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增加了古典诗歌鉴赏主观表达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诗歌作品既能“意会”,又能“言传”。因此,我在诗歌教学和训练中注意从方法的指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让众多教师头疼的部分,因为诗歌遵从"情"的逻辑,而不遵从"理"的逻辑,而且还有一些难以把握的概念困扰着学生。本文选择了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几个概念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中学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崔清霞 《快乐阅读》2011,(13):120-121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文学中的奇葩。一首首闪耀着智慧、散发着美丽光辉的诗歌,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李元洛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  相似文献   

4.
汉语有其独特的语言风貌:没有形态的变化,词序是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性变化十分灵活,语法关系较为松散,语义对语境依赖性较大等;这些属性不仅满足了诗歌创作形式上的需要,而且在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是天然地创造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些恰恰都是意境的必有之义。意境的形成与汉语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刘晓锋 《考试周刊》2013,(57):32-33
在语文教学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诗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人格品位。有效的、科学的古典诗歌教学,可以实现乐感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从诗歌本身的基本特征和诗歌教学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当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去探寻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进而使语文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梁向红 《中学文科》2006,(11):34-35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诗性的民族。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人们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雄浑或清俊飘逸,或寄寓深远或激昂悲壮,他们的诗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9.
曾庆初 《教师》2014,(4):50-51
正纵观历年中考,诗歌鉴赏倡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鉴赏内容也仅考查古代诗词。其主要出发点在于:一是古代诗词命题的选择范围要比现代诗歌大,二是古代诗词经过历史积淀,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或蕴涵哲理的诗句,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有益。仔细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诗词鉴赏题命题的思路是连贯的,并具有如下走向。一是鉴赏材料多选取考生比较熟  相似文献   

10.
沈崎 《学语文》2005,(6):53-53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鉴赏教学,应符合诗歌特点和鉴赏教学的规律。为此.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想学”,并培养学生的“能学”和“会学”能力,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送学生一双自主学习、自由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2.
徐晖 《教学月刊》2005,(8):10-11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不少古诗、新诗,诗歌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难点。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材中的诗歌作品,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无不具有真挚的感情。如何“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感受作品的美,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谢美玲 《考试周刊》2011,(85):41-42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学习古典诗歌,对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舞学生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略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诗性阅读应当是体会而不是解释,诗歌的意蕴、意象、语言等都是读者无尽的再创造空间。中学诗歌阅读教学应遵循诗歌的特质,把握好教学的切入点,整体判读、经验对接、归纳共性指导生活是中学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要通过意象去挖掘理解作者的志与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朱宏胜 《学语文》2003,(6):49-49
古代诗歌言简而意丰 ,字短而情长 ,字里行间总富有启人联想 ,开人悟性的“空白”。这就需读者反复沉潜涵泳 ,用心去领会其中特有的“空灵美”。同时 ,文学鉴赏活动中 ,第一印象是可宝贵的 ,不应轻易放弃。但是鉴赏又不能停留在第一印象上 ,应该继续前进 ,才能把鉴赏搞好。这继续前进就是反复沉潜涵泳。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品味玩索。韩愈要求读书“沉浸郁 ,含英咀华。”朱熹说 :“善读者玩索而得焉 ,则终身用之 ,有不能尽者矣。清朝崔学古认为 :“得趣全在涵泳。”现代教育家和特级教师也是如此 ,叶圣陶说 :“涵泳得深 ,体味得切 ,才有得益”…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它诞生较早,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都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钟群娟 《河北教育》2007,(10):16-17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朱光潜)诗是文学作品的最高样式,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艺术金字塔的顶端。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一首首充满情感、各具特色的诗歌,用心去理解、欣赏、品味,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享受。然而,诗歌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化”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州市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要求,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积极采用主题式单元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这一背景下,从简单阐明主题式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入手,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以及广州市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主题式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着重围绕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