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中与上海 2003年3月下旬,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新中利用出国访问在沪转机的时间,抽空来到上海港务邮协下属的上海港医院和港务工程公司两个基层邮协,对他们的"建家"活动进行考察和指导,并分别题了词。这是他第4次来到上海港务邮协指导集邮工作。作为一个全国集邮联的领导,王新中为什么如此重视上海港务邮协开展的集邮  相似文献   

2.
生平 《集邮博览》2008,(9):38-38
2008年8月8日,正值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当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奥运会的时候。著名邮票设计家刘硕仁、卢天骄夫妇在病中为《集邮博览》寄来了奥运的祝福。一枚珍贵的"姊妹片"放到了我的案头。随明信片还有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2010,(2):3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原籍广东中山,1934年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同年从事专职邮票设计工作,是全国美协会员。曾任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票设计室副主任。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妇联常委。曾获最佳邮票、最佳首日封等多项奖。《中国古代钱币》邮票在美国获奖。《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及小型张获体育邮票最佳设计奖第一名。有51套邮票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邮票卷》。曾获全国及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4.
邮票设计家刘硕仁,自195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邮票设计工作,一干就是40年。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邮票设计家之一。《蝴蝶》《菊花》《奔马》《京剧脸谱》《白(?)豚》《西厢记》《航天》……从老纪、持到新J、T,近70套邮票均出自刘硕仁之手,且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被评为最佳邮票。不少集藏家(者)为邮票和藏书票的兼藏者,据知,在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既收藏刘硕仁设计的邮票,同时也喜欢收藏他设计的藏书票。  相似文献   

5.
杨耀增 《集邮博览》2001,(11):30-31
1950年11月间,我和黎震寰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本来打算编写一部图并茂的《新中国邮票图鉴》。这个动议在《新中国邮票手册》的“例言”里.即已阐明,“例言”提到:“敬祈海内先进同好,绳其得失,正其缺谬,俾再版时分别订正,并作编篡《新中国邮票图鉴》之参考”。同时在《手册》的扉页也刊登了全版面的“出版预告”,原计划于1951年春节出书。  相似文献   

6.
上海黄浦区集邮协会于7月13—15日在苏州西山举行基层秘书长邮识研讨暨《黄浦集邮》工作会议。与会40多人,市邮协邵林、张乐民等应邀出席并讲话。"集邮旅游"活动,是黄浦邮协的一大创造,20年来坚持不懈。这次邮识研讨着重对苏州园林邮票,以及邮票上的苏州事物进行交流。叶清良、陈金洋谈及苏州四大园林邮票设计者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6月10日,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在新落成的集邮者之家展厅举办"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集邮展览。本次展出邮集22部90框,以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邮票为主,突出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22部邮集部部闪耀着党的光辉历程,件件珍品叙说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太岳区军邮的组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二等奖论文作者根据相关史料,梳理了太岳区军邮的组建与调整,并据此认定若干实寄邮品上鹰球图军邮日戳的使用年份。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元月2日,我从报箱取出今年第一期《集邮博览》,打开之后发现杂志中有一枚雕刻版的空白纪念封。封上的一匹俊马,回首瞻望,像是若有所思。这是徐悲鸿先生的一幅早期作品"立马图",我们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现代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他擅长油画、国画、人物素描,所画的鱼虫、花鸟、动物、风景无不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其以画马而闻名。人们一提到徐悲鸿,就会想起他画的马。1978年5月5日,邮电部曾发行了一套"奔马"邮票,同时还发行一枚"奔马"小型张。图案是徐悲鸿先生不同时期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邮票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较权威、较全面反映中国邮票发展历史的一部学术著作,它详细描绘了1878年中国第一枚邮票诞生至1991年的邮票故事。虽然对这部著作的关注与评价从其面世始就没有停止过,批评之声也是时而响起,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一个机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7月26—29日,黄浦区集邮协会在江西鹰潭举行《龙虎山》邮票研讨及《黄浦集邮》工作会议,这是区邮协换届后的首次集邮研究活动。黄浦区邮协一行近50人观摩了《龙虎山》邮票首发式现场和江西省专题邮展,在研讨会上,宋大隆宣读《谈谈对龙虎山邮票的几点感想》,顾延培宣读《丹峰、碧水、密林、仙居——《龙虎山》特种邮票赏玩》,马联泓宣读《龙虎山和豫园同登大雅之堂》,林景华《别有韵味的龙虎山邮票》、陈金洋《漫谈龙虎山特种邮票、》为书面发言。会员们从办刊立场、文风、栏目等方面对会刊工作各抒己见,老顾问倡议"既当理事就是要为协会做事干事",要求每位理事每月撰写一篇稿件。区邮协一行绕道景德镇,与"结对"十年的景德  相似文献   

12.
蒋宇冰 《集邮博览》2014,(12):68-69
这是一本比国内通常所见大16开本还要宽出6毫米的堪称硕大的邮刊,加上4封共40页,全彩铜版纸精印,图文并茂。但奇怪的是,明明上面全是熟悉的中国邮票图案,文字却全为英文,唯有在封一左上角圆形会标下侧,才找到了一行从右向左排列的细小繁体中文:"中华集邮会"。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由于我在postcrossing(简称pc)网站注册过,平时会向其他国家的陌生人寄明信片,同时也会收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往来信件一直比较多,所以当时没在意这枚信封和信封上的特殊邮票,便匆匆放在一边了。直到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这些pc网站交流的封片时,忽然发现这枚信封上的邮票竟然是荷兰发行的以“pc”为主题的邮票(图1)。在pc网站上交流到一枚pc邮票,足以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春节,武汉遭遇前所未见的新冠病毒侵袭而"封城"。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自觉宅在家中抗击疫情。作为集邮爱好者,正好利用这段时光,整理自己数十年的藏品。在此过程中,发现不少藏品与武汉有关,因此有了本文的创意,经过数十天的奋战终于完稿,以飨关心、关注和关爱武汉的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15.
美国集邮家克里夫顿·阿姆斯特朗·豪斯(1873—1936,图1)主要收集加拿大、朝鲜、日本等国邮票。他在邮刊发表文章,还出版集邮专著。1911年在波士顿出版的《加拿大:邮票与邮政用品》,是他享有盛名的经典专著,至今仍是研究加拿大邮票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他是当时美国集邮界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1910年8月起,他成为美国集邮协会(APS)会刊《美国集邮家》主编,并经常发表自撰的研究性邮文。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同胞十有八九不识字,其中近七成是女性。在我的印象中,高小(即六年制小学)毕业即可填写"失业知识分子登记表"。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常被弄堂里一些大爷、大妈冠以"小先生"的称谓,帮他们读信。到了五六年级代笔写信已是家常便饭。回报是几句夸奖,偶尔有一颗水果糖,有时也有他们从信封上剪下来的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票史》(第八卷)记述1966年5月至1978年12月我国邮票的发行历史,细细研读,发现有些地方似可商榷:“二、完成设计的邮票未获批准”的标题不准确,其记述的2套邮票:“第二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纪念邮票”已获批准,是因为此次大联欢未能进行而没有发行;以党的一大会址为内容的特种邮票,是邮电部根据中宣部领导意见没有正式上报。  相似文献   

18.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63年元旦,集邮家周贻白先生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集邮家张珩。 张珩是一位有名气的解放区邮票收藏家。他在文化部工作,是文物处的副处长,同时还兼任文物出版社的副总编。他平时工作比较忙,难以抽空照料自己的邮票。周贻白把我介绍给张珩的目的就是让我帮张珩整理邮票。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字邮票的研究中出现过诸多争论,"哪套邮票是‘文’字邮票的转折点"是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回顾有关"文"字邮票"转折点"之争的主要方面,进一步谈谈个人的看法。"文"字邮票共发行了19套,笔者所见最早(以下谈及"最早"、"首次",均指笔者所见)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的邮文是郑启五的《"文票"的定义、分期与类别》(《集邮》1988年第6期),郑先生将"文1—文13"称为"极端期",称"文14—文19"为"次极端期"。后者与前者的区别"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