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教育应该实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逐渐走上了疏离生活的“专业化”道路,科学世界成为了学生的主导世界。因此,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成为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理解视野中科学与教育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解释学来说 ,“理解”意味着意义的自我揭示与价值的生成。科学并非只能“说明”,同样需要“理解”。理解科学已逐渐成为当代科学教育的新取向 ,从意义生成的角度而言 ,科学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英语学科亦是如此。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必须关注并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将课堂生活化,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思品课堂教学以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课程论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强调学生对周围鲜活问题的探究和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教育过程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这对于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教学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现代课程教育论也指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因此,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也必须结合实际生活。回归生活教学就要把儿童的认知与生活经验直接带到现实世界中去,这就要求教师以生活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并联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唤起现实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小学科学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科学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科学教育的真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科学与技术理性的冲击,执着于追求价值无涉的自然主义科学模式而失去了其本真的价值追求——对生活意义的探寻。虽然教育改革以摧枯拉朽之势轰轰烈烈进行了数十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教育之科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并没有实现教育对生活世界的良好回应,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教育的回归开辟了理想的路径。教育回归生活不仅在于教育场域中客体的“物”回归,更重要的在于主体的“人”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其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教育要对儿童的生活产生影响,就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使儿童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感。但传统的课程局限于学科的疆界,以体系化的学科知识为基本构成,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造成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研究性学习针对传统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剥离的弊端,冲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努力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这种回归意味着“研究性学习”是“在生活中、是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其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所获得的知识。“研究性学习”超越了以文化符号为…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教育世界等词语经常出现在教育问题的讨论中,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提出了各种看法,如“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等,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样关注学生生活的作用,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求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重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小学课程设计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关注儿童整个精神生活,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课程设计应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课程目标设计应着眼于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5.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6.
娄雨 《中国教师》2011,(22):29-33
现象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是我们日常生活于其中的前科学的直观经验世界。生活世界现象学提出重新思考科学的意义基础,以及重新反省科学的客观性与可靠性的来源及其限度的问题。生活世界是各门科学的源头,在这里也生长着教育意义的根。生活世界和教育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出离和回归。在教育界被长期讨论的"教育是否应该回归生活世界"这个问题,并没有抵及教育与生活世界关系的核心。关照生活世界的教育研究首先需要教育研究者跳出"回归生活世界"这个简单命题,对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有充分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从直观出发考察和建立教育的意义世界。关照生活世界的教育实践需要在知识方面加强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史与思想史的学习,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在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健全的科学观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7.
《青海教育》2008,(3):62-62
一、教育要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教育应当起到引导学生生活向前发展和提升及引导人们向往、追求和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作用。这就意味着教育不是回归而是引领和超越现实生活,即教育对于现实生活不是“回归”而应是“超越”;对于未来生活,则不是“回归”而是“引领”。二、教育应不应该回归生活世界。教育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抛弃当下的现实利益去感悟人生的意义所在和追求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所蕴含的“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并不是回归日常生活或者个体生活,更不是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对立。从哲学视角正确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有助于引导我们走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把握回归的限度,构建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生活既是科学教育之根基,又是科学教育之旨归,是科学教育的意义基础。现实中,由于诸多原因,科学教育疏离了生活,产生了生活意义危机。回归生活,是科学教育应对生活意义危机的唯一出路。回归生活,科学教育必须坚持以生活为旨归的价值观、拓展教育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优化教育方法,注重学生体验、创新教育评价,凸显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学前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本文试图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契机,分析学前教育和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并探讨当今学前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得出“生活世界”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