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邮局遭受严重破坏。为了尽快恢复邮政通信,各地邮局因地制宜,很快组建了临时邮局,恢复了邮政通信。在5.12地震后七个月内,笔者为了了解灾区的灾情和加盖邮戳,先后到过灾区的20多个邮局(图1:笔者在什邡市红白镇临时邮局)。现将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一是让大家了解灾区邮政职工的辛苦,二是对一年前的地震做一次追忆。  相似文献   

2.
主题邮局是临时邮局在这几年延续发展而形成并赋予的新概念,主题邮局使用的邮政日戳与临时日戳是邮政部门为特定活动与重大事件设置临时邮局而专门刻制使用的钢制邮政日戳(这里不包括邮政部门刻制的纪念邮戳),戳式与普通日戳相同,仍为圆形单线无格式,只是在戳内加刻有"临"、"临时"或者主题邮局的名称,特点是具有使用地点流动性、使用时间不固定或较短暂、重复使用等特点。2014年,北京邮政新启用的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海洋局达成协议,决定在南极科考中山站、昆仑站设立临时邮局。北京邮政公司下属的国际邮电局负责临时邮局的筹备工作,并委托国家海洋局极地科考队代办具体业务。邮局开业时间为2009年1月28日。  相似文献   

4.
张宇 《集邮博览》2015,(3):79-82
早就听说南京中山陵景区内有一座由民国时期的陵园邮局改建而成的"民国邮政博物馆"(图1),今到南京,心怀对集邮的痴情与向往,不顾劳顿便踏上了寻访之路。之前在网上做过"功课",得知该邮局始建于1934年,民国时期是为出入陵园新村的民国达官贵人提供邮政服务的专用邮局,而此邮局当年的出名还因不远处"美龄宫"的宋美龄女士也经常到此寄信,所以又称其为"美龄宫邮局",因而"龄"与"陵"的"双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1937年冬日军侵占南京时,该  相似文献   

5.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6.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7.
罗平   《上海集邮》2006,(1):F0003-F0003
自1878年万国邮联巴黎大会创建国际邮政汇兑协定后,1896年我国试办,并于1898年1月1日正式开办邮政汇兑业务。由于邮政汇款兑款方便,深受欢迎,从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邮政的重要业务,前期主要采用票汇方式:汇款人到邮局汇款,邮局收取汇款额和汇费后,按汇款人指定的兑汇局开出汇票交汇款人自行用挂号信寄给收款人,由收款人持汇票到指定的邮局兑现。汇票是邮政汇兑业务的凭证,一般分为普通和定额两大类,其式样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笔者经网上拍卖得到一件区票封,为1947年4月7日由山东德县(今德州)寄天津平信。信封正面贴山东二版毛像蓝色2元票1枚,销全点线全中文三格式沿用中华邮政日戳,下格“德县”二字中间下方有一“(挂)”字,估计是邮局人员将平信误用挂号专用日戳盖销所致(图1)。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09,(1):11-11
本刊讯2008年1 2月1 2日,北京市第一家在商场内设立的"新东安圣诞临时邮局"正式开业。邮局设在新东安商场一层中厅,围绕"洋节"这一主题,为顾客提供邮政服务。邮局在商场内营业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10.
"中国邮政邮所不同"。打出这句口号的,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畔烟袋斜街53号的北京大清邮政信柜主题邮局(图1)。那么,同一片蓝天下的这家邮局,与其他邮局又有何不同呢?2021年6月,经过全面装修升级的什刹海邮政所——大清邮政信柜主题邮局重新开业,摇身一变而成了一家"网红"主题邮局(图2),这其中又秘密何在呢?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30日,北京邮政所属南区邮电局、市邮政科研所与德国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研制出的全新式自助邮局,在北京西站邮局开始接待八方来客,中国第一枚电子邮票(又称"自1")在这里诞生。西站自助邮局的服务功能全部由相应的邮政自助收寄机、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08,(10):38-38
24华东区毛主席像邮票及交通图邮票已加字改值分发售用的通令发文单位:邮电部发文号:供字第60号文件类别:通令发文时间:刊1950年11月10日邮电部公报第9号收文单位:各级邮局一、华东邮电管理局供应处库存华东人民邮政毛主席像邮票三种、华东邮政交通图邮票五种,经本部供应局加印"中国人民邮政"字样,并改值为50元、100元、300元、400元售用。兹将上述各种邮票原票面值、颜色及加字改印面值、颜色,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13.
杨华 《集邮博览》2008,(3):17-17
20世纪40年代,上海、南京等地邮局为促进邮政储金业务的开展,推出一种邮政储蓄方式——邮政储金罐。人们储满钱后到邮局开锁,同时储蓄。储金罐为铁质,邮绿色,形式完全仿照信筒,高约16厘米,底圆直径为7厘米。罐身凸铸有若干文字:储口下方为"邮政储金稳固便利"8字,两行横排;右侧竖列"邮政汇兑简捷省费"8字;左侧竖列"简易寿险防老安家"8字;底托弧边横排"筒内储款可持向附近邮局开放存储"15字。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现展出一件由原邮电部职工捐赠的  相似文献   

14.
1938年,晋察冀边区临时邮局发行的"全白日"徽图战时临时邮票,真实记录了国共合作,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抗日政权创建战时邮政的艰辛过程,表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博大胸怀。本文用两件当年邮政实物阐述"全白日徽"一版和二版两套邮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1969年10月1日,英国实施邮局法。运营了三百年之久的英国邮政总局(GPO)改为国营企业,称为"邮局"(The Post Office)。根西岛和泽西岛作为英国的皇家属地,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了邮政独立,从英国邮政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设计和发行邮票。以往在这两个行政区使用的英国邮票,也从这一天停用。  相似文献   

16.
2004年2月24日,江苏省太仓市邮政局下发太邮字【2004】第1号文,《关于同意“双凤中学设立少年邮局”的批复》。文件确定双凤少年邮局性质属代办,隶属于双凤邮政支局,日常业务管理、辅导由双凤邮政支局负责。经营业务:代售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集邮业务(封片),办理平常邮件的收、投(含信函、印刷品、明信片)。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邮电部《邮政业务规定汇编》规定:临时邮局和流动服务组作为领导局的内部单位,所用日戳以下月牙里的日戳号码为区别标志,不刻“临时”、“流动”等字样。因此,在70年代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就鲜见带“临”或“临时”字样的邮戳。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各地又相继使用临时邮戳,并且越来越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8.
福建泉州的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邮政服务中心于2004年7月11日正式开业,当日启用万维生手迹邮政日戳,其下方“万维生馆”四字中“万维生”三字是他的签名笔迹。这样在同一个邮戳上使用同一种字,却出现两种字体。这种形式在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上多有出现(编按:此处并不专指表示邮局地名的字),但在邮政日戳上极为少见。它集名人、书法于一体,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19.
一封退信     
刘敏 《上海集邮》2001,(5):43-43
1999年6月12日,一江西民工从广东顺德往深圳寄一封挂号信,寄件人地址填写为江西赣州。挂号签条用原邮政快件签条加盖红色“挂”字代用(图1)。此信于6月16日到达深圳。因收件人未及时领取,故邮局于信封背面加盖催领戳记(图2,“催”字误刻为  相似文献   

20.
校园邮局,就是设立在学校校区或学校附近的邮政支局、邮政所、邮亭等,它主要是为了便利教职员工和学生收寄邮件,办理汇兑业务,代收学生所缴学款等业务,通常在大学设置的较多,中学较为少见(广东中山翠亨乡的"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我国最早的校园邮局是开办于1904年的广东岭南大学(岭南学堂)的"康乐"邮局,而不是此前一直讹传的,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清华园"邮局。加之1926年建成于燕京大学校园内的"成府邮局",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大学邮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