用动能为 10 eV的电子撞击基态氢原于,撞击后电子的动能几乎不变. C.用动能为 11 eV的电子撞击基态氢原子,氢原 子不会跃迁到激发态. D.用能量为 14 eV的光子撞击基态氢原子,氢原子中的电子能脱离氢原子. 本题选项内容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用动量和能量观点来处理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解决这类问题要弄清几个步骤,即:首先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情景;其次分析系统受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RC、RL、LRC电路中,由于R的存在,必然产生焦耳热,造成能量损失,本文对三种电路分别讨论了其能量损失,并得出结论:在RC、LRC、电路中能量损失与R大小无关,RL电路中能量损失与R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徐高本 《中学理科》2009,(11):30-33
一般来说,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考题的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质点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既有动量的传递,也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质点的物理过程,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在此基础上根据动量和能量的关系列式求解.下面就常见的几种情况分类浅析.  相似文献   

18.
运用SRIM2006软件对靶材的溅射进行了模拟,计算了各种情况下离子入射靶材能量损失和射程分布,分析其内部碰撞机理,得到了入射离子能量损失和射程分布随离子能量得变化规律:低能离子溅射能量损失以核阻止为主,高能离子溅射能量损失以电子阻止为主;载能离子的能量损失及射程与入射离子和靶原子有关;对于低能离子溅射靶材,入射离子主要分布在靶材表面几层原子内.  相似文献   

19.
赵荣 《物理教师》2000,21(6):16-17
1楞决定律的几种表述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在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它们间的相对运动.2楞次定律的意义2.1楞次定律的意义 楞次定律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普遍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不可能无中生有,感应电流的电能只能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表1列出一些常见的转化. 自感现象是属于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也遵循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为了认识物质的结构,就必须设法将其“分割”、“敲碎”,物质结构层次愈深,结合得愈牢固,“分割”、“敲碎”它需要的能量就愈高.例如,只要几个电子伏的能量即可把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与原子分开(如摩擦起电),但要使原子核放出中子和质子,没有8MeV的能量休想做得到,而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及内在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