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我收到了《集邮博览》杂志社寄来的"致作者的一封信"及赠送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会员卡",这是《集邮博览》复刊三周年,送给曾在《集邮博览》辛勤耕耘的作者的一份厚礼。这枚"会员卡"的有效期是从2010年5月至2013年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08,(3):2-2
《集邮博览》复刊至今已出版了8期,这8期杂志承载了读者的期待、作者的支持及编者的努力。自2007年3月5日召开复刊座谈会后,时隔近一年的时间,2008年2月19日,《集邮博览》杂志社召开了由部分集邮家、作者以及热心读者参加的征询意见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大家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22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成为行业龙头博物馆,标志着我国有了国家级邮政邮票专业博物馆。2007年8月22日,《集邮博览》杂志复刊,拥有25年历史的邮刊重获新生,成为国家级权威集邮期刊、中国第一本全彩邮刊。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10,(4):4-4
为了系统地记录中国邮票设计、印刷艺术成就,再现邮票设计师的风采,本刊将与中国邮票博物馆合作编辑出版一期增刊(上下册)。内容涉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邮政业内所有邮票设计师的代表作和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09,(10):79-79
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封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集邮博览杂志社特别制作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封一枚(BL-001),此封由邮票设计师阎炳武设计,贴《国旗》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售价为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集邮博览》三十余载的忠实读者,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生涯;同时,我也是看着它诞生和不断发展的。从1981年正式发行的《北京集邮》,到更名的《集邮博览》。它见证了"文革"后中国集邮从复苏到高潮起伏的过程。我热爱她活泼、朝起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她勤奋、信息丰富、治学严谨;她面向读者,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在暑期来临之际开办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12名同学通过学校选派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于2010年7月16日正式开班,共有6天课程。培训的内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雷阵雨将江苏太仓冲刷得空气格外清新,大地格外葱绿。16日是七夕节,《牛郎织女》邮票首发式在太仓科教新城举行。太仓的集邮爱好者和外地赶来的集邮者在一起度过了  相似文献   

9.
八木 《集邮博览》2011,(5):91-92
这次来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组了个不大不小的团。说小。论其人数,成员不过19人而已;说大,论其组成,团员来自全国9个省市,平均年龄一望而知一多白发矣!而大家均是自掏腰包,自愿组团,自得其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趣味性可谓大矣!  相似文献   

10.
李秋 《集邮博览》2012,(7):48-49
2012金龙腾飞之年,我们迎来了《集邮博览》创刊30周年。1980年9月,妹妹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母亲十白因集邮影响她的学业。让妹妹将几本插有纪、特和文革信销邮票的集邮册交给我。我从小喜欢画画,看到这些无比精美的小纸片上的人物、花卉、动物、文物等图案,爱不释手,从此爱上了小小的邮票。我当时在国有企业上班,家庭经济状况尚可,于是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全部用于购买邮票和订阅《北京集邮》。1982年起,我便成为《集邮博览》的一位忠实读者,拿当今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博览粉丝”。  相似文献   

11.
梅子 《集邮博览》2009,(10):10-11
如果说洛阳行是绿色的畅春之旅,那么北京行就是金色的赏秋之约了,但我们收获的却不仅仅是悦目的秋景……  相似文献   

12.
梅子 《集邮博览》2010,(11):10-11
继8月江苏站之后,9月25日至10月10日,《集邮博览》杂志社"欢聚"小组在当地邮政公司和集邮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又分赴黑龙江、安徽、山东和天津。四省七地,见面座谈、问答互动、拍卖抽奖……形式虽相同,但各有各的"乐",欢聚不停,快乐就继续……  相似文献   

13.
集邮是一种文化欣赏娱乐活动,有广泛的群众性。我不是专业集邮家,虽然已届米寿之年,还担负着很重的编纂任务,社会活动也不少,但我仍然喜欢集邮。集邮确实给我的业余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在与一些集邮爱好者的交往中。也不断补充了新的集邮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集邮的兴趣和水平。不久前,上海的老集邮家薛大德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和另外四位集邮家合作编著了一套关于世界文化名人的邮票鉴赏大图典,并要我写一篇序。我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对集邮文化的发展也比较关心,无法拒绝,只好 1i揣冒昧,在这里写几句话。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泸州参加第32届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除了感受浓浓的集邮氛围之外,采访本届最佳邮票各项奖项的获奖作者,使我对邮票艺术又有新的感悟。特别是采访《美好新家园》设计者史渊,至少让我对邮票设计者的苦衷,产生惺惺相惜之情。《美好新家园》的设计过程告诉我们:1.邮票是命题作文,它不应也不能以设计者个人的喜好为标准;2.邮票设计有  相似文献   

15.
伊犁三区邮政史是新疆邮政史上特有的一页,多年来一直受到区内外集邮界的关注,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过很多专题论文,而且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94年12月编辑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北卷》和1996年2月初版、1999年修订再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中也收录了有关的条目,为广大集邮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