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宁 《集邮博览》2014,(12):84-84
11月6~7日,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40位残疾集邮者参加第十一期集邮知识培训。活动为学员讲解了制作一页邮集与专题邮集素材收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集邮博览》邮品通信拍卖由本刊全权运作,并以本刊的信誉向委托人和竞买人双方负责。二、本刊拍卖部有权决定接受、拒绝和撤回任何拍品;有权对拍品做出说明和评价。三、《集邮博览》邮品通信拍卖主要投拍(1)世界各国(地区)各历史时期适宜专题邮集组集、参展的邮品;(2)专题类邮集和极限专题类邮集;(3)专题集邮文献。  相似文献   

3.
本刊2008年第9期刊登了《我和你一家人》的专题,内容为残疾人邮品及残疾人集邮。杂志刊出后,其中作者张跃武先生致信编辑部,表达感激之情;在杭州的一次邮展中,活动将此期杂志赠送给了邮集作者;残疾邮友对内容及封面赞不绝口;而专题中的邮集作者李少华更是有感而发,写了下文。这让我们编辑部非常感动。关注、关心残疾人,应该是社会性、民本化的,对于《集邮博览》来说,也是她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编组专题集邮展品模式的沿革专题集邮收集方式的出现已有100多年了。专题集邮展品的正式展出也有80多年了。据记载,1863年6月英国就出现了与传统集邮不同的收集方式,即按同图案邮票和以邮票发行目的来收集邮票的方式。1870年7月在集邮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肖像邮集》的文章,介绍了一部人物专题邮集。直到1928年卢森堡的著名集邮家伯那德·菲塔在欧洲国际邮展中才正式展出了他的专题邮集,因此,他被认为是专题集邮的创始人。开始,专题集邮是以同一类图案邮票(不考虑邮票发行目的)进行邮票收集和编组邮集的。以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年来的有关著述,对于专题集邮的选题有下列观点: 于宗琪在《专题邮集的创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认为,"第一,要选择与自己的职业有关的主题;第二,要选择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主题;第三,要根据已有的邮品确定专题集邮的主题;第四,选择有意义或有纪念性的主题。" 李鸿远在《专题集邮展品的组编与评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相似文献   

6.
高路 《集邮博览》2011,(11):34-37
我的专题邮集《嘴》在2010年的杭州全国邮展中,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虽然在展场上《嘴》还是一部新邮集,但从构思、邮品收集到成集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较长时间的邮品积累,为我在邮集素材选择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现借《集邮博览》的一角之地,和专题集邮的同好们共同分享—下自己在邮集素材使用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为主题的上海市第三届集邮展览中,有7部表现“二战”题材的邮集,如《人民胜利之路》、《独特的贡献》、《正义之路》和《玩火者必自焚》等。这些邮集通过不同邮品的编排,表现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历程。 从邮集的组织形式上看,除了上述专题邮集外,传统、航空、邮政史类邮集也能表现“二战”这个主题。如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中华全国首届老年集邮展于5月16日至18日在广州市信源大厦举行。此展为国家级集邮展览,其中包括竞赛类和非竞赛类两部分。中国体育集邮协会选送了三部邮集参展。张之江的《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专题集邮类镀银奖;薛行弼《我的体育生涯》获试验类二等奖;俞世馨的《中国第五届、第六届全运会》获试验类三等奖。张之江的《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集曾获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邮展促进类镀银奖。薛行弼、俞世馨两位老体育工作者,以自己参与体育工作的亲身经历组集参展,不仅再现了他们的人生足迹,也从不同侧…  相似文献   

9.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8,(3):5-5
近日收到订阅的《集邮博览》第2期,十分欣喜地阅读了"欢欢喜喜过大年"专题,该专题以春节邮品设计;春节邮集编组;春节年画欣赏等等,向人们展示了邮品上的过年情结。春节期间阅读此文,给集邮者增添了春节的别样风情。贵刊每一期紧跟读者生活推出一个专题,使一本杂志有了自己的灵魂。无庸讳言,现今正式出版的集邮杂志都为综合性刊物,涉及邮界的方方面面,可谓全而杂,任凭读者各取所需,重复雷同现象在所难免。而贵刊以专题创新了集邮类杂志  相似文献   

10.
在4月19-21日于山东潍坊举行的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中,我参展的《儿童的梦想》专题邮集荣获二等奖。回顾这部邮集的产生过程,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11.
我1995年退休,至今已有20余年。这20余年,集邮一直陪伴着我。回顾退休后的集邮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定向阶段,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起步阶段: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从事医学、环保专题集邮。在省、市集邮协会的关怀指导下,《保健》(5框)、《环境与健康》(5框)两部专题邮集陆续于2002年、  相似文献   

12.
由武汉专题集邮者联谊会编撰的大型画册式集邮图书《专题扬帆》,已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专题扬帆》为大16开,全部铜版纸彩色精印,108页。全书分成岁月如歌、集邮论坛、集邮研究、集邮探讨、组集经验、集邮笔记、邮路诗赋、邮集精选、会员风采等篇章。“岁月如歌”是专题会常务会长  相似文献   

13.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14.
梦圆满月时     
2011年7月在日本横滨举办的世界邮展上,一部荣获专题类镀金奖桂冠的《月亮》邮集引起人们的驻足观看,这部邮集的作者是上海房地系统职工集邮协会秘书长顾金花。  相似文献   

15.
我的邮集《水》在"2008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南昌"以87分获得了大镀金奖,一个月后,又在"雅加达2008"第22届亚洲国际邮展以85分获得了此届邮展专题类的最高奖大镀金奖。从南昌到雅加达,这部邮集推出了两个全新的版本。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印的《国际集邮联合会(FIP)竞赛性邮展规则暨邮集制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书中,对2000年新修订的《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的“创新”是这样表述的: 创新表现在: ·新专题的引进。·一个已形成或已知专题的新方面。·已知专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涂 《中国集邮》2000,(1):19-19
中国’99世界邮展上,展出了大量的专题邮集,所占比例很大,从评审的结果看,专题邮集的奖级也很不错,最高奖大金奖总的评出23部,其中专题邮集就占了3部,约占15%左右。在镀金奖到金奖等高奖级的邮集中,专题邮集也占了很大比例,这说明专题邮集的比例正在提高。尤其是我国,专题爱好较多,占了全国集邮的大多数,此次参加世界邮展的邮集也是最多的。因此,探讨专题邮集的编组和发展方向对发展我们的专题集邮水平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11,(11):29-31
自2001年9月首次面世。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邮展,至今年8月在日本横滨参加世界邮展,专题邮集《图书》已走过十个年头。从全国金奖到世界金奖2001年9月,《图书》邮集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获得了专题类的金奖。虽然《图书》在选题、处理、知识和素材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就获得金奖,还是让作者和许多人稍感意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图书》邮集又多次参加全国邮展(包括选拔展和邀请展),均获金奖;不过其参加国际邮展的成绩却“波澜不惊”。2002年《图书》参加在汉城举办的韩国世界邮展,获镀金奖;2003年,参加在绵阳举办的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仍获镀金奖。之后的五年时间,《图书》除2005年代表我国邮集参加马来西亚国家邮展做示范性展出外,再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竞赛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1,(11):32-33
我从小就爱好集邮。而真正编组邮集正式参展则是在1989年。那年,我的第一部航天专题邮集《载人航天史》首次参加全国邮展获镀银奖。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过省市、国家和国际邮展30多次。回顾这些年我所走过的集邮之路,最大的感受不是获奖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而是集邮伴我终生的乐趣和享受。  相似文献   

20.
专题集邮是集邮的主要类别之一,由于其知识性和趣闻性强,覆盖面广,容易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集邮类别。在我国举办的多次国家级邮展上,专题类邮集所占的比例往往最大。竞赛性专题集邮展览,要求参展者具有广泛的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对邮展规则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并掌握良好的邮集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